苍南何氏夹纻漆器
2016-05-16肖伶俐苍南县档案局
肖伶俐/苍南县档案局
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岁月的流转却渐渐蒙尘。苍南何氏夹纻漆器历经大浪淘沙,对古老的漆艺进行了大胆创新,使作品更为纤巧莹润,再现明珠风华。
一
漆器制作起源于何时,已无史可考。然而据记载,虞舜之时“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可见中国人认识漆的性能并以之制作器具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漆器距我们已有七千年之远。
漆器一般是指以木或陶瓷、金属为胚胎,在外涂以透明或不透明的漆而形成的器具。夹纻漆器则以泥塑胚胎为模型,用漆裱上苎麻织成的纻布,并在布面上刮盖漆灰,使麻布与漆层层相迭。根据器物的大小需要,反复裱布、刮灰若干次,利用麻布的张力结构与漆的粘性,做成稳固的胎骨。待漆灰干固后,将内部的泥胎用水溶化脱出,只留中空的夹纻胎,再在胎面上髹漆画彩。这种技艺元代《辍耕录》称之为“抟换脱活”,明清时叫做“脱纱”,现在一般唤为“脱胎”。夹纻漆器轻巧如浮木,便于携带,外观造型胜似陶瓷,既美观又耐用。郭沫若曾如此赞叹脱胎漆器:“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夹纻”技艺源于战国时期,兴于汉代,成熟于魏晋。它的发展与佛教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传古印度有所谓“行像”的传统,即于宗教庆典时,从寺院迎请佛像,载之以车,巡行城内。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行像”仪式也渐流行于中国。若佛像为石刻,则其重量可想而知。相比之下,夹纻塑像质地轻便,利于携运,“夹纻”之法由是广为流行。另一方面,中土寺院规模愈来愈大,佛像制作也随之愈来愈高大,石材、木材又取之非易,脱胎夹纻漆像可谓应运而生,盛极一时。然而唐朝晚期两度灭佛后,绝大多数漆艺佛像被毁坏殆尽,佛教造像的“夹纻”技艺也渐趋衰败。
二
“夹纻”技艺是中国传统器型工艺中,漆工艺含量最高的胎骨制作技法。它能使漆器的形态更为精细,尤其在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上,具有其他胎骨造型法无可比拟的表现力。夹纻漆器的制作程序分为制胎和装饰两部分,看上去很简单,实际操作却需要熟练的技艺、丰富的经验以及足够的耐心,光所需的工具就有数十种之多,包括碎机、拌棍、剪刀、刻刀、夹子、画笔、推皮、刷子、喷机等等。从选料、塑胎、髹饰到成品,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都十分费时,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之久。
夹纻漆器的最大优点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轻巧坚固、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耐温、耐酸碱腐蚀。苍南何氏夹纻漆器的工艺源自清光绪初年,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经过五代人的继承和发展,何氏漆器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新元素,形成别具一格的工艺特色。
传统技法中,制胎分为细泥塑型、胶料隔膜、上灰、夹纻、细灰找平、挖胎泥、修剪、打磨等工序。其中,细泥塑型是制作整件作品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作品的造型和形体结构。上灰时,要先用碎机将色泽较陈旧的砖瓦片研成粉末,细细筛过后,再加入生漆拌匀,调成胶状,制成漆灰。然后在贴好隔膜的泥胎上涂上漆灰。第一道漆灰干后,再刮上第二道漆灰,并立刻将预先剪好尺寸的纻布贴上,用硬毛刷按平压紧。接着再涂漆灰,再贴纻布。如此反复,使漆灰和纻布层层交替叠加在胎体上。好比盖房子,漆灰即水泥,纻布即钢筋。如果器型较大,上灰和夹布的层次就要多些,这样作品才牢固。完成找平、晾干后,确认胎骨已坚硬,即可将器物翻倒,用凿子从底部挖出泥土,再用纻布刮灰将底部封平。然后,修剪挖空后的胎骨,剪去不规整的边角,再上数道漆灰。最后,用粗砂纸、细砂纸、水依次打磨,再刮上底漆两道,细修至器形表面完全平整、光滑为止。
苍南何氏夹纻漆艺改泥土塑型为塑胶分模复合模型。以软体塑胶为原料,预先用机器制作成各种造型的半爿模型。分爿完成上漆灰、夹纻布等工序后,拉出软胶胎,再行修剪、打磨、上内侧的面漆。继而将两爿对称的夹纻胎体合为一体,用胶着法或重新在胎面做数层上灰与夹纻,缝合髹涂,下灰上漆,修补好空隙,以成完整的胎骨。这种创新,一般用于相对小件的器皿。主要优点是胶模可反复使用,省时、方便,适合批量制作,并且造型准确。分体胎模的设计便于对胎体内部进行打磨、上漆,克服了传统漆器内部粗糙、不光滑的弊端,从而提升了作品的品位。
装饰,就是用不同的髹漆技法在夹纻胎的器形表面作各种修饰。传统的夹纻漆器,在一件器物的制作上,一般单独采用某一工艺。何氏夹纻漆艺则往往在一件作品上综合运用多种髹漆技法,如盘龙花瓶,不但运用了堆漆、镶嵌、戗金等工艺,还采用了彩绘、勾金等手法。多层修饰使何氏漆艺作品焕发出五彩斑斓、腴美秀丽的视觉美感。
其中,彩绘是何氏技艺较为常用的髹漆方法,即在打好底漆的漆器表面,直接用色漆描绘线纹,或平涂花纹。有时在点彩与平涂后,再用勾金的手法,沿花纹轮廓勾上金线,使画面更富立体感。彩绘的线条根据纹样特点,粗细刚柔相间,显得格外柔韧刚健。平涂和点彩,又使画面更加绚烂活泼,给人以明快、协调之感。此法简便省工,效果优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夹纻漆器久负盛名。然而上世纪80年代,漆器与国内其他传统工艺一样,遭遇了大面积市场萎缩的“世纪末危机”。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古法大漆工艺的局限,夹纻漆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夹纻漆艺事业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保护和支持。2009年,苍南何氏夹纻漆器成功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推荐为浙江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012年,何必阔被认定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纻漆器”的代表性传承人。同年,何氏夹纻漆器成功申报为温州市优秀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何必阔作为温州地区为数不多的传统漆艺师,其坚守甚为可赞。他努力传承并发扬古老的夹纻漆艺,以一己之力筹建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其工作室被列入首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他的漆艺作品每年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大型展览活动,还被评为首届温州市“城市礼品”,成为苍南的金名片。杭州电视台、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浙江文化信息网等省内各大媒体曾先后报道何必阔的事迹,并刊发大量图文资料,向公众介绍极具魅力的漆器文化。何氏夹纻漆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的漆器行业发展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苍南何氏夹纻漆器不愧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只要时刻不忘珍惜、传承与创新,何氏夹纻漆艺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