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未定名敦煌《金剛經》殘片考
2016-05-16羅慕君張湧泉
羅慕君 張湧泉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英藏未定名敦煌《金剛經》殘片考
羅慕君 張湧泉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封存的近七萬號文獻重現世間。1907年,英國人奥雷爾·斯坦因(Aurel Stein)作爲第一個進入藏經洞的外國探險家,通過騙取藏經洞守門人王道士的信任,盜取了大批的敦煌文獻和文物。這批文獻中的漢文文獻運抵倫敦後,初藏於英國博物館的東方印本與寫本部,1973年英國圖書館成立,遂轉藏於英國圖書館東方寫本與印本部(Department of Oriental Manuscripts and Printed Books)。東方部曾將這批敦煌漢文文獻統收於Or.8210這一總號下,後又以S.(Stein number)系列編號和P.(Printed books)系列編號對每件文獻詳細編號。S.系列編號的寫本起初只有 8000 餘號,因英國圖書館修復部把從敦煌絹畫、寫經、經帙等已編號的文物或文獻上揭出的殘片順次增編其下,纔越來越多,現已增至13000餘號*詳參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6—99頁。。其中,S.1號至S.6980號已由翟林奈(Lionel Giles)考定編目*Lionel Giles,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1957.,S.6981號至S.8400號已由方廣錩考定編目*方廣錩《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録(斯6981號—斯8400號)》,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S.8400號以後漢文非佛教文獻部分已由榮新江考定編目*榮新江《英國圖書館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録(S.6981—S.13624)》,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此外,S.8400號以後還有大量漢文佛教文獻殘片,這批殘片的圖版已見於IDP*IDP指國際敦煌項目網站,網址爲: idp.bl.uk。,但皆未定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下簡稱“《金剛經》”),梵文vajracchediknma trisatikprajpramit,又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佛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形成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的印度,凡一卷,是大乘佛教最初期産生的重要經典,歷來被認爲是大乘般若類經典的總綱、精髓。傳入中國後,自後秦至唐初,先後有六譯: 1. 姚秦鳩摩羅什譯本(以下簡稱“羅什譯本”);2. 元魏菩提留支(“留支”或譯作“流支”)譯本(以下簡稱“留支譯本”);3. 梁陳真諦譯本;4. 隋達摩笈多譯本;5. 唐玄奘譯本;6. 唐義淨譯本。上述六種譯本都有文本傳世,並爲歷代大藏經所收録。在流通的過程中,《金剛經》又出現了三十二分本、十二分本、添冥司偈本等多個版本*參見羅慕君《敦煌文獻〈金剛經〉版本考》,《“絲路文明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待刊。。
敦煌保存的《金剛經》文獻數量衆多且版本複雜,其中未定名殘片的搜集、定名及綴合是敦煌《金剛經》文獻研究的基礎工作,也是敦煌佛經整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對IDP英藏未定名敦煌殘片圖版的全面普查,我們共搜集到《金剛經》殘片181號*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朱若溪等人曾根據IDP圖版對S.8400號以後部分未定名殘片做過一個初步的定名,本文參考了他們部分定名成果。,兹列諸殘片編號並考定每號所存文字對應《大正藏》位置*《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 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2年。,如表1所示。
表1 英藏未定名敦煌《金剛經》殘片考定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在所列181號英藏未定名敦煌《金剛經》殘片中,S.9362號爲真諦譯本;S.8437號、S.8859號、S.8969號、S.9058號、S.9102號、S.9103號、S.9286號、S.9346號、S.9363號、S.9364號、S.9370號、S.9371號、S.9390號、S.9397號凡14號爲留支譯本;S.9314號與S.9360號殘存的文字並見於羅什譯本和留支譯本;其餘皆爲羅什譯本。S.8584號、S.8585A號、S.8585B號等3號,爲羅什譯本三十二分本;S.8585B號存冥司偈,爲添冥司偈本;其餘諸號皆未見三十二分標題或冥司偈。S.8584號、S.8585A號、S.8585B號、S.9529號,凡4號,爲册葉裝散葉;其餘皆爲卷軸裝殘片。S.9168號行約28字;其餘皆行約17字。又S.8482號末行抄寫時跳行,與倒數第2行之間漏兩行,且一句文字未抄完,戛然而止,後留三行半空行,故推測爲兑廢稿。在搜集和定名的基礎上,通過綜合考察這批殘片的内容、碴口、污損、字體、行款、書風、版本、形制等因素*參見張湧泉、張新朋《敦煌殘卷綴合研究》,《文史》2012年第3期,317頁;張湧泉《敦煌寫本文獻學》,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547頁;張湧泉、羅慕君《敦煌本〈八陽經〉殘卷綴合研究》,《中華文史論叢》2014年第2期,241頁;張湧泉、羅慕君《敦煌佛經殘卷綴合釋例》,《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5—20頁。,我們將其中28號英藏未定名殘片綴合爲12組,另將4號英藏未定名殘片與《國圖》已定名殘卷綴合爲4組,凡16組,兹以各組綴合後所存内容先後與完整程度爲序,分述如下。
一 S.9313號+BD1532號
(1) S.931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右上部所示,存8殘行,每行存上部4—9字。楷書。有烏絲欄。天頭有半圓形污漬。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BD1532號(北3712;來32),見《國圖》22/145B—151A*“《國圖》”指《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2013年。“《國圖》22/145B—151A”指圖版出自《國圖》第22册第145頁下欄至第151頁上欄。其中A、B分别代表上、下欄。下同。。卷軸裝,11紙。前部如圖1左部所示,首殘尾全,存281行(首紙25行,2—9紙每紙28行,10紙24行,末紙8行),行約17字,前6行中上部殘泐(首行僅存中部一字左側殘筆)。尾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楷書。有烏絲欄。天頭地腳呈現有規則污漬。《國圖》條記目録稱此爲8—9世紀吐蕃統治時期寫本。
圖1 S.9313號+BD1532號(局部)綴合圖*本文綴合圖版在綴接處保留縫隙以示殘卷邊緣,或通過設置顔色深淺來區分不同的殘片。
二 S.9257號+S.9293號
(1) S.9257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2上部所示,存10殘行,每行存上部8—9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29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2下部所示,存12殘行,每行存中下部4—9字(末行之後另有一行存一字右側殘筆)。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2 S.9257號+S.9293號綴合圖
三 S.9343號+S.9309號
(1) S.934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3右部所示,存12殘行,每行存中上部4—12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309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3左部所示,存5殘行,每行存上部7—11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兩號應皆爲《金剛經》羅什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3所示,S.9343號末行左接S.9309號首行,接縫處斷痕吻合,原本分屬兩號的“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八字皆得成完璧。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天頭等高,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二號共有的“我”“佛”“无”“何”“法”等字),可以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49A28—749B15。
四 S.9255號+S.9249號
(1) S.9255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4右部所示,存7殘行,每行存中下部2—9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249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4左部所示,存8殘行,每行存下部2—13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兩號應皆爲《金剛經》羅什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4所示,綴接邊緣及横縱烏絲欄皆吻合,接縫處原本分屬兩號的“藐三”“提言如”“阿耨”七字皆得復合爲一。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地腳等高,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兩號地腳污漬邊緣銜接自然),書風字跡似同(比較二號共有的“是”“説”“何”“非”“法”“須”“菩”等字),可以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49B8—749B20。
五 S.8486號+BD1908號
(1) S.8486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5右部所示,存14行,前2行、後9行上殘,每行存1—18字,行約17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5 S.8486號+BD1908號(局部)綴合圖
(2) BD1908號(北3843;收8),見《國圖》26/272A—278A。卷軸裝,10紙。前部如圖5左部所示,首殘尾全,存258行,行約17字,首2行上下殘,第3、4行下殘。尾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楷書。有烏絲欄。《國圖》條記目録稱此爲7—8世紀唐寫本。
六 S.9357號+S.9283號+S.9268號
(1) S.9357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6下部所示,存24殘行,每行存下部3—10字(其中第6行空白)。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28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6右上部所示,存13殘行,每行存上部4—8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3) S.9268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6左上部所示,存22殘行,每行存上部1—9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6 S.9357號+S.9283號+S.9268號綴合圖
七 S.9279號+BD1524號
(1) S.9279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7右下部所示,存7殘行,每行存下部6—8字(其中第2行空白)。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BD1524號(北3872;來24),見《國圖》22/114A—119B。卷軸裝,9紙。前部如圖7左上部所示,首7行下殘,尾全,存247行,行約17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國圖》擬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國圖》條記目録稱此卷爲7—8世紀唐寫本。
圖7 S.9279號+BD1524號(局部)綴合圖
八 S.9278號+BD2545號
(1) S.9278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8右上部所示,存4殘行,每行存中上部5—12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BD2545號(北3913;歲45),見《國圖》35/236B—242A。卷軸裝,10紙。前部如圖8左部所示,首4行上下殘,尾全,存231行,行約17字。尾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楷書。有烏絲欄。《國圖》條記目録稱此爲9—10世紀歸義軍時期寫本。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前一號亦應爲《金剛經》殘片,兩號皆屬於羅什譯本,且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8所示,S.9278號係從BD2545號右上角脱落的殘片,接縫處邊緣吻合,卷面上部及中部的污漬邊緣銜接自然,原本分屬兩號的“漢道”“須”“樂阿”“者”六字皆得成完璧。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兩號共有的“不”“是”“尊”“菩”“提”“樂”“阿”“蘭”“那”等字),可資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49C11—752C3。
九 S.9264號+S.8433號
(1) S.9264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9右部所示,存17殘行,每行存上部5—9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843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9左部所示,存24殘行,每行存上部7—17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兩號應皆爲《金剛經》羅什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9所示,銜接處邊緣及上部界欄密合無間,原本分屬兩號的“菩提若善男子”“女”七字皆得復合爲一。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天頭等高,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二號共有的“須”“菩”“提”“如”“來”“於”“意”“云”“何”“世”“尊”等字),可以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49C15—750A28。
圖9 S.9264號+S.8433號綴合圖
十 S.9272號+S.9247號
(1) S.9272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0右部所示,存10殘行,每行存中下部1—6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247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0左部所示,存7殘行,每行存下部6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兩號應皆爲《金剛經》羅什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10所示,復位後邊緣弧綫及横縱烏絲欄吻合,接縫處“何”字復合爲一。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地腳等高,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兩號共有的“以”“佛”“經”“等”“須”“菩”“提”等字),可以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50A1—750A18。
圖10 S.9272號+S.9247號綴合圖
十一 S.9210號+S.9207號
(1) S.9210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1右部所示,存28殘行,每行存上部4—13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207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1左部所示,存14殘行,每行存上部2—15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11 S.9210號+S.9207號綴合圖
表2 S.9210號與S.9207號用字比較表
S.9210S.9207
十二 S.9372號+S.9553號
(1) S.9372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2右部所示,存7殘行,每行存上部1—10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55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2左部所示,存17殘行,每行存上部6—12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兩號應皆爲《金剛經》羅什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12所示,銜接處邊緣吻合,原本分屬兩號的“擔如來阿”四字皆復合爲一。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天頭等高,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兩號共有的“須”“菩”“提”“以”“若”“人”“是”等字),可以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50C12—751A6。
圖12 S.9372號+S.9553號綴合圖
十三 S.9363號+S.9364號
(1) S.936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3右部所示,存17殘行,每行存上部1—9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364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3左部所示,存13殘行,每行存上部7—9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兩號應皆爲《金剛經》留支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兩號綴合後如圖13所示,銜接處邊緣及上部界欄吻合無間,S.9363號末行所存右側殘筆正可依次補全S.9364號首行“所有”“是”三字右側殘泐的筆畫。又兩號行款格式相同(天頭等高,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兩號共有的“衆”“生”“相”“須”“菩”“不”“佛”“於”等字),可以參證。兩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53A7—753B5。
圖13 S.9363號+S.9364號綴合圖
十四 S.9346號+S.9397號+S.9390號
(1) S.9346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4右下部所示,存12殘行,每行存下部2—5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397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4中上部所示,存9殘行,每行存中部2—6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3) S.9390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4左下部所示,存5殘行,每行存下部2—7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14 S.9346號+S.9397號+S.9390號綴合圖
按: 據殘存文字推斷,上揭三號應皆爲《金剛經》留支譯本殘片,且其内容前後相承,可以綴合。綴合後如圖14所示,S.9346號左上角與S.9397號右下角綴接,復位後邊緣弧綫吻合,接縫處“生”“是”“我”“无”四字得成完璧;S.9390號右接S.9346號,上接S.9397號,接縫處“提是”“壽”“我”“栰”五字復合爲一。又此三號行款格式相同(皆有烏絲欄,滿行行約17字,行距、字距、字體大小相近),書風字跡似同(比較三號共有的“是”“相”“衆”“生”等字),可資參證。三號綴合後,所存内容參見《大正藏》T8/753A29—753B16。
十五 S.9103號+S.9102號
(1) S.9103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5右部所示,存17殘行,每行存中上部2—12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102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5左上部所示,存6殘行,每行存中上部1—8字。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15 S.9103號+S.9102號綴合圖
十六 S.8437號+S.9371號
(1) S.8437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6上部所示,存24殘行,每行存上部2—9字(首行僅存行端二字左側殘筆)。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2) S.9371號,見IDP。卷軸裝殘片。如圖16左下部所示,存12殘行,每行存下部1—9字(其中第7行空白,首行僅存下部三字左側殘筆,末行僅存下部一二字右側殘筆)。楷書。有烏絲欄。原卷無題,IDP未定名。
圖16 S.8437號+S.9371號綴合圖
上文我們以英藏未定名殘片爲中心,在爲英藏181號《金剛經》殘片定名的基礎上,進而通過殘片内容、碴口、污損、字體、行款、書風、版本、形制等不同角度的考察,把34號《金剛經》殘片或殘卷綴合爲16組。這些殘片或殘卷的綴合,不但使部分散失的寫卷得以“團聚”,而且有助於我們對相關寫卷的性質作出更爲客觀準確的判斷。如上文第七組,S.9279號殘片僅存七殘行40餘字,所存文字佛典中多見,單憑殘文判定具體出處有一定難度,但後來我們發現該號可與BD1524號綴合,而後者存9紙247行,所存内容與羅什本《金剛經》全同,《國圖》確定爲羅什本殘卷没有疑問;S.9279號既可與之完全綴合,則也就自然可判定爲羅什本《金剛經》殘片了。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