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延庆县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5-16郑茗芥芦胜男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太极拳北京市现状

李 虎,郑茗芥,芦胜男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北京市延庆县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 虎,郑茗芥,芦胜男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太极拳是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下,结合传统哲学、中医学、养生学、美学,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创新至今,太极拳目前已在全世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世界太极拳锦标赛,但是推广和发展的如此之红火,也展露出很多缺点和不足。本文对北京市延庆县太极拳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全面的剖析,找出不足,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推动太极拳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北京市;延庆县;太极拳;现状

投稿日期:2015-11-0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延庆县太极拳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查法 有目的地走访了延庆县108个行政村,并根据各村的特色体育进行现场访谈,并记录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延庆县体育局农民体协科的专员进行访谈,并从他们得知最具体的数据和资料,以及他们对目前现状的了解和认识。并对15个乡镇的文体中心主任进行访谈,获得真实客观的第一手材料。还有延庆县太极拳的推广者6名教练员进行专访,从技术方法、训练强度、存在问题进行细致交流并认真记录。

1.2.3 问卷调查法 以延庆县15个乡镇、373个行政村、3个社区的1 168名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群为调查对象。对太极拳练习者发放问卷1 168份,回收1 132份,有效问卷1 112份,回收有效率为95%,因此问卷有效。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表1 年龄人数分布

表2 太极拳门类分布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极拳练习者区域、年龄、项目的分析

2.1.1 太极拳练习者区域分布 1 168名太极拳练习者主要集中在3个社区,仅社区就占了788人(67.4%),373个行政村的练习人数仅有380人(32.6%),有317个行政村未开展太极拳运动,56个行政村开展太极拳主要是距离乡镇文体中心训练馆比较近,有很好的场地。

2.1.2 太极拳练习者年龄分布趋势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将练习者年龄从最小的21岁到最长的86岁,以10年为1个划分点,划分年龄组如下:A代表21~30岁;B代表31~40岁;C代表41~50岁;D代表51~60岁;E代表61~70岁;F代表71~80岁;G代表81~86岁。具体年龄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练习太极拳主要人群范围为D组和E组,年龄主要分布在50~70岁,这2组就占到总人数的73%。然而更是突显出年龄在A组的练习者少,仅占总的0.5%,缺少年轻的太极拳练习者。F组和G组占到总人数的8.2%,显示出老年人也适合练习太极拳,并且G组的练习者已达到80岁以上的高龄。

2.1.3 太极拳练习者练习门类的趋势 太极拳的门类很多,主要有陈氏、杨氏、孙氏、吴氏、武氏、东岳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经过统计分析得出(表2),延庆县太极拳练习的门类主要集中在陈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吴氏和武氏无人练习,杨氏和孙氏也仅仅是少数人练习,仅分别占总的2.1%和2.8%。太极拳练习者普遍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太极拳,并且2类都练习的人数居多,普遍以二十四式作为太极拳的入门,进而学习练习四十二式,并且在每次的锻炼中也是2类通练。陈氏太极拳是近期在延庆县推广的新门类,并且练习者人数以达到21.2%的比例。

2.2 太极拳推广的现状分析

2.2.1 太极拳指导者 整个延庆县的太极拳传授者主要有6人,主要是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到延庆县任职大学生村官,只有1人是以陈氏太极拳教学为主业的传授者,这5人面临着村官3年期满后的就业问题。据目前统计这5人的去向是:郑茗介、李虎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学习,王帅龙到北京师范大学育新小学就职体育教师,王娟娟就职于北京史家小学,仅有何轶轩续签大学生村官岗位,继续任职3年。目前,延庆县紧缺太极拳传授者,传授者精力有限,学生多,带不过来,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他们2人只能将课程分开进行教学和练习,只能进行指导性的教学,不能很好地全面照顾到每一个练习者,而且练习时间短,更是给提高训练水平增加了难度,这是亟需要改善提高的重中之重。一个项目的推广和发展首先要有优秀的师资团队,这个现状是很有必要进行改变的。

2.2.2 练习场地 延庆县太极拳练习者主要集中于各乡镇文体中心和社区文体中心,以及公园和延庆县体育场。由于太极拳在训练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场地设施基本满足太极拳训练需要,但是由于延庆县地理位置的原因,天气较冷,政府要全面开放村内活动室,满足老年人怕严寒的问题。由于北京市政府规划主导一村一品,每个行政村都配有室内活动室,需要全面开放,而不是摆设,做到真正被人民群众利用起来,真正推动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的发展。

2.2.3 太极拳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练习太极拳的群体上来说,多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中年人,青少年则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基本没有什么武术基础,所以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由着自己的性子随心所欲地练,根本无法按照太极拳的根本要义去训练,因此出现了很多我们看到的“撅臀猫腰、耸肩缩脖、挺胸腆腹、低头斜身”等现象,更为主要的是人们一致认为太极拳是内家拳,就是要练得慢,越慢越好,越慢越对,越慢越是能体现出太极拳的韵味,殊不知人们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大错特错,人们普遍认为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就是所有的太极拳,很少去学习和了解陈杨孙武吴和东岳太极拳的技法特点和技术风格。殊不知太极即阴阳,阴阳即刚柔、缓急、虚实、隐现等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纯阴(软、缓、虚、隐、曲)与纯钢(刚、快、实、直)皆非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都是病拳与错拳。一味地慢、一味地软,非但在技击上呆滞松懈、笨拙缓慢而不堪一击,就是在养生上也因过于相缓、柔而使心神呆傻,心性受拘而灵光泯灭。其实,太极拳的松不是懈,柔不是软,而是在经过伸筋拔骨的基本功训练后,使筋腱伸长、骨缝拉开后进一步锤炼所得的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弹性膨胀力。这种力松沉自然,肌松力棚,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柔内含刚,刚中藏柔,灵动活泼,变化自然。如今的太极拳练习者,从不进行各种拉伸筋骨的腰腿基本功和站桩功练习,一上手便直接学练套路,眯缝着眼懒洋洋的寻找体会着所谓的“松、静、缓、柔”。所以,培训出来的太极拳练习者早已失去太极拳的真谛,再这么以一传十、十传百,再看到的太极拳已很少看到太极拳的真实面目,看到的只能是站在那手舞足蹈,丝毫体现不出太极拳的韵味。

2.2.4 太极拳练习者认识的最大困惑 太极拳练习者对于太极拳的理论缺乏科学系统的学习,对于太极拳的拳史都知之甚少,以为太极拳是包治百病之拳术,殊不知太极拳虽有很强的健身功能,能促进人们的筋骨、提高稳定性、促进心脑血管、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拳。很多练习者都是有了病情的出现才习练太极拳。太极拳有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功效,太极拳并不是只有健身功能,更是隐藏着深邃的技击之理,其基础的十三式,以及借力用力,沾连粘随都体现出了高深的技击之理,每招每式都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息息相关,每个招式的名称更是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下孕育而成,像“白鹤亮翅”“海底针”“金鸡独立”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习练太极拳要科学学习其理论思想,全面了解太极拳的门派和技法特点,根据其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目的练习其所能驾驭的太极拳,不要一味地练习二十四式或四十二式太极拳。

3 太极拳推广的对策

3.1 指导教师的改善

3.1.1 延庆县亟需优秀的太极拳教练员,加强对教练员的人才引进,适当放宽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到延庆县各乡镇任职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在同等的人才选拔基础上,优先录用武术套路的专业人才,把他们安置于各乡镇文体中心委以重用,给他们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出技术特长。在待遇问题上给予一定的帮扶和关心,配备电动车以方便他们在每一个行政村推广、教授太极拳;在食宿方面给予关心,安排镇中心居住,方便到每个行政村的距离,节省交通时间。

3.1.2 可以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建立“红色1+1”党支部共建活动,每年武术学院派优秀的学生到延庆县进行太极拳教学活动,每个乡镇与1名学生相结合,组织各乡镇文化组织员进行教授,然后再由各行政村文化组织员进行太极拳推广和传授。

3.1.3 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组织有基础的群众到北京体育大学进行太极拳学习和系统训练,每年办几届太极拳培训速成班。还要放开视野邀请各门派的专家到延庆进行太极拳推广教授,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体育大学,民间存在一大批优秀的太极拳名家,可以把名家吸引到延庆举办“名家大讲堂”的活动。

3.2 训练方法的改善

科学的训练方法直接影响到训练水平的高低,任何项目的成绩都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方法的指导。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要循序渐进,打好武术基本功底,不要盲目地追求进度而揠苗助长。万层高楼起于平地,基础是核心中的核心,一定要把柔韧和桩功放在首位,进而练习十三式,过渡到简单的动作,再到贯穿性地连接动作,而后进行整套的学习,以及后期的意、气、力的完美结合。要注重训练负荷的安排,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要急于求成,更要注重武术谚语在训练中的作用,“拳打千变,其意自见”“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要在训练方法的创新中结合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3 理论的科学指导

在太极拳的推广和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进行训练教学,而且要组织理论的学习。其包括太极拳的源流、门派发展、门派传承、技术风格、技术要领、习练心得的交流。将运动训练

学、运动生理学、传统哲学、中医学、五行八卦学、解剖学等各学科融合到理论教学中,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做到让群众了解,消除困惑,在科学的数据支撑下解决训练中的难题和科学的认识了解太极拳。

3.4 现代媒体的指导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不仅仅从书籍,杂志、报纸、电视、CD影像资料中获得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平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建立太极拳微信公众号,定期上传关于太极拳的技术风格,技术要领、视频资料、视频教学、名家传人、太极活动等,让人们拿着手机就关注了关于太极的资料,让人们很方便地了解和学习的太极拳。

3.5 政府与社会团体相结合

政府要大力扶持太极拳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帮扶,多组织比赛,多在宏观上管理太极拳的发展,将权利转移到太极拳社团,让社团放开手脚的发展和推广太极拳,给予社团自己发展的空间,由管理社团到为社团服务的职能转变,给予社团在推广上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支持,努力为社团搭建好平台,做社团的引导和帮扶者,不要做社团的管理和控制者,与社团要同舟共济、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分离地去推广和发展太极拳。

4 结 语

太极拳在未来的群众体育推广中要抓住机遇,抓住工作的重点,要科学、系统、全面地推广太极拳。太极拳的理论、训练实践、指导方法以及政府和社团的发展都要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推广,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在曲折和困难面前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真正找出一条既适应社会发展又不失其文化特色的推广发展之路。要把控和掌握好各个层面,集中各方面优势共同为太极拳在群众体育的事业中大放异彩,真正地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让太极拳在世界展现其独有的魅力和韵味。

作者简介:李虎(1989~),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77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152-03

猜你喜欢

太极拳北京市现状
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云”彩纷呈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