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感言

2016-05-16黄若雪

少年文艺(1953) 2016年4期
关键词:嗅闻写写画画非典型

高一那年,我第一次寄信。

收信人是我比较要好的一位初中同学,她也是第一次收信。我们一起盼了好长时间,那封信却一直杳无消息。我们沮丧不已,揣测了它可能的去处,“是寄丢了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朋友告诉我她寻到了信,原来它一直都在学校专门收发信件的收发室里,而非她常去询问的传达室。

在因那封“寄丢的信”而不快的日子里,我突然想:写个故事吧,关于信的。一开始并没仔细想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会走到哪里,写了一部分后,才渐渐循着笔尖寻到了自己想要的故事。 与此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些以前未曾思考的东西。文字对作者的反哺,真是奇妙呀。

现在的人们,忘记了很多东西。比如,大多数都忘记了写信这个动作。他们低下头,却很少甚至从不写信,只盯着发光的屏幕挥舞着指尖。

我去邮局时遇见过不同的大人,他们都是办储蓄业务或是寄快件,有时排长长的队。我从未见过他们走到邮筒前,也排起同样长长的队。

在聪明迅速的电子通信面前,传统信件显得年迈、笨拙、迟钝。正如《与信有关的故事》中那封巨大的白色的信,它甚至看起来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它却能使盲了的女孩感受到最真的触感,聆听到最真的声音 ,嗅闻到最真的味道。而这些,正是现代电子通信方式难以实现的。

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这洪流之中,那些质朴的、笨拙的事物,像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通信方式,是不该被轻易忘却的。

至少让孩子和老人记得它们吧。

作者档案

黄若雪,1999年1月生于泰山脚下的小城泰安,因出生时飘落的雪得此名。现在泰安一中读高三,非典型理科生,非典型摩羯座,理想主义,爱好写写画画读书发呆,亦喜欢摄影,偶尔写歌。慢性子,吃饭慢,写字慢,思考的时候思绪也总是慢悠悠的。至今不习惯用电脑直接写作,更喜欢在纸上栽文字。常在博客“呓语独话”发些小文。《脚印的独白》获格伦杯创意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小说《故事》获放胆作文大赛高中组二等奖。

猜你喜欢

嗅闻写写画画非典型
超声造影对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分析
词牌:相见欢
新邻居的爱好
柴犬行走的表情包!
不同类型新疆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德国流行“非典型就业”
DraftTable支架
写写画画G20
写写画画G20
北京清酱肉诱导氧化及哈败气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