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看书就睡觉,怎么破

2016-05-14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4期
关键词:抑制性不良习惯限度

典型案例

读书本是人生一大乐趣,也是探求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有的学生越来越不想读书,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厌烦的事,还有的虽然也想看书,但一拿起书就想睡觉,而且只要不看书,干别的事马上劲头十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心灵导航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习惯。睡眠本来是与看书活动无关的人的本能行为,但由于与无关刺激建立了联系,就形成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例如人在疲劳状态下如果仍坚持看书学习,当拿起书时,又抵制不住疲劳的侵袭,便抛书睡觉,多次反复后,学习与睡觉两种无关的活动就建立起联系,经过不断强化,这种联系逐渐固定下来,以后看书便成了瞌睡的诱发因素。当然,有些人也可能因为对书不感兴趣或对学习反感等而形成这种抑制性条件反射。

所以,要克服这种毛病,必须消除抑制性条件反射,建立兴奋性条件反射。

心灵处方

1.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人一旦对看书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投入,激发动力,从而改变抑制性条件反射。平常可以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畅销书。

2.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

(1)疲劳时不看书。人体机能活动具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大脑皮层就会自动进入抑制状态。因此,困倦时不应勉强看书,尤其不要“开夜车”,以免形成不良习惯。

(2)饭后不要马上看书。人进食后,消化系统的活动量加大,大脑血液流量相对减少,中枢神经主要控制消化系统,而对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如果此时看书,效果会很差。

(3)睡前最好不看书。有些人习惯躺在床上看书,把看书当作催眠,这种习惯最易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

(4)剧烈活动或情绪过于激动后不应马上看书。(据学习方法网)

猜你喜欢

抑制性不良习惯限度
抑制性建言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基于抑制性自突触的快慢对神经元簇放电节律模式的研究
指责也该有限度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发生功能障碍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