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

2016-05-14李强袁毓林

辞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义项物性词典

李强袁毓林

摘要词条释义在词典的编纂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一些名词在词典中的释义不够准确,主要表现为义项设立并不完备。文章从生成词库理论框架下的名词语义类型和物性角色描写体系来对名词的词典释义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相关名词的用法特点,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对规约性的看法解释有的名词包含事件义的原因。

关键词名词释义语义类型物性角色规约性

引言

一部好的词典不仅是语言学习者学习一门语言的得力助手,而且还能够成为语言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好的词典在收词规模、释义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及时代性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最能体现词典编纂者深厚扎实的语言学功力和细致谨严的研究态度。在词典的整个编纂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就是词语的释义环节,兹古斯塔(1983: 2)曾指出: “词义是词典编纂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因为词典编纂者所有的裁夺,几乎都与在词典中如何处理意义有直接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词条释义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如何是评价词典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特别是对于机用词典和外向型词典来说,词条释义的覆盖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指导下,讨论名词的用法特点,同时也希望能够为相关词典的释义描写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一、 生成词库理论中名词的语义类型

自乔姆斯基以来,语言的生成性,或者狭义地说成语法的生成性,一直是令研究者既着迷而又力不从心的一个问题。说“着迷”是因为“生成性”的确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关于语言产生及发展的概念,因此吸引学者们去研究探索;说“力不从心”是因为大多数学者都对语言生成性感到无从加以验证,至少生成性的观念还没有那么彻底地深入人心。而关于词汇意义的生成性问题,除了在认知语义学那里初见端倪外,似乎没有多少人关注,以至于WordNet的主要研制者Fellbaum(1997)曾评价道: “自从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问世以来,语言的生成性已经被认识到了,但直到Pustejovsky的生成词库理论提出之后,生成性观念才被运用到词库的研究当中。”布兰代斯大学的Pustejovsky教授提出生成词库论主要力求解决以下难题(袁毓林2008):

1) 词怎样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2) 新的义项怎样能够在组合时浮现出来?

3) 语义类型怎样可预测地映射到语言的句法形式上?

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Pustejovsky在其1995年出版的专著中引进了名词物性角色的概念,在其2001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名词的语义类型,本节着力介绍名词的语义类型。

Pustejovsky认为名词按照其所代表的意义内容可以分为自然类、人造类和合成类三种类型。自然类事物具有较多的自然属性,不涉及人的参与和创造,比如“石头、兔子、水、树、天空、鸟”等;人造类事物体现了人的意志,具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和用途,并且可以说出它是怎么被人创造出来的,比如“椅子、桌子、板凳、啤酒、刀”等;合成类事物,有时又称为“点对象”(dot object),由自然类和人造类组成,也就是说,它既具有自然的属性,同时也具有人造的属性,常见的几种合成类型包括:

a. phys_obj·info: book, record

b. event·info: lecture, play, seminar, exam, quiz, test

c. event·phys_obj: lunch, breakfast, dinner, tea

d. event·(info·sound): concert, sonata, song, symphony

book是信息内容和物质实体的合成类,既可以指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书,也可以代表抽象的内容信息,比如“这本书很好看”中的“书”通常指的是书的内容;lecture是事件和信息的合成类,既可以指讲座这个事件本身,也可以代表讲座所传递的内容信息;lunch是事件和物质的合成类,既可以指吃午饭这个事件,也可以指午饭吃的食物。其余情况依次类推。

名词的语义类型,尤其是合成类型,可以解决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如何选择并实现为特定的义项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前后两个“书”的语义角色就很不一样: 前一个“书”指书中的知识内容,而后一个“书”指由纸张构成的、有一定重量和厚度、作为具体物质的书;再比如,不同量词和“报纸”构成的三种结构: “一家报纸/一张报纸/一版报纸”,虽然都是“报纸”,但语义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依次分别是“组织机构/纸张物质/内容信息”。从这两例可以发现,如果不对名词所包含的语义进行细致的描写,没有关于名词合成类型的组合分析,就解释不了为什么“信书”的“书”要理解为知识内容,而不能是有形物质;或者“一家报纸”中的“报纸”是出版机构,而不能是内容信息。

二、 生成词库理论中名词的物性角色描写体系

弗斯有句名言: “观其伴,知其义。”伴,就是词语在组合搭配过程中的伙伴词语。索绪尔(1982: 162)说: “任何要素的价值都是由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的。”这两句话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任何两个元素并非都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的关系之中;对于语言的构成单位亦是如此,无论是较小单位的语素、词、短语,还是较大单位的小句、句子、句群、篇章等,同级单位之间也存在制约和匹配的关系。本节所涉及的物性角色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处于语言基本层级的词与词之间的联系问题。

物性角色是生成词库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它旨在回答这样的问题: 同一个词和不同的词组合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比如,英语中“good”可以与“car/meal/knife”等组合形成“a good car/a good meal/a good knife”,但每一个结构中“good”的含义并不相同,依次分别为“开起来好、味道好、切东西好”。基于上面这种有趣的语言现象,同时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Aristotles four causes of knowledge,即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的启发,生成词库理论设计了一套词项物性结构的描写框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语义知识:

构成角色(constitutive role): 描写一个物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材料、重量、部分与组成成分等;也指物体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其他物体。

形式角色(formal role): 描写对象在更大的认知域内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包括方位、大小、形状、维度和颜色等。

功用角色(telic role): 描写对象的用途和功能。

施成角色(agentive role): 描写对象怎样形成或产生的,如创造、因果关系等。

可以说,这四种物性角色展示了名词指称的实体所涉及的百科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名词的语义内涵,较之以往的名词语义描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对于深入刻画名词的语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受Pustejovsky的这套物性角色的启发,袁毓林(2013,2014)通过对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名词跟相关动词等的搭配关系和选择限制进行调查后发现,Pustejovsky的四种物性角色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名词跟动词等的搭配限制,于是对物性角色框架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扩展描述,将物性角色的总数增加至十个,尝试对名词的语义进行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描绘。除了上文提到的四个物性角色外,其余的六个分别是“单位、评价、行为、处置、材料、定位”。要想对一个名词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仅了解名词本身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掌握某个名词的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个名词的使用环境,即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它;而究竟该怎么去使用,则需要依靠该名词和其他词的搭配情况。

三、 相关名词在词典中的释义

为了解决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如何选择并实现为特定的义项这一问题,Pustejovsky(1995,1998)特别引进了“合成类”(complex type)这一概念。这些合成类词语所包含的不同义面(semantic facet)隐藏在词语的意义结构之中,在不同的语境下往往实现其特定的一个义面,这与多义词的情况相类似。那么,是否能就此将这些词语看成多义词,或者将不同的义面当作这些词语的不同义位呢?在这方面,词典的处理常常有些出入,具体表现为将某些词条处理为多义词,但对于类似性质的其他词条则处理为单义词。下面,我们将以“事件·物质”“物质·信息”“事件·信息”等三种合成类词语为例,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的释义为参照,来看相关词条的意义处理。[4]

1. “事件·物质”合成类词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早饭、午饭、象棋、雨、雪、冰雹”等;《现汉》对“篮球、足球、乒乓球”的释义,包括两个义项: ①球类运动;②由材料制成的球体。其中,前一个义项表示事件,后一个义项表示物质实体。例如:

篮球名①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把球投入对方的篮圈中算得分,得分多的获胜。②篮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牛皮做壳,橡胶做胆,也有全用橡胶制成的。

足球名①球类运动项目之一,主要用脚踢球。球场长方形,较大,比赛时每队上场十一人,一人守门。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不得用手或臂触球。把球射进对方球门算得分,得分多的获胜。②足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牛皮做壳,橡胶做胆,比篮球小。

乒乓球名①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在球台中央支着球网,双方分站在球台两端,待球在台上弹起后用球拍将球打向对方台面。有单打和双打两种。②乒乓球运动使用的球,用赛璐珞制成。

但同样为“事件·物质”合成类词的“早饭、午饭、象棋、雨、雪、冰雹”,《现汉》却只收录了其中的一个义项。比如:

早饭名早晨吃的饭。

午饭名中午吃的饭。

象棋名指中国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一将(帅)、两士(仕)、两象(相)、两车、两马、两炮、五卒(兵)。两人对下,各按规则移动棋子。以将(jiāng)死对方的将(帅)为胜。

雨名①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云里的小水滴体积增大到不能悬浮在空气中时,就落下成为雨。②(Yǔ)姓。

雪①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②颜色或光彩像雪的: ~白|~亮。③洗掉(耻辱、仇恨、冤枉): ~耻|~恨|昭~|洗~。④(Xuě)名姓。

冰雹名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多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同雷阵雨出现,给农作物带来很大危害。通称雹子,也叫雹。

《现汉》只收录了“早饭、午饭”的物质义义项,这可以解释下面的例(1)—例(4),但漏掉了其事件义义项,不能解释例(5)—例(8)。比如:

(1) 厨房里没有别的吃的,只有一块深色的面包,那是得省下来当明天的早饭的。

(2) 早饭的馒头笼屉有监厨员关心着,要是偷拿几个藏在兜里被抓住——。

(3) 母亲承担起了给父亲送午饭的职责。

(4) 午饭的主菜是,尖椒土豆丝、绿豆芽、红烧豆腐、酱牛肉等,几瓶啤酒——。

(5) 早饭的时间到了,从食堂到梁老家的路上,走来一位手拎饭盒的人。

(6) 早饭以后,我们去巡视。[5]

(7) 那一天在午饭的餐桌上他与母亲发生了激烈口角。

(8) 等准备完毕,午饭的时间已经过了。

同样,“象棋”也经常表示作为棋子的物质义,而不一定表示棋类运动的事件义。比如:

(9) 一副象棋32个子,两副象棋64个子。

(10) 你的象棋是什么牌子的?

(11) 他看不清象棋上的字。

“雨、雪、冰雹”除了表示物质义外,还能表示事件义,一般称它们为“事件名词”(event noun)。[6]比如:

(12) 这场雨破坏了我们的计划。

(13) 北京下了一场很猛烈的雨。

(14) 这场雪下了三天三夜。

(15) 风雪越来越紧。

(16) 受灾最重的盐源县当天出现长达6个小时的冰雹。

(17) 这场冰雹让棉花减产了七、八成。

动量词“场”、形容词“猛烈、紧”、时量成分“三天三夜、长达6个小时”都能说明“雨、雪、冰雹”等词语自身具有一定的时间持续性,这与它们表示物质的意义有明显区别。这些名词在物质义和事件义上的区分提醒我们,应该在对其释义时尽可能地将这种差别表现出来。例如:

早饭名①在早晨进餐的日常行为: ~前|~后|一顿~。②早晨吃的饭。

午饭名①在中午进餐的日常行为: ~前|~后|一顿~。②中午吃的饭。

象棋名①指中国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一将(帅)、两士(仕)、两象(相)、两车、两马、两炮、五卒(兵)。两人对下,各按规则移动棋子。以将(jiāng)死对方的将(帅)为胜。②象棋运动所使用的棋子,也包括棋盘,棋子根据材料可以分为木头的、塑料的等,根据颜色可以分为黑色的、棕色的等,并且上面刻有将(帅)、车、马、炮、卒(兵)、士(仕)、象(相)等字。

雨名①从云层向地面降水的天气现象: 一场~|~前|~后|~停了。②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云里的小水滴体积增大到不能悬浮在空气中时,就落下成为雨。③(Yǔ)姓。

雪名①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晶片再落下的自然现象: 一场~|~前|~后|~停了。②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7]

冰雹名①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团再降下的天气现象: 一场~|一阵~|雷暴天常常引起~。②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多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同雷阵雨出现,给农作物带来很大危害。通称雹子,也叫雹。

2. “物质·信息”合成类词包括“电视、电话、唱片、书、屏幕”等;《现汉》对“电视、电话”的释义包括两个义位: ①具有某种用途的设备装置;②通过设备发出的图案、声音、文字等信息。前一个义项表示物质,后一个义项表示信息内容。比如:

电视名①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把实物的活动影像和声音变成电信号传送出去,在接收端把收到的信号变成影像和声音再现出来的装置。②用这种装置传送的影像和声音: 看~|放~。③指电视机: 一台~。

电话名①利用电信号的传输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通信方式。②电话机,主要由发话器、受话器和线路三部分组成。③用电话装置传递的话: 来过两次~|我没有接到他的~。

同为“物质·信息”合成类词的“唱片、书、屏幕”,《现汉》只收录了其作为物质义的义位,而没有收录其作为信息义的义位。比如:

唱片名用虫胶、塑料等制成的圆盘,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可以用唱机把所录的声音重放出来。

书①写字;记录;书写: ~法|大~特~|振笔直~。②字体: 楷~|隶~|行~|草~。③名装订成册的著作: 一本~|一部~|一套~|丛~|新~|古~|~店◇电子~。④书信: 家~|~札。⑤文件: 证~|保证~|说明~|挑战~|白皮~。⑥(Shū)名姓。

屏幕名①指荧光屏。②泛指供投射或显示文字、图像的装置。

但实际情况是,“唱片、书、屏幕”表示信息义的义位在语料中也十分普遍。例如:

(18) 老奶奶倾听唱片,击掌打拍,摇头晃脑。

(19) 这张唱片很好听。

(20) 虽然现在好看的书很多,但缺少专门为中学生写的。

(21)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书。

(22) 父母无论如何不可能一直盯看孩子的电脑屏幕。[8]

(23) 席间大屏幕上介绍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

“听”的对象是信息内容,而不是一张圆盘;形容词“好听”修饰的对象是音乐;“好看、精彩”说的是书中的内容;“盯着电脑屏幕”意思是浏览网页上的信息,而不是看屏幕本身;“屏幕介绍”中的“屏幕”也是指屏幕所放映的内容。可见,只收录“唱片、书、屏幕”的物质义义位是不够全面的,信息义义位也可考虑纳入到释义之中。例如:

唱片名①用虫胶、塑料等制成的圆盘,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可以用唱机把所录的声音重放出来。②刻录在其中的音乐等声音信息。

书③名装订成册的著作: 一本~|一部~|一套~|丛~|新~|古~|~店◇电子~。⑥名包含的内容信息。……[9]

屏幕名①指荧光屏。②泛指供投射或显示文字、图像的装置。③显示的图像信息。

3. “事件·信息”合成类词包括“决定、通知、公告、演讲、调查、分析”等;《现汉》对“决定、通知、公告”的释义都包含两个义项,一个是作为动词表事件义的义项,另一个是作为名词表动作内容义的义项。例如:

决定①动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领导上~派他去学习|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好是由大家来~。②名决定的事项: 请组长们回去传达这项~。③动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性|存在~意识|这件事~了他未来的生活道路。

通知①动把事项告诉人知道: 你回去~大家,明天就动工|你走以前~我一声。②名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 把~发出去|会议~。

公告①动通告①: 以上通令,~全体公民周知。②名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告。

而“演讲、调查、分析”在《现汉》中的释义只有动词用法,没有名词用法。比如:

演讲动演说;讲演: 登台~。

调查动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 ~事实真相|没有~,就没有发言权|事情还没有~清楚,不能忙着处理。

分析动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 化学~|~问题|~目前国际形势。

但在语料中,“演讲、调查、分析”都有作为名词表信息内容义的用法。比如:

(24) 在这篇演讲里,您还可以看到钱锺书文学批评的另一面。

(25) 声音方面的资料包括著名的演讲,有大作曲家的作品、各种乐器的声音及动物、鸟类的叫声。

(26) 一项调查里说,北京还有月收入二百多元的人。

(27) 本报去年底发表、并被人广泛引用的一份调查中说: 商品房价格太高。

(28) 你的分析里有一个十分大的漏洞。

(29)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胜在市局一篇分析中做出批示。[10]

在例(24)—例(29)中,“演讲、调查、分析”能够受到名量结构的修饰,说明它们已经不再是动词,而是作为名词用法,转指和动作行为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朱德熙先生(1982: 60)称这些词为“名动词”,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作为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这些词语的名词用法又可以细分为两个独立的义项,除了表示内容外,还可以表示事件,这可以通过下面这些例子的对比看出:

(30) 这场演讲持续了两个小时。(事件)

(31) 这篇演讲很有真知灼见。(内容)

(32) 这次调查前后花了10天时间。(事件)

(33) 这份调查揭示了不少问题。(内容)

(34) 每一次分析都要有理有据。(事件)

(35) 这是一篇非常深刻透辟的分析。(内容)

与量词“场、次”、动词“持续、花”搭配,说明这些词语已经不再表示动作的内容,转而表示事件义的行为;与量词“篇、份”、形容词“真知灼见、深刻透辟”搭配,说明这些词语表示的是动作的具体内容义,而非事件义。

王惠(2004: 124)指出: “由于动词的转指与动作行为之间的词义差异较大,我们一般把它们看作不同的义位,词典中也把它们分别单独设立为不同的义项。”但从“演讲、调查、分析”等词语在《现汉》中的释义可以看到,这一原则贯彻得还不够彻底。因此,相关词条可以考虑补充适当的义项。例如:

演讲①动演说;讲演: 登台~。②名演说的内容: 一篇~|真知灼见的~。

调查①动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 ~事实真相|没有~,就没有发言权|事情还没有~清楚,不能忙着处理。②名根据考察情况所得出的调研报告: 一份~。

分析①动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 化学~|~问题|~目前国际形势。②名通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或认识: 一篇~|深刻的~。

虽然这些词语作为名词也能表示具体的事件,但此义项不宜纳入到词典的释义之中,我们赞同一些学者的看法,把意义相同与否作为划分义项的基本标准,那些词性不同但意义基本相同的词语应该合并处理为一个义项(程荣 1999;苏宝荣 2002)。分属名词和动词用法的“演讲、调查、分析”等都表示事件义,意义上基本无差别,所以词典中只需标注它们表事件义的动词用法,而无需单列出表事件义的名词用法。

四、 从物性角色描写体系验证名词的不同义位

Lyons(1977: 375,613)认为“词的意义和它们的分布(distribution)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词的潜在搭配有理由看作词位意义的一部分”。这其实就是语法学中经常说到的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对应的关系,形式的不同反映了意义的差别,意义的区别体现为形式上的差异。在词典编纂过程中,如何处理多义词及分化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探讨出不少办法,其中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根据义项所代表的词语的句法功能,一是根据义项自身所蕴含的意义,而多数学者主张坚持以意义为设立义项的标准,比如,“义项划分还应坚持以意义为主要标准、以句法功能为辅助标准的原则”(程荣 1999),“辞书义项设立的依据主要是词义变化。如果仅是词性不同,词义没有明显变化,单独立项的做法就很难让人接受”(苏宝荣 2002)。

虽然在是否能以词语的句法功能为标准来确定义项上还存在争议,但通过组合分布来分化词语的义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中,王惠(2004: 121)就利用词语在组合分布中的语法表现来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因为“不同义位之间的词义特征差别,一般会在词的语法功能或词汇搭配层面上表现出组合特征的差异。在多义词的各个义位之间,这种差异更加明显,不同义位的分布空间基本上呈互补状态”。

形式往往能作为对意义的一种验证。朱德熙先生(1985)曾说: “……不管是大类还是小类,只有在形式上得到验证的才是有价值的”,“凡是得不到形式上验证的语义分析对语法研究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物性角色描写框架对上一节中分化出来的名词义位进行验证,如果两个义位在分布上差异较大,即有较为明显的组合差异,则说明有分化的必要。由于受篇幅限制,上节中涉及的每一种合成类,我们各取一例进行说明。

1. 雪名①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晶片再落下的自然现象: 一场~|~前|~后|~停了。②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13]

“雪”的事件义和物质义的差别直接体现为二者的物性角色的不同,试比较:

2. 书③名装订成册的著作: 一本~|一部~|一套~|丛~|新~|古~|~店◇电子~。⑥名包含的内容信息。

“书”的信息义和物质义的差别直接体现在二者的物性角色的不同上,试比较:

可以看到,将“书”分化为表示装订成册的物质义和表示包含内容的信息义是有必要的,否则,就不能说明为什么会有“教书、说书、相信书、掌握书”,这些结构中的“书”很显然不能按照“由纸装订成的物质”去理解,只能理解为书中的内容。在两个义位的物性角色中,共性成分包括定位角色中的“里、中、内、外、上”,处置角色中的“整理”,评价角色中的“完整”;除此之外,两个义位在物性角色上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将“书”释义为“装订成册的著作”中可以发现,相关词典的释义显然聚焦在作为物质义的“书”,而没有照顾到作为内容义的“书”,因此有必要分化出作为内容信息义的义项以解释组合分布上的差异。

3. 演讲①动演说;讲演: 登台~。②名演说的内容: 一篇~|真知灼见的~。

“演讲”的信息义和事件义的差别直接体现在二者的物性角色的不同上,试比较:

从表3可以发现,作为信息义的“演讲”和作为事件义的“演讲”在物性角色上还是存在较多的差异。除了单位角色中的“些”和定位角色中的“中”是共有特征之外,其余的都在物性角色上呈现明显的互补分布。如果“演讲”的释义不分化独立出内容义义项,就无法说明表中物性角色的互补现象。

通过上面三个表中的物性角色描写体系可以发现,那些在物性角色上有较大差异的义项可以考虑独立分化出来,否则就无法解释真实文本中大量例句所涉及的词语组配现象。虽然不同义项在组合分布上可能存在少量的交叉,但总体来看,基本呈现互补的态势,这些少量的交叉还不足以推翻设立不同义项的可靠性(王惠2004: 167)。

五、 词义构成的规约化属性

1. 对词语包含事件义的界定

我们建议把“早饭、午饭、雨、雪、冰雹”等“事件·物质”类合成词分化为两个独立的义项,即表示物质义的义项和表示事件义的义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包含事件义。比如,下面这些例子中的词语:

(36)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学车。(开车)

(37) 他擅长国画。(画国画)

(38) 他以前学过钢琴。(弹钢琴)

(39) 他正在赶论文。(写论文)

(40) 他想学蛋炒饭。(做蛋炒饭)

虽然“车、国画、钢琴、论文、蛋炒饭”在例(36)—例(40)这些句子中分别表示“开车、画国画、弹钢琴、写论文、做蛋炒饭”等事件义;但若将这些词语本身释义为表达事件义则比较奇怪,不符合我们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直观判断。那么,该怎样界定词语的语义结构是否包含事件义,为什么我们认为“早饭、午饭、雨、雪、冰雹”等词语的语义中包含事件义,而“车、论文、钢琴”等词语却不包含事件义?

首先,例(36)—例(40)中“开车、画国画、弹钢琴”等事件义并非由“车、国画、钢琴”等名词表达出来的。Pustejovsky(1995)称这种现象是“逻辑转喻”(logical metonymy,或者称为“类型强迫”),即谓语动词强迫携带的宾语改变语义类型,由事物转变成事件。宋作艳(2009,2011)指出宾语的语义类型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并援引Godard & Jayez(1993)和Copestake & Briscoe(1995)所提出的照应语、关系化和并列结构三种鉴定手段来加以验证,比如:

(41) 我正在赶论文,必须在月底写完它。(照应语)

(42) 我正在赶昨天拿回来的作业。(关系化)

(43) 他收藏并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联合谓语)

实际上,类型强迫“本质上是一种解释规则,而不是生成规则”(宋作艳2011),由谓语动词激活隐含谓词的语义模式,宾语名词则通过物性角色提供相应的动词使得隐含的事件具体化。可见,这些名词本身是不具有事件性语义的,事件性语义表达由隐含的谓词和名词共同承担。

其次,与名词搭配的量词、形容词、动词和方位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判定名词是否包含事件义。(1) 汉语的量词分名量词、时量词和动量词,表达事件义的词语可以受时量词和动量词修饰,而表达事物义的词语只能受名量词修饰。如“车、国画、钢琴、论文”等词语只能受名量词修饰,说明它们并不包含事件义,而“早饭、午饭、雪、雨”等都可以受动量词和时量词修饰,比如: 一天/小时/分钟的雪/雨,一阵雪/雨,一场雪/雨,一次雪/雨,一回雪/雨,一顿早饭/午饭,一小时的早饭/午饭;(2) 包含事件义的名词内含时间性,通常能与某些持续性或暗含持续义的动词搭配,比如: 这顿午饭持续了两个小时,雨终于停了,两天前开始的那场雪还在下;而“车、国画、钢琴、论文”等名词都不能和这些动词搭配[20];(3) 与事件义名词搭配的形容词修饰的是事件本身,比如: 频繁的雪/雨,猛烈的雪/雨,雨/雪很紧,漫长的午饭/早饭;与事物义名词搭配的形容词都只能说明事物自身的性质;(4) 包含事件义的名词可与时间方位词“前、后、中”搭配,但一般的事物义名词却不行,只能携带表示空间方位的方位词。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发现,包含事件义的名词和包含事物义的名词在组合搭配上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可以借此判断名词是否包含事件性。

2. 规约化属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如果某个属性与某个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规约化的联系[21],那么,这种规约化的属性很有可能会融入事物之中成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张敏1998),并且会使词语经历“词汇化”(lexicalization)的过程,即一个词经常同某些词语搭配就有可能把这些词的内容“压缩”到该词的意义之中(Lyons 1977),而这种规约化(或者称“压缩”)的原因又受制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日常经验的模式。比如: 我们常说“女战士”,但是很少说“男战士”,除非是额外的强调或者对比。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按照一般的认知模式,“战士”这一社会角色通常都是由男性充当的。人们对“战士”的印象是拥有强壮的体魄、矫健的动作和英勇的气概的那一类人,而具备这些特征的通常都是男性。所以“男性”已经成为了一种规约化的属性,不言而喻地隐藏在“战士”的语义结构中,因此也没有必要再用“男”对“战士”加以强调和限定,否则就会出现语义上的重复。女性属性特征不在“战士”的语义结构中,所以“女战士”能成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就是袁毓林(1993)指出的非单调逻辑系统中的缺省推理机制(reasoning by default mechanism),其含义大致是: 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听话者可以默认一个命题总是成立的。“战士”一般都是男性,所以当我们谈到“战士”时,就默认了这种信息,除非说话人要特别强调是女战士。这种缺省推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

3. 从规约化属性解释名词的事件义

不少学者已经关注到“饭、雨”这类名词的特殊语义。邵敬敏、刘焱(2001)曾认为,事件名词隐含动态性,名词“饭”隐含动词“吃”,“雨”隐含“下”。可是,为什么“饭、雨”等这些词的词义结构中包含事件语义,而“钢琴、车”等词语却非如此,他们在文章中并没有交代。我们认为,从“规约化属性”角度出发可以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

“早饭、中饭、雨、雪”等名词之所以包含事件性语义,正是因为与它们相关的动作已经作为一种规约化行为融入词义当中。人离不开饭,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人一日三餐、一年365天都要有饭,联系饭和人的途径就是动作“吃”,饭的功用角色“吃”作为人每天都要经历的行为固化在“饭”之中,成为“饭”的词义的一部分;换言之,饭在与人的互动中最显著的就是动作“吃”,当然还有其他动词“扔、买、做”等,但这些都并不显著。韩蕾(2006)通过对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发现: 在与“饭”相联系的词语行为中,“吃”所占的比重最为突出,共有179例,远较其他动词占优势,可见规约化程度之深。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人与某个特征的接触频率越高,该特征的记忆强度的综合指数就越高,它也就越容易被储存在记忆之中(Solso et al. 2008)。因为人需要通过动作“吃”来与“饭”产生联系,“吃”作为一种高频特征存储在记忆深处,越是高频、越是高记忆强度,导致的结果就可能是隐含或省略。因此,通过人每天要不断进食这样一种日常行为加以强化,再加上“吃”的高频和高记忆强度,“吃”作为规约化行为已经融入“饭”的词义当中。“雨、雪”作为自然的天气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这是人人都能亲眼看见并感受到的自然现象,并且,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没有多少干预能力,所以与它们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最为显著的动作就是“下、降”,表现为“雨、雪”的施成角色,虽然也有“玩雪、扔雪、挡雨、遮雨”等,但这些动词是非显著的。韩蕾(2006)就指出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与“雨”搭配的动词最显著的就是“下”,这在所有动词中是最为突出的。虽然“下、降”并不涉及人的参与,但这些动作是人们能够经常看见的,“亲眼感受”说的就是人们能够将视觉线索转化为心理线索,这实质上就体现了外部世界与人的一种互动。心理学家Rosch等人曾指出,属性的线索有效性针对范畴的判别有重大意义。人们经常看到的“雨/雪从空中而降”是一种外显的、明确的、规约性强(即人所共知的)的视觉场景,“下/降”这个动作与“雨/雪”的关系因此也就更加显著和紧密,也就更容易融入“雨/雪”的词义之中。此外,根据邹韶华(2001)“语用频率效应”研究,使用的频繁性也会导致与某个词语搭配的词语成为该词词义的一部分,在与“饭、雨”搭配的动词中,“吃、下”的比例占据很大的优势,它们经常共现,久而久之,动词的词义便很容易隐含在名词词义当中。

从人与事物的互动来看,“弹钢琴、画国画、写论文、开车”等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只有拥有这些技能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并且这些动作并不如与“饭”关联的“吃”那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固定化的、规约化的动作,所以它们很难融入名词词义之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早饭、中饭”等包含事件义,但同样属于“饭”这一语义范畴的“蛋炒饭、面条、稀饭”等词语并不包含事件义,这种差异或许能从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基本层次范畴”得到解释。“中饭、午饭”都是基本层次概念,而“蛋炒饭、面条、稀饭”等都是比基本层次低一个层次的下位概念。基本层次范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这个层次上的范畴成员可引起人们在行为上大致相同的运动反应,即所涉及的互动行为具有较一致的模式”(张敏1998: 291),比如,与“中饭、午饭”经常搭配共现的动作行为就是“吃”,换言之,“吃”已经成为了一种规约行为模式;而下位层次概念所牵涉的动作行为不具有统一性,也难具有规约性,比如,与“蛋炒饭、面条、稀饭”搭配的动作行为就包括“吃、炒、下、煮、做、喝、盛、买、端”等,在这些动作行为中很难区分哪一个动作比其他动作更具显著性和规约性。因此,动作“吃”难以成为“蛋炒饭、面条、稀饭”等词语的一个稳固的行为,自然也就不能包含在这些词语的语义之中。

六、 结语

本文从生成词库理论所提出的词义构成模式和物性角色描写体系出发,观察相关名词的用法特点,以《现汉》释义为参照,发现部分名词的释义并不十分完备,这些词语包括“事件·物质”类的“早饭、午饭、象棋、雨、雪、冰雹”、“物质·信息”类的“唱片、书、屏幕”和“事件·信息”类的“演讲、调查、分析”。通过对这些名词进行物性角色的描写,发现不同义项在组合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差异,按照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性原则,相关词典,特别是机用词典和外向型词典应该为它们设立不同的独立的义项;否则,就无法解释真实文本出现的一些组合搭配现象,以及为什么这些不同的义项会在分布上呈现如此大的区别。符淮青(2006: 158)曾指出,当义项的区分对社会生活、对思想表达、对阅读理解、对交际交流显得非常必要时,词典应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种要求。最后,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规约化属性”出发,对为什么“中饭、午饭、雨、雪”等词语具有事件义,而“钢琴、论文、车”等词语不包含事件义这个问题做了解释和说明。

附注

从广义上看,认知语义学所主张的关于“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有时也译作转指)的意义理解生成机制其实就是在探讨意义的生成性问题。

关于这六种物性角色的定义,可以参看袁毓林(2013,2014)。

多面体每次只有一个面能够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其他面则只能隐藏。如果把词义看成是一个多面体,那么,所谓“义面”,也就指这个多面体的不同的面,而当一个“义面”凸显时,其他“义面”就必然隐含。

参考文献

1. 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2.

2. 程荣.汉语辞书中词性标注引发的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99(3).

3. 菲尔墨.“格”辨.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4.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 韩蕾.事件名词的语义基础及相关句式.语言研究,2006(3).

6. 韩蕾.试析事件名词的词类地位.宁夏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义项物性词典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米沃什词典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