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音乐会
2016-05-14蔡菲
蔡菲
活动目标
1.从画面中获得信息,尝试梳理故事情节。
2.能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对乐器演奏产生兴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将绘本投放到图书角,幼儿自由取阅,教师每日根据幼儿自主阅读情况,逐步在“我发现了……”的阅读记录表中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幼儿对画面的观察和发现。
2、《梨子提琴》绘本每人一本,鼓、碰铃、圆舞板、沙锤、铃鼓、木鱼、木琴等乐器各一件,与乐器实物相对应的磁性贴图各一张,一张桌子,一块挡板。
活动过程
一、师幼分享绘本。
1.教师出示绘本和阅读记录表。师:图书角里有一本《梨子提琴》绘本,小朋友们自己阅读后都有了很多有趣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说说书里的故事。
2.教师带幼儿逐页翻阅绘本,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故事,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在这一页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怎样了?
教学心语
幼儿对画面的理解各有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在集体阅读之前先将绘本投放到图书角,是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方式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和个性化表达,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观察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了解幼儿阅读过程中的困难,以便后期有针对性地阅读指导。
3.师:刚才小朋友们合作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现在老师也想讲这本书里的故事。可能我们讲的不一样,那也没有关系,你们讲的是小朋友版本,我讲的是老师版本,爸爸妈妈讲的也可能是他们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是可以的,都没有错。
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讲故事的方式、所讲的每个版本都是对的,这是为鼓励幼儿自主表达,避免幼儿的思维受到教师所讲述的故事的影响,以保护幼儿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4.教师带幼儿阅读画面,并完整讲述故事。
二、音乐游戏“听谁在唱歌”。
1.师:动物们举办了热闹的音乐会,他们用到了很多乐器。今天,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乐器呢!
2.教师逐一出示乐器实物,介绍名称,请幼儿聆听其声音,并将与之相应的磁性贴图贴在黑板上。
3.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把乐器放进纸箱,并将纸箱放在桌上,再将挡板竖立放在桌前,以遮挡幼儿视线;教师从纸箱里取出2~3种乐器,使它们逐一发出声音后放在桌上,请幼儿按顺序猜出刚才“唱歌”的乐器,在黑板上选出所猜乐器的图片,并按顺序摆放好;教师拿开挡板,师幼共同验证。游戏可反复进行多次。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会讲一个故事,更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全面素养,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故事的氛围中,感知乐器,继而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故事里的动物们爱上音乐的理解。
三、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1.师:小松鼠用梨子做出了小提琴,其他的动物很羡慕,他们回家也会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也能制作成乐器、能做出什么样的乐器。
2.幼儿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1.教师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以“森林音乐会”为主题自由绘画创作,并集中展示幼儿作品。
2.班级布置“表演区”,提供各种乐器,方便幼儿自由感知、演奏。
写在活动结束时:
绘本清新的画风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好的阅读感受,图中的小细节特别适合孩子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这次活动采取了放手让孩子们先读,在他们熟悉作品之后再集体阅读的方式,重在分享孩子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倾听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启发和学习,老师也在与孩子们分享讨论时,惊讶地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细节,听到了不同的故事版本。这真是一次生动有趣、收获颇多的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