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见习专业指导研究
2016-05-14戴丽敏李雪
戴丽敏 李雪
摘要在加强见习生进入学校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具体的指导教师选择标准和奖励措施、倡导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实施具体、细致、丰富多元的见习评价等方面,韩国教育见习的做法可以提高成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韩国;小教本科;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属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被视为广义“教育实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分散于师范生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以学校生活观察、教学观察、班级管理观察为主要方式,也可尝试1-2节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师范生对中小学教育的体验和理解,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师范生培养的早期现场实践。
教育见习效果多是隐性的。现行的评价体系,更多聚焦于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了什么,也很少关注这种“想”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影响学生的未来专业走向。实质上,教育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见习生“看”和“做”的水平和质量;指导过程给见习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空间的大小,对见习结果的评价方式,都决定了见习生在实践、观察过程中的思维参与度。合理的程序、恰当的指导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以及专业追求的水平。
本文以韩国釜山教育大学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韩国教育见习在见习前的准备、指导教师的选择、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多元的见习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可以有效提高见习成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一、参观与授课:专业见习指导的两种类型
韩国的教育见习时间安排由高校与合作学校一起讨论确定,多安排在学期末,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是从大二开始,时间从6周到10周不等。根据1981年1月韩国教育部规定的《教育大学(四年制)培养方案准则》,教育见习2学分。韩国釜山教育大学的见习时间共7周,从大二开始实行。大一时需要在合作机构进行过30小时的教育志愿者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分为参观见习和授课见习两种。参观见习主要以了解课堂流程、班级管理的基本形态、学生行为方式、学校环境等观察为目的。参观见习分为两个阶段:参观见习Ⅰ(教育教学观察)大二上半学期进行,时间1周,参观见习Ⅱ(辅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大二下半学期进行,时间2周。授课见习(教案研习、教案设计、试讲、深入了解小学生、特殊儿童指导等)大三下半学期进行,时间4周。参观见习(Ⅰ、Ⅱ)只需考核不占学分,授课见习2学分。
二、选拔与奖惩:专业指导教师资格的确认
教育见习期间师范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模仿为主,指导教师对教育见习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韩国的见习指导教师包括两部分: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韩国釜山教育大学有专门的教育见习管理委员会,设一名委员长,一名负责教授以及13名与小学对应的各个科目的带队教师。委员长由教育学院教务科长担任,负责推荐、选拔带队教师。带队教师一般为科主任或者是要对教育见习进行研究的教授,负责见习前的准备指导、参与见习结束之后的总结并给予建设性意见。
韩国小学校长负责选拔小学见习指导教师,大学负责对选拔出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选拔遵从自愿原则,小学教师先自发报名,校长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规定的教龄来选拔指导教师。以釜山教育大学附属小学为例,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才有申请见习指导教师的资格。入选的小学指导教师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指导教师培训。
三、任务与要求:专业见习指导的四个阶段
韩国的教育见习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见习准备指导、观察指导、实习见习和后期指导。每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和要求,指导教师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准备指导阶段。见习生了解见习内容、见习环境。首先是动员会,分发见习指导手册;之后是师生见面会,见习生按见习年级被分成3-4人的小组,与小学指导教师见面。会上双方自我介绍、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指导教师主要介绍班级学生的情况,尤其是班级特殊学生,要求对这些学生要悦纳、尊重、平等对待;介绍见习学校的背景、办学特色、管理理念等,提出自己对见习生的要求,包括见习态度、衣着打扮等等。
观察指导阶段。见习生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见习学校现状;了解教职员工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观察小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状况。以见习生活动为主,指导教师辅助见习生了解与教育实践情境相关的信息,为见习生提供观察方法指导,指导见习生与小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互动。
实习见习阶段。见习生承担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校内大型活动准备、教学观摩、协助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等,上少量的见习课。见习期间每天进行早晨活动观察;放学后开展小组讨论,见习生陈述感受,指导老师进行评议和个别指导。期间穿插校长介绍校情;指导教师介绍教育过程,各种类型课程特性与教案设计方法,交流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见习生参观学校,进行课堂观察,听示范课,观摩创意体验,了解保健教育;完成见习记录,教案设计,上课等工作。
后期指导阶段。指导教师对见习生的沟通、组织、教材理解、教学设计与实践等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能力、存在问题、未来努力方向等进行剖析和评价,见习生对见习过程中的经历进行反思,并向指导教师请教尚存疑惑的问题。
四、内容与反思:见习评价
韩国的见习评价分为见习内容评价、见习日记、见习报告书,通过评价综合判断见习生是否具有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态度,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努力方向,以便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见习内容评价由见习指导教师和见习生共同进行。见习日记包括观摩课堂记录、儿童观察记录、班级指导方法记录、经验总结与感受的记录等;见习报告书的要求各个大学不同,釜山教育大学见习报告书以学生的见习感想与心得为主要内容,见习生还需在教育见习网上提交自我评价表,也计入评价成绩之内。
见习内容评价主要依据见习评价表进行。评价共分五个项目,分别为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班级管理、学校事务、见习态度。学习指导包括观察指导教师的课堂,课堂辅助与共同授课,特殊儿童与课题指导(30%)。生活指导包括对学生的生活研究与辅导,上、下学与课外生活指导,吃饭与教室生活指导(20%)。班级管理包含参加班级活动,班级了解与管理,班级环境观察(20%)。学校事务包含教师事务的理解与协助,参加学校活动,教师准则的理解(10%)。见习态度包含遵守上下班时间,对于见习的热情,与同事、学生的关系(20%)。总分70分及以上为通过。
见习结束前的反思会议通常研讨“观察指导教师课堂应学习的点与问题点在哪里?教育见习后,你觉得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哪里?”等具有反思特征的问题。带队教师通过讨论交流,判断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发展。
韩国教育见习评价主体有见习指导教师、见习生、见习同伴。采用专家评价、自我评价、经验鉴定、反思会议等方式,有相对具体、操作性强的项目细则,考察学生的见习成果、见习态度、见习过程中的变化等,评价方法相对丰富、全面,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加快后期专业成长速度。五、扬弃与借鉴:专业见习指导的启示
一是教育见习前的准备指导有利于见习生更快进入角色,融入见习学校。准备指导把指导教师、学校文化,见习班级学生情况,尤其是特殊学生的情况,在进入班级之前就全方位地呈现在见习生面前。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学生基本状况的预先了解,可有效避免见习生进入教育见习基地时出现“陌生”“茫然”“无所事事”“过度兴奋”等常见的现象。对见习学校和班级的了解越多,对见习生的要求、规章越细化,教育见习的事前准备就越充分。
二是设立具体的指导教师选择标准和奖励措施,为高质量的教育见习提供基础。小学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具体且可操作,能够真正选拔出有指导能力的教师。选拔标准与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一致,见习指导效果与未来的专业晋升直接关联,提升了小学教师参与见习指导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其全心投入,保证了教育见习的质量。
三是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影响了见习生的专业认知发展和专业追求态度。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需要指导教师对见习生有充分的了解和专业尊重。见习前比较充分的交流,指导教师对见习生的兴趣、性格特征、专业认知等的了解,为见习指导量体裁衣式的建议与指点打下了基础。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鼓励学生不参考教学辅助资料,自己设计教学活动,与见习生一起讨论教学设计的目标与采用的路径合适与否,对不足之处进行小幅修改,避免推倒重来式的全盘否定,保护了见习生的创意与思路,让见习生大胆实践自己的教学设想,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认知水平。
四是标准具体、过程细致、内容丰富、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使教育见习价值最大化。评价标准具体,使见习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过程细致,有助于见习生把评价标准与实践行为有机结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努力方向;内容丰富,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反思整个实习过程;主体多元,可以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一个展示多元视角的平台,让大家有可能从不同侧面理解同一事件,有利于开拓视野,开放心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这样的评价,不但发挥出甄别作用,更发挥出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