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新视野
2016-05-14黄合来
中国水运 2016年4期
黄合来
1.交通安全研究基本框架
交通安全分析基本方法
交通安全分析:旨在通过对以下模型及各个成分的认识提出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严重性的方法和措施。
事故预测模型:基于历史事故数据,旨在关联交通设施安全水平与人-车-路-环境系统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预测在各因素不同取值和组合条件下的安全水平,从而获得高效提高安全水平的改善措施。
交通安全设计与评价
估计:人-车-路-环境组成的交通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的安全效应
预测:交通系统的各个层面(网络-走廊-车道路口-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如黑点预测,和安全设施的安全效应前后评价。
2.融合安全考量的新兴交通系统分析
2.1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1)传统安全分析
特点:独立考虑人-车-路-环境微观层面因素;事后补救;打补丁式。
常用手段:微观事故预测模型。
典型:交通安全工程改善。
(2)交通安全规划
特点:综合考虑区域路网、道路交通、人车系统全方位宏-微观层面元素属性;前瞻性;全局性。
常用手段:宏观-微观-中观事故预测模型
典型:道路网络安全规划。
3.智能交通管控与智能车联赋予新视野
本文节选自第七期《交通安全讲堂(Transport Safety Forum)》作者演讲内容
链接:《交通安全讲堂(Transport Safety Forum)》由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水运报社主办,交通安全信息应急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内河智能航运协同创新平台、交通运输部长江航运技术研发中心、长江黄金水道绿色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长江海事研究中心协办。每月举办一次,邀请国内外在交通安全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和管理水平的学者、管理专家作为演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