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母亲
2016-05-14
本期主题:母亲
母亲节,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今年的母亲节已经临近,你打算送妈妈什么礼物呢?来跟小阅学几首歌颂母亲的诗吧,背诵给妈妈听,会比康乃馨更有意义更温馨!
凯kǎi 风fēnɡ
【先秦】《诗经》
凯kǎi风fēnɡ自zì南nán,吹chuī彼bǐ棘jí心xīn。
棘jí心xīn夭yāo夭yāo,母mǔ氏shì劬qú劳láo。
凯kǎi风fēnɡ自zì南nán,吹chuī彼bǐ棘jí薪xīn。
母mǔ氏shì圣shènɡ善shàn,我wǒ无wú令lìnɡ人rén。
爰yuán有yǒu寒hán痊quán?在zài浚jùn之zhī下xià。
有yǒu子zǐ七qī人rén,母mǔ氏shì劳láo苦kǔ。
睍 睆 黄huánɡ鸟niǎo,载zài好hǎo其qí音yīn。
有yǒu子zǐ七qī人rén,莫mò慰wèi母mǔ心xīn。
译文及解说:
“和风从南方来,吹拂那小小的酸枣树,酸枣树小小的,母亲多么辛劳。和风从南方来,吹拂那酸枣树的粗枝条,母亲圣明又善良,我如不成为善人又如何回报。”
这首诗,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首赞颂母爱的诗,赞美了母亲的辛勤、劳苦,母亲的明理、美德;而对自己不成器难回报、兄弟纵然有七个也不能宽慰慈母之心表示惭愧不安。后人常用“凯风”来指代母爱。“凯风自南”,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煦之风,把酸枣“嫩枝条”吹成“粗枝条”,象征着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壮年、长大成人。
游yóu 子zǐ 吟yín
【唐】 孟郊
慈cí母mǔ手shǒu中zhōnɡ线xiàn,游yóu子zǐ身shēn上shànɡ衣yī。
临lín行xínɡ密mì密mì缝fénɡ,意yì恐kǒnɡ迟chí迟chí归ɡuī。
谁shuí言yán寸cùn草cǎo心xīn,报bào得dé三sān春chūn晖huī。
译文及解说: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游yóu 子zǐ
【唐】孟郊
萱xuān草cǎo生shēnɡ堂tánɡ阶jiē,游yóu子zǐ行xínɡ天tiān涯yá。
慈cí亲qīn倚yǐ堂tánɡ门mén,不bú见jiàn萱xuān草cǎo花huā。
译文及解说:
萱草长满台阶,出游的儿子行走天涯,母亲靠在门前,却不见儿子回来。把一位苦盼儿归的慈母刻画得淋漓尽致。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代传说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游子出门远行的时候,常常要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的台阶下种上几株萱草,以免母亲惦念游子,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后来就将母亲的居处称为“萱堂”。再后来,为一切女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萱寿”。
步bù 虚xū
【唐】司空图
阿ā母mǔ亲qīn教jiào学xué步bù虚xū,三sān元yuán长chánɡ遣qiǎn下xià蓬pénɡ壶hú。
云yún韶sháo韵yùn俗sú停tínɡ瑶yáo瑟sè,鸾luán鹤hè飞fēi低dī拂fú宝bǎo炉lú。
译文及解说:
此诗描写的是母亲教孩子走路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十shí 五wǔ
【宋】王安石
将jiānɡ母mǔ邗hán沟ɡōu上shànɡ,留liú家jiā白bái邗hán阴yīn。
月yuè明mínɡ闻wén杜dù宇yǔ,南nán北běi总zǒnɡ关ɡuān心xīn。
译文及解说:
诗人与母亲分别了,母亲单独留在家乡,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地牵挂。
邗沟是古地名,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
这首五言绝句短短20个字,语言平白如话,意思也很浅近,但母亲思念孩子的感情是多么真切而美好,令人心动。
初chū 望wànɡ 淮huái 山shān
【宋】黄庭坚
风fēnɡ裘qiú雪xuě帽mào别bié家jiā林lín,紫zǐ燕yàn黄huánɡ鹂lí已yǐ夏xià深shēn。
三sān釜fǔ古ɡǔ人rén干ɡān禄lù意yì,一yī年nián慈cí母mǔ望wànɡ归ɡuī心xīn。
劳láo生shēnɡ逆nì旅lǚ何hé休xiū息xī,病bìnɡ眼yǎn看kàn山shān力lì不bù禁jìn。
想xiǎnɡ见jiàn夕xī阳yánɡ三sān径jìnɡ里lǐ,乱luàn蝉chán嘶sī罢bà柳liǔ阴yīn阴yīn。
译文及解说: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远在异乡的游子,母亲总是在家里默默地守候,
别bié 老lǎo 母mǔ
【清】黄景仁
搴qiān帷wéi拜bài母mǔ河hé梁liánɡ去qù,白bái发fà愁chóu看kàn泪lèi眼yǎn枯kū。
惨cǎn惨cǎn柴chái门mén风fēnɡ雪xuě夜yè,此cǐ时shí有yǒu子zǐ不bù如rú无wú。
译文及解说:
诗人黄景仁在参加举人乡试时,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要离家远去的作者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写了这首诗,抒发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