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的“工匠精神”
2016-05-14青木李珍丁雨晴屠丽美
青木 李珍 丁雨晴 屠丽美
德国:“工匠精神”
丁格芬是慕尼黑以东100公里的一个小镇,也是宝马最大汽车厂所在地。这里有1.85万名员工,每天出产1500辆宝马车。总装车间,分工极细,一条组装线上有数十个员工,每一个工位由两到四人组成。22岁的托斯滕是装汽车座椅的技术工人。产品一到,他与一个同事在五六秒内完成安椅子、矫正、拧螺丝等工序。而从装上底盘、发动机、轮胎,到下线成一辆可以出售的成品车,只要两分钟。“安装环节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某一颗螺丝没有拧上,或没有完全拧紧,整条安装线就得停止。”托斯滕说。
西门子、奔驰、博世……在德国,有很多百年工业家族,3月7日,这个家族又迎来一位新成员宝马。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特质,正如前述宝马车间场景所展现的: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其折射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一枝独秀。
“德式‘工匠精神的一个特点是‘慢。”科隆大学学者罗多夫介绍说,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德国工匠的“慢功细活”打造了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專”是第二个特点。德国约有370万家企业,其中95%都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不少是世界某一工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共同特点是都爱“钻牛角尖”。像“螺丝大王”伍尔特,1954年创立时才几名员工,现在扩展到5万多名员工。它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终坚持“单一”产品——螺丝。第三个特点是“创新”。一款新型汽车可以承载诸多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新,即使一些小企业也有研发部门。
从中世纪开始,“工匠”就已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德式‘工匠精神离不开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德国商会培训专家库兹科介绍,这种体系可追溯到18世纪末,但在19世纪末才初步成型。“当时也是‘德国制造从被英国人贬低向高质量代名词转变的时期。目前,德国可以系统培训350多种工匠。”“‘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过去一百年成功的‘钥匙。”罗多夫说。
日本:“职人气质”
“工匠精神”并非德国专利。对中国人来说,更多人熟悉的是日本式“匠心”。从保温杯到马桶盖,从感冒药到接待服务,中国游客蜂拥赴日背后,到处可见日本“工匠精神”的影子。
“工匠精神”在日本也被称作“职人气质”。职人,就是匠人、工匠。日本在江户时代将民众分为“士农工商”,职人属于“工”。当时主要是从中国、朝鲜去日本的陶艺、锻造、木工等工匠。近代,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引进欧洲的工业技术,国内出现很多“街道工厂”一样的私人工厂,日本政府将其划归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往往也被叫作“职人”。这些老板往往让孩子“子承父业”将技术传下去。到了现代,职人多指拥有卓越金属加工技术的人。比如,日本有的街道小工厂能够将铜箔的厚度切割到仅有人类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这么细的铜丝是智能手机、太空仪器等不可或缺的原料。
日本学者盐野米松认为,日本是一个有着“匠人”文化传统的国家,加上子承父业的传统,使得日本很多企业不论大小,都能够长久地存续发展。有统计称,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00多家,居全球之首。而这些“百年老店”的经营模式都不是急着“做大做全”,都不忙着资本积累、上市圈钱,而是专注一个商品或者一种技术。
《匠人》一书的作者、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呼吁学习德国:“德国企业意识到,不论从经济还是从爱国角度来说,都有必要在国内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而我们从来没有这种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