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马克思
2016-05-14陈澹宁
陈澹宁
2008年纽约肃杀的街头,一本著作的热销成了风雪里仅存的亮色。书名:《资本论》,作者:卡尔·马克思。书商的广告简洁有力:“他说的都发生了。”
人们常问:“经典是什么?”答案是反讽的:经典就是只有在危机中寻找出路的人才会想起去阅读的著作。《资本论》的重新畅销,不禁让人哑然失笑。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的学说被人遗弃、嘲讽,哪怕是在将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国度,僵化的教条也让真知黯然失色,青年人避而远之,不敬者鼓噪而攻。当危机兵临城下,自以为是的人付出了代价,手足无措间方才想起重拾经典,却发现经典早已在书架的角落蛛网尘封。读懂马克思,是当今整个世界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毓海教授撰写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
很多人都不知道,马克思出生在优裕的犹太拉比世家,爱人燕妮是一位达官贵族的千金。青年马克思所从游者皆为上层精英,许多人都曾许之以高官厚禄,这是马克思本应走上的“正道”,而他却选择投身于波澜壮阔却又颠沛流离的无产阶级革命。古人讲知人论世,而对于马克思,长久以来,少有人能识其人,也就无从懂其说。
韩毓海教授之书为我们重新了解马克思提供了一个契机,让读者有缘得见一种崭新的历史观:我们正身处“世界制度”的两次“大解体”之间——一次是罗马帝国崩溃所代表的公共财富的解体,一 次是由基督教肇始、由资产阶级推向高峰的私有化帝国的解体——这是一个追逐私利的市民社会,资本主义是它的顶峰。不同于起源于平等交换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来自战争与金融的结合:欧洲人通过债务手段来筹措经费,以票据的流通进行互相预付,引发了金融革命,建立起一整套信用体系。资产阶级正是凭借这一套现代信用体系,利用了历史上最进步的东西——公共投资、世界市场、现代科技以及千百万雇佣工人——推动了历史的大发展。
在全球生产大发展之际,作为市民社会产物的资产阶级也暴露出其弊端。其追逐私利的本性让其妄图把“公共的东西”垄断在自己手里,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全世界勞动者实现主动的政治联合,建立全新的属于劳动者的信用体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目前阶段的着力点就在于扩大公共事业,积累公共财富,建立更加公平的信用体系,弘扬互利博爱的公民精神。
在讲述这些大道理时,作者通过叙述马克思的生平串联起他的学说,让其思想能为更多人读懂,让马克思主义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重新焕发出阐释力,让马克思主义从教条的囚笼回到现实的战场,成为人们战胜困境的武器。
当经典被唤醒,当伟人“重生”时,人们得以拨开迷雾看清脚下的路,这是马克思学说的伟大力量。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习近平也要求“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
读懂马克思,我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为何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建设、加大反腐力度;读懂马克思,我们才能真切地体悟到为何要在国际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读懂马克思,我们才能明白为何中国要坚定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下去。
如果中国能有越来越多有理想的实践者,中国的道路就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曙光。与中国实践高度融合的马克思主义将是我们为人类前途献上的最伟大的中国创造,诚如毛泽东诗词所云:“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