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铸魂
2016-05-14
党建文汇·上 2016年4期
不久前,在广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说道:“以前中国是‘稀缺经济,只要东西制作出来就可以,而现在已经从‘供应性需求到了‘体验性需求,产品要漂亮、精致,这就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不疯魔,不成活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艺术品,比如青铜器、瓷器、玉器、绣品等,无论设计、做工还是品质,都令人惊叹。如果没有古代工匠那种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这些艺术品就不会流传至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说道。
“不疯魔,不成活。”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当今要传承的工匠精神就是不急躁,不急于求成,“要耐得住寂寞,能够潜心搞研究,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得最细、打磨得更好”。
提升品质,核心在人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消费形势背后折射了“中国制造”的尴尬。
“目前,我国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上还普遍轻视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仍然是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对‘身怀绝技的技术人才没有给予应有的待遇和荣誉。”王向朝认为,提升制造品质的核心在人。
全国人大代表刘钟俊来自企业一线。“我觉得企业应该继续实行老师傅带新学生,这个传统不能丢。”刘钟俊说。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说道。
(摘自《光明日报》刘江伟 叶乐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