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超:智慧城市需安全长效发展

2016-05-14

中国计算机报 2016年40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董超,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院长。于2001年毕业于河海大学财务与金融专业后,一直致力于信息安全事业。2001年至2003年担任福建榕基软件有限公司市场区域经理,2003年至2005年担任浙江榕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至2007年担任杭州海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至2011年担任杭州杰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至今担任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院长,同时担任杭州海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监事,杭州杰德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杭州市信息安全协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市检验检疫协会副会长,杭州市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与产业化协作小组常务副秘书长。

在高中时期,董超就很有商业意识。他当时从家里要乘坐大巴才能到学校,坐了几次后他就萌发了“商业运作”。他可以把大巴车承包下来,每一趟以20个座位的价格承包下来,乘客如果超过20人,他既可以免费乘车,又可以赚到不少零用钱。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对之后的大学社会实践奠定了基础。

董超以当地重点高中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河海大学。大学期间他活跃于各种社团,通过竞选成为学生科协主席。在任职期间,不仅将科协壮大到比学生会大两倍的人员规模,还创立每周一次的“学术报告厅”。学术报告需要一个平台和载体,在此前提下,董超创办了学校唯一一本科技杂志,用于发表刊登各类科技文章和学术论文。现“学术报告厅”已成为河海大学的标志。

董超自2006年创业至今,兢兢业业,一直为信息安全事业做贡献。董院长去年受邀出席2015中国网络安全协同创新高峰论坛。董超在发言中,从“安全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安全协同创新平台、移动安全智能终端系统和安全大数据”等层面进行了讲解。在重点谈到构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时,董超表示需要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个就是能够随需应变、主动处理,这需要进行前端的分析处理,使得用户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协调技术资源或者服务资源来解决。第二个是引入O2O模式,在网络安全中主要体现在线上有需求,现下实现;线下有需求,线上实现。第三个是建立相应机制,通过乾冠的“睿眼通”就能很好地实现;第四个是建立应急体系和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动员体系。

董超曾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上发表的“网络安全2.0的发展思路和理念探索”一文中指出,目前传统的网络安全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安全产品功能化;第二,安全应用单一化;第三,安全需求本末倒置。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安全2.0时代的发展思路和理念:第一,组建网络安全技术服务联盟;第二,促进网络安全020变革;第三,打造网络安全零距离。组建网络安全技术服务联盟、促进网络安全020变革和打造网络安全零距离将有助于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要立志做“上医”,“治未病”。

作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领域专家,董超参与编写了《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并应邀出席了2015年12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宾馆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开放合作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董超提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互联互通,大数据已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资源,而数据所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就成为整个智慧城市安全长效化发展的关键。

整个智慧城市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对系统和设备自身性能及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更要能应对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如果说智慧城市是一个(经济)挑战,一个城市管理智慧化进程中的硬件发展,那么如何保障建设过程中及投入服务后整个智慧城市系统的安全性才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构建智慧城市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将成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战略基础,在规划和建设的开始就要加以重视和投入,以保障智慧城市能够持续安全地发展。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河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