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的那些“陷阱”
2016-05-14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以及其他的GBS亚型。其临床特征包括前驱感染病史、单相病程以及对称性的肢体或颅神经无力。由于临床症状多样,MFS以及GBS的一些临床亚型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比如脑干卒中、肉毒毒素中毒或重症肌无力等。
近期,Pract Neurol 杂志发表了一篇由英国学者 Wakerley 教授等撰写的综述,细数了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的一些“陷阱”,包括易误诊为GBS的疾病以及不易识别的GBS亚型。
GBS 及 MFS 的临床亚型
GBS 的临床亚型包括:1、下肢轻瘫变异型;2、咽-颈-臂丛肌无力型;3、伴感觉异常的双侧面肌无力型。
MFS 的临床亚型包括:1、急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2、急性眼肌麻痹;3、急性上睑下垂;4、急性瞳孔放大;5、Bickerstaff 脑干脑炎。
GBS 和 MFS 不同亚型的症状受累部位示意图如下:
图. GBS 和 MFS 不同临床亚型肌无力的类型,阴影部位表示肌无力受累范围;双重线表示伴有共济失调,『Zzzzz』表示伴有嗜睡
从左至右分别为:(1)经典GBS:四肢轻瘫伴或不伴有颅神经麻痹;(2)下肢轻瘫型:双下肢无力;(3)咽 - 颈 - 臂丛肌无力型:球部、颈部和上肢肌无力;(4)伴感觉异常的双侧面肌无力型:双侧面瘫;(5)MFS:眼外肌麻痹;(6)Bickerstaff 脑干脑炎:眼外肌麻痹。与轴索型GBS相比,髓鞘型GBS 患者面瘫和颅神经受累更常见。
易误诊为 GBS 的疾病
1、各种累及前角细胞或运动神经元的病毒感染,包括:
(1)脊髓灰质炎、非脊灰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71)、西尼罗河病毒;
(2)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狂犬病病毒、HIV。
2、横贯性脊髓炎:
(1)肺炎支原体;
(2)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脊髓损伤:
(1)急性脊髓狭窄(如椎间盘脱垂、硬膜外脓肿或血肿);
(2)脊髓前动脉闭塞。
4、急性外周神经病变:
(1)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HIV);
(2)中毒(如河豚毒素、铅、铊、砷等);
(3)蜱瘫痪、莱姆病;
(4)卟啉症。
5、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1)重症肌无力;
(2)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
(3)肉毒毒素中毒。
6、危重症导致神经肌肉无力。
7、肌肉疾病:
(1)急性肌炎;
(2)周期性麻痹;
(3)功能性肌肉疾病。
易误诊为MFS和咽-颈-臂丛肌无力型GBS的疾病
易误诊为MFS、Bickerstaff 脑干脑炎和咽-颈-臂丛肌无力型GBS的疾病包括:
1、重症肌无力;
2、脑干卒中(如基底动脉闭塞);
3、白喉相关的神经病变;
4、肉毒毒素中毒;
5、其他类型的脑干脑炎:(1)感染性(包括李斯特杆菌、结核柑橘、布鲁氏杆菌、莱姆病、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JC病毒、弓形虫、隐球菌等);(2)自身免疫性(多发性硬化、结节病、Behcet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3)肿瘤性(如淋巴瘤、副肿瘤综合征等);
6、基底脑膜炎(炎症性、感染性、癌性和淋巴瘤性)。
GBS和MFS的少见变异型
1、反射活跃型GBS:10%的GBS患者在病程中表现为反射正常或反射活跃;这些患者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肌无力,以轴索病变为主,GM1或GD1a抗体阳性。
2、下肢轻瘫型GBS:患者常早期就出现双侧“坐骨神经痛”样疼痛,深反射消失,是由于腰神经根病变所致。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数分离,需要与其他腰部多发性神经根性病变相鉴别。
3、伴感觉异常的双侧面肌无力型:患者仅出现双侧面瘫不伴有眼外肌麻痹或肢体无力,通常伴远端肢体的感觉异常。
4、急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变:为MFS的一个变异型,仅出现共济失调而无眼肌麻痹,部分患者伴有闭目难立征阳性。
5、急性眼肌麻痹/上睑下垂/瞳孔放大:患者出现上述孤立性眼征,伴有GQ1b抗体阳性,不伴有共济失调。
要点小结
1、GBS和MFS亚型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症状相互重合的疾病谱。
2、对于出现对称性肢体或颅神经无力以及共济失调,且伴有前驱感染病史的患者,均应考虑GBS谱系疾病的可能。远端肢体瘫痪、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神经传导检查或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异常等均支持该病诊断。
3、GBS很有可能出现在急性弛缓性瘫痪伴有面肌无力的患者中。
4、MFS和咽-颈-臂丛肌无力型GBS常常被误诊为重症肌无力、肉毒毒素中毒或脑干卒中。
5、10%的GBS患者反射正常或活跃。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