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
2016-05-14陈峻峰
陈峻峰,1954年愚人节生于洛阳白马寺,河南固始县人,曾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作家》《诗刊》《牡丹》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先秦三部曲”等个人专著a十余部,作品入选多种选刊选本、课外读物、高考试题,中国作协和《文艺报》社曾在京联合召开“陈峻峰先秦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研讨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作家协会主席。
抉择:周初大封建
依据山东嘉祥汉代武氏祠画像,周公姬旦似乎长着一双忧郁的眼睛。这有点遗传了他的父亲周文王,那深邃的忧郁,掩藏着一个伟大杰出人物的智慧、敏锐、涵养和王气。这是公元前一○四六年,那个料峭的早春,我们见到的周公,正伫立在寒冷冰冻的黄河岸边,他那双深邃忧郁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和未知世界的瞭望和忧思。
天地无声,四合静寂。一切都已经发生,一切都刚刚过去。在这个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凡的早春,他不仅亲眼目睹了的那一场血流漂杵旷世惨烈的牧野大战,也亲眼目睹了商都朝歌的锦绣繁华于转眼间的灰飞烟灭,更是亲眼目睹了商王帝辛在鹿台自焚于大火中的悲壮一幕。他的内心没有冲动和狂喜,他最直接的感觉是,周人的这场胜利来得太过容易了,这天下得来的有点意外,是否也有点侥幸。
一侧那曾经壮观高大而又富丽堂皇的商纣王的鹿台被焚毁了,王宫的玉石门、黄金柱也坍塌成一地废墟,昨日可以行船走马的盛大的酒池、肉林溅满了失败者的脑浆和鲜血,而那个风情万种惊艳绝世的美人妲己,也幻影般消逝在漫天烟尘中了。而摆在眼前焦灼紧迫的现实,是历经五百年殷商王朝统治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遗民,像一望无际的庄稼,繁茂地生长在四野八荒。他们眼睛里燃烧着国破家亡的耻辱和仇恨,他们的内心压抑着轰鸣跌宕的情感和渴望;而在王朝更远的地方,有着不屈历史强悍不死的东夷部族,遍布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还有东北、南蛮、荆楚、西戎,无处不风声鹤唳,潜藏了对周王朝这个新生政权的疑虑、敌视、威胁和随时都有可能的颠覆。那么,一个伟大的王者该如何君临天下,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强大的王朝,这是一道严峻的命题,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次关乎现实和未来的生死抉择。
此后许多天里,他都和哥哥周武王姬发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他们有过历史的回顾,兴衰的探讨,治国的论争,天下的思考。结果我们看到了:一方面,周武王开始着手准备大肆营建洛阳东都,作为统治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体制上,全面推行周初大封建。这两个方面,无疑都是周公旦为武王设计的天下大策和远大谋略。因为之前关于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周武王先问了姜太公望。太公说,我听说过,爱屋及乌。反之,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意思是统统杀掉。武王不同意。又问召公。召公说,有罪的杀,无罪的留下。——武王觉得也不妥,没有采纳。于是便问到周公。周公说,让殷人原地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这就是分化瓦解、以商制商之策。武王大加赞许。于是武王先一步以“以商制商”之策,对殷商贵族实行大赦,散发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赈济饥饿的殷民。然后便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朝旧地,建立诸侯国家,以暂时笼络统治商王朝的旧奴隶主贵族;并在其管辖的范围内保有商朝太庙,祭祀商族先祖,延续祠祀香火,以缓和周商矛盾,消除他们的敌对情绪。对此,周公旦突然有了警醒,觉得对武庚的分封固然有稳固新生政权的战略意义,但这也等于放虎归山,有点博弈的意味,埋伏下了太大的隐患。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周武王又把商朝旧地再划分出两块来,一块封给自己的弟弟姬鲜统领,建立了管国;一块交给另一个弟弟姬度管理,建立了蔡国。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派了他们对武庚监视居住,以防发生“意外”。这样即监督别人,又被人监督,互相牵制和钳制,史称“三监”。
之后,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周初大封建。周武王把周都镐京及其以东至洛邑一带的广大地区划归自己直接管辖,即王畿;将王畿以外的大部国土分封给自己的直系亲族、功勋卓著的臣子、以及以往历史上的老牌异姓贵族。再封神农的后代于焦地(今河南陕县南),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地(今山东长清东北),封尧帝的后代于蓟地(今北京附近),封舜帝的后代于陈地(今河南淮阳),封大禹的后代于杞地(今河南开封东);另把开国功勋太公望姜尚封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建立了齐国;周公旦则被封山东曲阜,建立了鲁国。等等。这样,天下便划分出来一系列个大小国家,“授民授疆土”,形成辖区,即所谓的诸侯国。这些诸侯代替天子管理他力所不及的大部分国土。
诸侯国的版图均成正方形,即所谓的“方国”;其边长大小由天子划定,其爵位根据地位的尊卑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除此另封有附庸国。国土的大小也因爵位的高低而不同,环列在王畿的四周,拱卫王室,以蕃屏周。一旦遭到外敌入侵,诸侯便拿起武器率军前来支援,担当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其时所有分封的官员包括德高望重的姜太公都赴命去自己的封国了,只有封在了鲁国的周公旦没走,而是让他自己的儿子周伯禽去那里代他为侯。原因是国家初建,政权新生,千头万绪,不可开交,周武王委实需要周公旦须臾不离左右,以及强力贴心、鞠躬尽瘁的辅佐;而有人可不这么认为,认定周公旦有周公旦的想法。
周武王的周初大封建,其肇始之初的起因、设想和目的并不复杂,无非是针对当时天下的局势而制订的一种权宜之计、暂行策略,尚不能形成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说白了,不过是拿了原本是人家殷族的东西来四处施舍和贿赂,再说白了,就是有组织的抢掠和瓜分罢了。至于瓜分之后,如何更有效地统治管理一个新生的国家,周武王内心依然充满焦虑,以致在一次出外视察回到周都镐京后,坐卧不安,夜不能寐,周公旦来看他,并带来深深的问候,两个人再次反思了殷家灭亡的原因,以及周家天下的忧患,迫在眉睫的难题,再一次明确了在洛邑营建王朝陪都的有关事宜,并很快两人处理完手中事务,一起去洛邑查勘地形,选定城址,进行初步的规划和论证。在回来的时候,武王不知得了怎样的感想和启发,指使手下,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军队一律收起干戈兵器,集合整顿后全部解散,——周武王用这种方式向天下表示,他从此不再用武了。
周武王这样做,他长期淤积于心的焦虑是否因此有所释然,不得而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否又是听取了周公旦的建议,不得而知;这其间是否另藏有机关和阴谋,不得而知。因为周武王一直以来的焦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担心殷商遗族的暴动和叛乱,还有东夷、南蛮、荆楚、西戎,为何一下就全部解散了周朝的军队,不得而知;历史记载有误?或者是局部解散,暂时休整?不得而知。
历史留给我们的疑问太多,留给我们的虚假太多,留给我们的猜想太多。反正时间过得快,就这样两年说过去就过去了。而就在这时,周武王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了。
突变:武王病倒了
周武王病倒了,事情就变得更加微妙复杂起来。
我们知道,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即伯邑考(早年去世)、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周公旦是其四子,文韬武略,多才多艺,在兄弟们中间出类拔萃。出类拔萃的人总有不安和多虑,他看到周武王病重,其子诵,还在襁褓之中,如何即位,管理这刚刚夺取的尚不安定的大周天下;关键是他的那些兄弟,会不会趁成王幼小,生了取代的野心和歹毒的想法,遂发生意外,引发一场周室内讧……这还真难说。周公旦那双眼睛里的忧郁更加深邃浓重了,朝中群臣一个个也开始为此恐惧不安,六神无主,一时间王室内外充塞着不祥的气氛。在这种情势下,召公姬奭和太公姜尚就去文王大庙占卜凶吉,周公知道了,满脸忧郁着说,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先王为之担忧啊。于是开始了他的一系列的不知是否怀有政治目的的表演:他声言用自己的生命做抵押担保,——表达了他对周朝对周王的献身精神;设立三个巨大的祭坛,——看样子如果需要的话,他果然要为之牺牲自己了;然后面朝北站着,胸挂璧,手执圭,向周家先祖太王、王季、文王祈祷,——内心的虔诚必然附着于一定的外部形式;然后,就让史官来代他宣读他事先写好的祷告词:
你们的长孙周王姬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在上天有助祭的权责,那么就让我周公旦身代之吧。旦巧能,多才艺,能事鬼神。乃周王姬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他刚受命于上帝,敷佑四方,因而能安定你们在世上的子孙,四方之民没有不敬畏他的。不要坠毁上天赐给周家的使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将听命于大龟,你们答应我,我就把璧与圭带回,等候你们的命令。你们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把璧与圭收藏起来。
其实周公旦借祷告不仅向世人表达了他的赤胆忠心,也婉转表达了他是一个智慧巧能、才艺非凡的人,那么也向他的弟兄们间接发出了警告,意思是说,你们都给我小心了,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到时候,大家伙都可别妄图和我来争!
祷告之后,周公就到太王、王季、文王先祖的神位前占卜。一番手脚,左右折腾,占卜的人异口同声说:吉!周公大喜,然后又拿占卜的书验证,果然大吉。——是否大吉,历史很难说清了。疑问很多,譬如占卜的人是不是周公事先周密安排好的?占卜的人是否畏惧周公的权势而顺从了周公的意思?还有在场的人能否都能看到占卜的那一小片龟甲,以及上面烧灼的裂纹?等等。大吉就大吉吧,在场的人也就信了。待这一切做完后,周公立即就带人进宫前去向武王当面报喜道贺去了。从武王那里出来,周公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祝文和占卜的结果,收藏在了一个金属装束的匣子里,做了严实的密封,沉着脸告诫看守匣子的人,说这件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给我走漏半点风声!
占卜的第二天,武王的病果然好了。
封国:前因与后果
暂停下我们的故事,来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封国。
太公望,封于齐国营丘(今山东临淄),其祖先为炎帝后裔伯夷,辅佐过大禹,立有大功;虞舜、夏禹时期被封于吕,有的被封于申,申、吕一家,姜姓。因此,我们常常称太公望为姜子牙、姜尚,又称吕尚。姜是他的本姓,吕是以他先祖封地为姓,吕也是他的出生地。而古代,吕、莒一字,据此有人倾向于说他出生在山东日照莒县东吕乡。
太公望得封齐国营丘之后,不日即去走马上任,昼行夜宿,走走歇歇。有一天客栈中就有个人对他打量一番,似是而非,不置可否,然后笑着告诉他说,吾闻时机难得而易失。我看这位客人在这里住宿如此安然,实在不像是到封国去就职的人。太公一听这话,知道这人不是凡人,当即就着慌了,连夜启程赶路,次日天亮时分,就到了齐国。谁知一到齐国,还没喘口气呢,东夷族的一个小国首领莱侯,就带兵前来与太公争夺营丘。后来得知,他们是看到殷商战乱刚平,周朝立足未稳,趁机来与太公争夺国土的。这个意外虽然没有构成大患,但引起了太公的思考。于是到了齐国,立即整顿社会秩序,沿袭当地习俗,简化繁琐礼仪,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因地制宜,富国强民,齐迅速从东方崛起,巍巍然,成为后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二二一年,齐被秦所灭,历八百二十五年。
召公奭,周王族同为姬姓,封于北燕,一般认为,燕地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都城在“蓟”,即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召公一族去后,和当地旧时殷商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召公在封国倒没有什么突出的历史记述,倒是后来周成王时期,召公是三公之一,一度自陕县以东,周公治之;自陕县以西,召公治之。召公把那里治理的很好,赢得民心,深受爱戴。召公在被封之前其采邑在召地,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南召,一说在陕西岐山西南。召公经常到召地的乡下巡视,轻车简从,体恤百姓,风餐露宿,搭棚过夜,不占用民房,不搅扰民众,并倾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释纷。百姓最记得那一棵棠梨树了,因为召公经常就在那棵树下审判官司,决断诉讼,处理政务。直到召公死后,人们把怀念召公的感情寄托于棠梨树,不敢伐,歌咏之,编唱了一首《甘棠》的诗篇,后收录在《诗经》里。及至司马迁,大加感慨: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说,燕国外迫蛮貉,内受齐、晋夹击,强邻环绕,最为弱小,几近被灭。然社稷存在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这难道不是因为召公的功绩吗!——看来,召公把他的封国治理的也很好。
公元前二二二年,同样作为后来战国七雄的燕国,最终被秦所灭,历八百二十三年。
周公旦封于鲁国曲阜,但他自己没去,留下辅佐武王,而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他受封,去那里替他打理,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和齐太公望当时差不多是一起到任的,太公到任后,只五个月,就去镐京向周公旦述职,周公有些惊异,问他怎么这么快,太公就笑了,说没啥神秘,我的诀窍是一切简化、简化、再简化,简化繁琐礼仪,顺从习俗办事。就这样。周公抚掌称快。而他的儿子鲁公就没那么爽了,到任三年后才去京都向周公汇报工作,周公问他为何来得这么迟,鲁公答,复杂、复杂、再复杂,按您的教导,我要全面变其习俗,革其旧礼,服丧三年才能允许免除,所以迟了。周公听后,扼腕叹息,说,唉,为政不能简易,繁文缛节,百姓如何亲近,鲁国和鲁国的后人将来怕是要成为齐国的奴役了!
果然,早在春秋时期,鲁国就已经是积弱之国,其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就剩下那一整套繁琐的周礼了,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并成为它忠实的保存者、守护者和实施者;当然,从延承中华传统文化而言,鲁国由此造就了一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成为千古圣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的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包括我们这个民族的伦理、观念、思维、性格和气质。同时鲁国作为典型的礼仪之邦,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古老象征。我们常常把这些都追溯到周公那里,但我们实在不知道周公当时究竟是怎样一个矛盾的心情。
公元前二四九年,鲁国被楚国灭亡,历七百九十四年。
其他封国,我们知道的文王三子叔鲜封于管,建立管国,即今河南郑州管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时,管叔自杀,管国被废;五子叔度封于蔡,建立蔡国,即今河南上蔡,延续至公元前四四七年,被楚灭,历五百九十八年;六子叔振铎封于曹,建立曹国,即今山东定陶,延续至公元前四八七年,被宋灭,历五百五十九年;七子叔武封于成,建立成国,即今山东宁阳东北;成国后成了鲁国的附庸,是鲁国的一部分,同被楚灭;八子叔处封于霍,建立霍国,即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另一霍国即今山西霍县西南,“三监之乱”后,霍叔被贬为庶民,流放于此,延续至公元前五五六年,被晋灭,历四百九十年。九子叔封、十子冉季载当时年龄还小,没有受封。
另胡公满,妫姓,被视为舜帝的后代,被封于陈地,建立陈国,都宛丘,即今河南淮阳一带,成为陈姓始祖,发生有陈氏后裔田完代齐的重大历史事件,陈国延续至公元前四七九年,被楚灭,历五百八十九年。东楼公,姒姓,被视为大禹的子孙,被封于杞,即今河南杞县一带,诞生了“杞人忧天”这句妙趣横生的成语,延续至公元前四四五年,被楚灭,历六百零一年。被楚灭的“三皇五帝”的后裔封国,几乎不计其数,按司马迁所说,这些封国都极其微小,不足挂齿,在历史上尚能提到国名的有英、六、蓼、滕、薛、驺、江、黄、胡、沈等。
关于商朝一族,王子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当年即被纣王剖胸挖心而死;太师箕子,殷商贵族,封于朝鲜;微子,纣王庶兄,封于宋,建立宋国,即今河南商丘一带,春秋时曾一度称霸中原,延续至公元前二八六年,被齐、魏、楚三分其地,宋灭,历七百六十一年。
王崩:周公摄行政
那一日,周公以自己的生命做抵押,为大病中的武王占卜,结果大吉,便当即告知给了武王,只在第二日,武王的病就有了好转。——我们无意追究遥远历史中周公主持的占卜是否玩弄了手脚和花样,也不再追究占卜真实与否的结果,但武王的病有了好转,这可能是一个事实。因为周公当时弄了那么大的动作,惊天动地,活灵活现的,这对病中的武王无疑有着巨大的精神安慰和鼓舞。但这精神的作用终究不能医治身体的病疾,这恐怕连周公也心知肚明。结果,挨了一些时日,周武王终还是带着他对一个新生王朝的思考,极度遗憾地撒手人寰,一命归西。
那一天,大周王朝的天空浓云密集,布满阴霾。
武王崩,其子诵即天子位,是为成王。——安民立政曰“成”。成王当然是他死后得封的谥号,不是活着时人们对他的称呼。就像姬昌生前功德惠万民,谥号文王;姬发武力取殷商,谥号武王。成王也是在姬诵生前完成了平定三监、营建洛邑、统一周天下,死后封他的谥号。
我们知道,诵即位,只有十二三岁,年幼无知,尚在“襁褓之中”,一直精神高度紧张的周公旦,不待商量,没有过渡,武断——当然也可以说成是果断地,“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司马迁语,下同)。——践,登上意。阼,是堂前两台阶中东面的一个。以一般礼节,宾主相见,客人走西面台阶,叫做“阶”;主人走东面台阶,叫做“阼”。引申来,天子主持祭祀时谓之登阼,所以“阼”也指帝位。但周公并未即位,而只是代理天子行事,正如太史公含混简言之:摄政当国。摄政,你可以理解为代理行政;当国,其实是把国家、王权一人独揽了。周公这样做,一是天子年幼,不能执政;二是此乃王朝非常时期,须有非常决断;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叛)”。这三条,皆为实情,毋庸置疑,这就足以让周公有理由来代成王“摄政”“当国”了。当然,你也可以质疑以致质问,这三条,皆为实情,毋庸置疑,但这就可以成为周公来代成王“摄政”“当国”的理由么?这一问,就问出了很多问题。
我们知道,周人从很早的时候,就初现国家的建制,辅佐君王的上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下设有:司徒,掌管农业;司马,掌管军赋;司空,掌管百工职事;司士,掌管版籍爵禄;司寇,掌管刑狱和纠察;另设“六卿”,管理王室贵族事务。分别为太宰,掌管王室的奴隶和财务;太宗,掌管贵族事务;太土,掌管司法;太史,掌管王的册封和祭典;太祝,掌管祭祀和祈祷;太卜,掌管卜筮。此外还封有师氏、亚、族等官职,主要是率兵出征或负责防务。除了这一整套领导班子外,还有大量为王室服务的内廷事务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有四辅:道、辅、弼、承;担负具体业务的还有膳夫、缀衣、小臣、寺人、内竖、阍者、门尹、司王宥、火师、水师、大酋、太仆、御、右、萃车、趣马、师氏、虎资、舆人、医、艺人、隶人、太子宫尹等等。
这么庞大复杂的行政体制,相适应的就有十分详尽明确的规定和纪律。但这些在这个时候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什么“三公”了,“六卿”了,“五官”了,“四辅”了,都眼睁睁看着周公之代成王治,面南而坐,背依屏风,接受群臣百官、四方诸侯的朝见。——你看这坐相势态,乖乖,哪里是暂且代王行政,俨然一周家统国的君首了。对此,大家开始可能只是小小的疑问,接着便有了内心的警觉,随后便表达出强烈不满,很快形成了天下舆论。
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管叔,——这很简单,现在活着的周家兄弟,管叔是老大,当初武王没有传位给他,他就心有不爽和不甘;这就不说了,眼下成王即位,年幼不能主事,即使要人代为行政,也应该有他来主持周家事务,怎也轮不到周公旦的。这话有理,因此其他弟弟们一起随管叔站了出来说话了,而且直言不讳:“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这句话内涵很丰富,潜藏了很多台词,意思是说周公这么做是有野心的,是要取而代之的,就是要篡夺天子权位的。对管叔和小兄弟们的猜疑、议论、不满和反对,周公那双忧郁的眼睛里,依然波澜不惊,深藏不露。只是当这种议论迅速蔓延成为周朝上下群臣百官强大的舆论的时候,周公的脸上便表现出了无限的怨屈和痛苦,找了太公,又找了召公,解释说,我周公之所以不避嫌,而摄行政者,是怕天下有人趁机作乱背叛周朝,以致无以向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周家大业,于今方成。哥哥武王去世早,成王又年少,为了大周未来的千秋江山万世基业,我所以才这样做的啊。
周公的这个解释,无论从逻辑还是从表达上看,实在苍白勉强,几乎是强词夺理,甚至是理亏词穷。但我们不排除周公旦在太公、召公面前解释时,表现出情感和态度上的极度虔诚和恳切。因为史料上我们没看到太公、召公对周公接下来说了什么话,因此也不能知道他们对周公摄政当国是怎样一个态度。倒是从周公此后继续厚着脸皮面南而王的情况看,“二公”好像对他没有反对,可能也是不好权衡和决断,先且默认了。
问题依然严峻,情势也极其复杂,而天降大任于斯人,周公只能用勤政、操劳,努力的工作,以及谨小慎微,来证明他的那颗拳拳赤子报国之心。那天,儿子伯禽代父亲周公要去鲁国上任了,临行辞别,向父亲请教,周公对儿子语重心长告诫了一番话。周公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低了吧。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因为你是一国之君而傲慢骄恣,慢待了你的民众和士人。——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上有名的成语典故“握发吐哺”的出处。后来曹操、曹孟德感动于此,在他的诗歌《短歌行》里,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历史的记载和杜撰,无处不让周公至臻完美,高尚典范,包括孩子辞行做父亲的惯常总要有的几句交代,也编造来表现周公的勤勉。——你看,正洗头呢,来人了,周公就用手握着满是洗头膏的湿淋淋的头发出去接见;刚送走,又来人了,周公就再用手握着满是洗头膏的湿淋淋的头发出去接见。像这样,每洗一次头发,都得如此折腾好几回。——你看,正吃饭呢,来人了,周公把刚吃到嘴里含嚼的食物吐出来去接见;刚送走,又来人了,周公再一次把刚吃到嘴里含嚼的食物吐出来去接见。每次吃饭,都如此者三。真是太夸张了。问题是即使做到这样,周公还害怕慢待了天下的贤达和士人。
忍辱负重,周公为国家真是操碎了心。然而谁能够理解他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后世周人凄伤的吟唱,正符合了此时周公心情的焦灼和无奈。
东征:平叛定天下
进退得失,是非曲直,权力终究是试金石。
是的,权力。对于新生的大周王朝和年幼的成王,周公代之握着的王权,灼热而沉重,他要为此背负的不仅仅是王朝的责任,还有无数的敌视、疑虑和责难;一时的愤然,瞬间的撒手,放弃它?这无疑是放弃了周朝刚刚血拼来的天下,甚至瞬间放弃了周族在现实和未来生存的权力。作为天才而成熟的政治家,在这风口浪尖上,周公绝不会那样做,历史也不允许他那样做。周公知道他的分量。然而,其他人可不这样看,管叔、蔡叔们可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周公是野心家,机会主义分子;王朝初立,武王早崩,成王年幼,人心动荡,人们还没缓过神来,周公就篡夺了周家的权力;其勃勃野心,由来已久。眼下不过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借口和机遇。说是代政,实为执政。而最危险最无助的就是成王了,年幼无知,命运堪忧。周公这个貌似忠厚的家伙,既然能果敢霸占大周的王权,就会干出更加惊人的事情。
这个分析也未必没有道理。因为权力这个东西太沉,一旦握有,人就会失重,心就会失衡。而它又高悬在头顶,辉映于天下,尤其是王权,谁不想拥有它,它能让梦想登峰造极,让人生高山仰止。那是何等的气派,怎样的风光!原来的时候吧,那王权离你很远?你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平淡如故;现在它离你,很近,仿佛触手可及,你的心就战栗了;这突然到达的激励,让你热血沸腾,直灌头顶。之于周王朝,这些情况可能都还不是,因为王权已在旦夕间被那个貌似忠厚的家伙拿走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阻止他不让他彻底拿走。至于年幼的成王,在权力悬置纷争没有最后落地的时候,还顾不得上他。才发现,一番你死我活,常常重要的不是王朝,而是王位;不是王者,而是王权。包括周公的那些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
因此后来,动乱发生了。据《史记》载,“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奉成王命,兴师东征,血洗天下,诛杀管叔,处死武庚,流放了蔡叔。这是历史史实,但这难道不是权力之争的结果么。
事实上管叔出来对周公篡权当政提出质疑是没有错的,但他错就错在他不该和武庚以及东部“反周复商”的反叛小国沆瀣一气。周公与太公联手,大举兴师东征,本来是形势所迫,即使没有管叔跳将出来,他们也会出师讨伐。这下倒好,不仅荡平山东,平定淮夷,连他的政敌管叔、蔡叔、武庚,也给办了。给他们定的罪名,你想想,叛国投敌,推翻周朝,当然是死罪,格杀勿论。是不是,一刀下去,就不让你讲话了。这就是周公,真实的周公,长着一双忧郁眼睛的周公,深藏着一个伟大杰出人物智慧、敏锐、涵养和王气的周公。至于说奉成王命,成王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能命令谁?不过用了成王的名义罢了。这一点,周公就比管叔做得聪明。
还有值得我们细心体味的就是,司马迁所谓“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实际是管叔兵败自杀,武庚在战斗中被打死,蔡叔做了俘虏。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在摄政问题上的敌对态度,不仅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其矛盾激烈以致激化,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非一战不能决出彼此对错胜负。这一场战争,无疑也打得十分壮烈和惨烈。而管叔最后选取了自杀,从这一惊人决绝的行为来看,周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倒是这场战争再一次证明了,周公不仅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战争打了三年。开始是主要针对“三监之乱”的,两个目的,一是剪除政敌,重新分封,彻底抑制殷商旧属,让他们死了那条“反周复商”之心;二是为大规模围剿东夷,净化内部环境,开辟进军道路。东夷的问题是个老问题,商朝及其商之前,中原历代君王一直对其打压。最严厉的一次就是商纣王克东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对其进行了彻底的征服。未曾想,周人就是利用了这个时机,突然偷袭了商都朝歌空城,灭了商朝。东夷族也因此得以复活。而周朝初立,武王一时间还腾不出手来,来解决东夷的问题,固然把也是东夷人的太公望分封到了那里,以夷制夷,但他们不过是暂时沉寂的火山,在地下积聚能量,等候机会喷发。这个机会来了,就是“三监之乱”。于是他们遥相呼应,纷纷反叛。因此在周公东征的时候,东夷族有五十多个国家被卷进了这场战争。我们已经不能再现当年战争的壮丽和壮烈,残忍和残酷。其中位于山东曲阜的商朝老牌诸侯大国奄国,对周军进行了长达三年殊死的抵抗。周军胜出,死伤情况不详,而奄国却是极悲极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践奄”,《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二年东征,三年践奄。”又载“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践”,通“翦”。翦除、翦灭意。周公这一“践”,便杀了奄君,捕获全家,水淹宫城。其“践”,完全是惨无人道的实行“灭绝”了。还有人说,周公拿下奄国后,把奄国男人全部骟掉,作为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说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管太监又叫“阉人”、“奄人”了。笔者实在不知这有什么根据。
负隅顽抗者除了奄国,历史提到的还有一个,就是具有神奇色彩的人物飞廉,鸟头鹿身,奔跑如风,楚地奉为风伯;又名蜚廉,最早是神话中的神兽,后成为伟大秦人的先祖,此一役,飞廉却是被周公率领的军队围追堵截,至东海边给杀掉了。因此,飞廉也好,蜚廉也好,猜想应该不是一个人物,而很可能是一个古老的氏族。
困扰:一腔屈辱情
三年了,仗打完了,战争终于结束了。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死难者的尸骨和灵魂永远丢弃在了遥远的它乡,生还者也已耗尽气力,疲惫不堪,只有内心充满了回家的幸福和欢悦,可谓悲喜交加,悲胜于喜。“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雨雪纷飞,路途凄迷中,他们唱起了那首感伤的《东山歌》,用歌声表达漫长征战的艰辛之苦,表达对久别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之情。
对此,周公不会太过在意,想唱就唱吧,释放一下精神的压抑和苦闷,有什么不好呢?至于征战之苦,他作为指挥者,比任何人都有着更深的体会,看看他两鬓的白发,看看他额头的皱纹,就是这三年征战苦难的生动写照。而此时,他还放松不下来,因为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两件焦心的事情,迫不及待需要处理。一件是战后如何加强对征服地区尤其是对殷遗民的统治;一件是如何向成王解释和交待。
周公睿智,周公大才。他在思考武庚、奄国、淮夷的叛乱,他原先最为担心的,就是“以商制商”的分封就觉察到有博弈的意味,既是立国的暂行大策,又潜藏了太多的危险。事实已经证明,因此这些地区绝不能再用旧的氏族首领,必须分封周族中最可信赖的成员。于是周公把弟弟康叔封到原来商王统治的中心地区,以朝歌为都,建立卫国;分给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周公子伯禽封国鲁,为鲁公,都曲阜,奄在其内;奄被灭后,其殷遗民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共六族,分给鲁公作奴隶。原属于武庚封地的殷遗民,除了大部给了康叔,余皆分给了微子,都睢阳,建立宋国,后称商丘,并接续殷商的祭祀,安抚东方的淮夷。其中康叔封地面积最大,且统有八师兵力。——看来在周公眼里,那里是“三监之乱”的重灾区。因此,周公接着便以成王的口气先后给康叔亲拟了三篇文告,即主张明德慎罚的《康诰》、戒除饮酒风习的《酒诰》、提倡安民保民的《梓材》,作为那里的宪法条例施政纲领。至于东夷被征服的反叛小国,一律划入太公望的齐国管辖。周公派召康公策命太公说,“东到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一说在今山东临朐;一说在湖北麻城),北至无棣(今山东最北部无棣县),五等诸侯,九州长官,你都可以征讨他们!”
好了,完成了这些重要的分封,周公也就基本解决了第一件大事。然而第二件,即怎么去和成王解释和交待,他需要想一下了。哥哥管叔被逼自杀了,弟弟蔡叔被流放到远方,武庚、淮夷、东夷的反叛被平定了,但对周公篡位的质疑并没有平息。也就是说问题并没有解决。三年征战,腥风血雨,不堪回首,苦不能言。成王如今也是十四五岁的大孩子了,多少也能辨别事理和是非了,对这一切的起始、缘由、苦衷、结果,他能理解么,他能认同么,而在天下依然不能太平的现在,周公还要继续为之摄政当国,一时间还不能还政于成王。他还担当不起!在这个非常时期,天下汹汹、多灾多难的周王朝再有一点闪失,怕就不好收拾了。王位与权力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它重的让人放不下,而又托不起。
也许什么都不要解释,不要辩白,时间将证明一切。于是周公满含热泪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鸱鸮》,呈送给了成王。成王看过之后,司马迁说“王亦未敢训周公。” 训,即责备,司马迁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看《鸱鸮》的内容——
鸱鸮鸱鸮,——猫头鹰啊猫头鹰,
既取我子,——你已经夺走了我的孩子,
无毁我室。——再不要毁了我的家。
恩斯勤斯,——我含辛茹苦,
鬻子之闵斯!——为养育孩子早已病倒了啊!
迨天之未阴雨,——我趁着还未天阴下雨,
彻彼桑土,——赶紧啄取些桑皮树根,
绸缪牖户。——缠缚紧闭好窗扇门户。
今女下民,——如今树下的那些家伙,
或敢侮予!——仍敢欺负侮辱我们。
予手拮据,——我用痉挛的手爪,
予所捋荼;——我采捋茅草花;
予所蓄租,——我积蓄干草枝,
予口卒瘏,——我喙角累病了,
曰予未有室家。——我这都是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予羽谯谯,——我的翅膀稀落,
予尾翛翛,——我的尾巴枯槁;
予室翘翘,——我的巢穴危险,
风雨所漂摇。——在风雨中飘摇。
予维音哓哓。——我只能这般惊恐地发出我内心忧患的呼号。
寓言,是智者同愚者的游戏,也常常是弱者同强者的游戏。因为地位不等,故有难言之隐,才需要有技巧的言说和表达方式。而这首表露周公痛苦心迹无尽忧患的《鸱鸮》,就是一首寓言诗,被收在《诗经·豳风》中。是周公用象征的手法,写鸱鸮建巢抚雏之事,来隐喻自己无以言说的处境和心境。据《毛诗》及孔颖达《毛诗正义》解说,周公摄政,管蔡流言,成王怀疑周公将篡位,因此周公东征之后,写《鸱鸮》诗说明管蔡不能不诛,成王虽不悦,但未敢责备周公。看来,在成王心里,还是把周公平叛以及东征,在性质上认定为是一场兄弟们为王权的火拼,是一场摄政、当政、篡政的争夺,以致骨肉相残,血流成河。周家悠久传统高尚的仁义德望蒙受了空前的羞耻和侮辱。
周公知道,成王未加责备,并不是没有责备。
洛邑:营建大成周
无论背负怎样的骂名和罪名,周公坚持着他的忠诚,坚持着他的原则。固然那原则锋利一如刀刃,让他在长达七年的摄政当国中殚精竭虑伤痕累累,但那条原则坚决不能退让和放弃,那是大周王朝的底线,也是大周王朝的防线。在保证这条底线和防线不被突破的前提下,周公按照他的雄奇和智慧继续推进和实现着国家高度的宏伟计划。
这宏伟的计划就是营建洛邑成周,政治中心东移,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制定周朝的礼乐制度,加强对天下的道德控制,最后实现完备有序的国家政体,适时还政成王,完美谢幕。
我们知道,这两件宏伟的计划,在周公亲自操持下,都得以完美实现。
灭商后,周武王和周公都急欲迁都洛阳,是着眼于当时纷乱天下的暂行之策,抑或权宜之计。而现在营建洛邑,就是着眼未来的千秋大计了。中国是个传统的农耕大国,发展演变为农耕文化,大约始于商、成于周。农耕文化是和民族定居生活相关的,而民族定居生活又直接影响到国家都城的选址。所以建都、定都、迁都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使国家长治久安。其实,还在武王东征的过程中,他和周公就已经感到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阳地位的重要了。所以会盟诸侯的地点选在洛阳的孟津。而那时,他和周公可能还只是一些想法,或者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在灭商后,周就不是只经营自己的诸侯小王国了,而是要掌控整个天下。那么曾经拟定选择洛阳作为周朝首都的位置,到了这个时候,不仅明确起来,也显得迫不及待。按照周武王和周公的计划,迁都大致分为两步走,先定西安,稳定战后局势,安定民心;然后向东方伊、洛地区发展,占据天下之中。继而将北燕山、南江淮、东到大海都纳入到周朝的控制范围。但很不幸,周武王迁都计划尚未启动,他就于灭商后的第二年去世了。而周公又东征平叛长达三年(实为四年),无暇顾及。
当然许多年之后,把营建东都洛邑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已不再是周武王时的概念了。周公旦迁都,很简单,主要还是缘于“三监”叛乱之后,引起了他加强对东方控制重要性的进一步的认识。殷商灭亡,残余又遭周公三年毁灭性扫荡,但阴魂还在,反周复商的野心不死。固然许多年前他与周武王就这些问题曾经有过深入的探讨,以致最后决定营建洛阳为周朝王城被史官称之为“如武王之意”。但周公旦他还是有他的天下观念,以及独有的考虑和把握。当然,不管是周武王,还是周公旦,营建洛阳周之东都,应该是一个无可置疑的选择。
洛阳位于伊水和洛水流经的伊洛盆地中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望龙门山,北倚邙山,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伊、洛、瀍、涧四小汇流其间。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据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顺大河而下,可达殷人故地。顺洛水,可达齐、鲁。南有汝、颍二水,可达徐夷、淮夷。而且众所周知,洛阳为天下中,四方诸侯对周朝的进贡,道里适均。所以,选择洛阳作为东都无疑是英明的。
说着说着,时间就又过去了几年,这也就到了成王七年(司马迁记载为成王七年,而《尚书大传》和《竹书纪年》则记载是成王五年),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年表,成王即位是公元前一○四二年;那么成王七年,就是公元前一○三六年。那年成王即将亲政,周公先是派了太保召公爽先来洛阳,勘察筑城地点;三月初五,卜定城址。并在洛水北岸勘察地形,测定城廓、王城、宫室、市场、居民区域和驻军营房的位置,又在南郊确定了明堂、宗庙等五大殿的地点;三月十一日,完成规划;次日,也就是三月十二日,周公旦亲临洛阳,视察城址,敲定规划,最后决策,史称“周公相宅”;三月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奠基典礼;三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工兴建。建城的主要劳力为“殷顽民”,即殷人中的上层分子。很显然,这些个都是有思想的家伙,周公用他们建城,根本的目的是能够集中控制他们。因此周公派了八个师计两万兵力在那里驻守,史称“成周八师”。经过十个月的大规模营建,于十二月全面竣工。
我们也许会惊叹工程的浩大而效率如此惊人,然而那其中的复杂艰苦的营建过程已不可想象和追述。至于那些“殷顽民”的凄惨悲绝,点滴见于史籍,可谓罄竹难书!当然这一切都过去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王都,于是成王亲临洛阳,召集天下诸侯在城南郊新建的大殿明堂,祭祀周家伟大先祖文王、武王,并举行盛大庆典。就在这时,宣布了各种典章新制,即史称周公之“制礼作乐”;改西周纪元为“元祀”;正式安置九鼎于新都。新都取名“成周”,即周道始成之意;称西安周都为宗周,即宗依祖先、不忘故土之意。之后,成王即迁居于此。
王城:历史之风貌
从残杂的历史史料中,让我们来稍稍窥视一下洛阳王城的风貌。
先来看《汲家周书·作雒解》的记载,说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具体位置在今邙山洛河之间的瀍西乃至涧东一带。这里所说的“城”,指王宫所在的宫城,“郛”即外城郭。关于王城,史书记载为“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周制是以八尺为一步,秦制是以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现在的零点二三一米,一里,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四百一十五米左右。王城所在,据考古发掘,为东干沟东行至唐城西墙二百米为止,为北城墙;由兴隆寨往东经瞿家屯,伸入洛水,为南城墙,西边跨越涧河;从东干沟至七里河再至兴隆寨西北,为西城墙;从北城墙直转南下,至唐宫路以北,长约一千米,即东城墙。城墙全部为黄土版筑。城墙宽度不一,西墙宽五米左右,残高一点五米。北墙宽八至十米,残高零点八至一点六五米;东墙宽约十五米,残高一点五米;南墙宽十四米,残高四米。
到了民国年间,有几个历史学家专门对东周王城的建构作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述,说外为王城,作正方形,方各九里,每方三门,城内经涂纬涂各九,涂广今七丈二尺。城之正中为王宫,即宫城,亦正方形,方各三里。王城南面正门为圉门,北正门为乾祭门,东正门为鼎门。成王迁九鼎入城时,就是从鼎门进入的。每面城墙三个城门,每个城门三个门道,并列三条道路,道宽二十步。当时规定,男子走左边,女子走右边,中间行车辆。四面正门的四条中央大道正对王宫的四面。王宫南垣为皋门,前为三朝,中为内朝,后为三市;左祖右社,西北为囿。城内四方四隅,城垣之下,皆宿卫也。就是说南面中央大道正对前三朝,北面的中央大道,正对后三市,东面的中央大道通向祖庙,西面的中央大道正对社坛。其他四面八个侧门相互对应的东西南北大道为环城大道。这些大道东西相连,南北相通,又与中央大道交叉,这样在整个王城中,就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交通便利。《周礼》记载“故王城四方,方各三门,门当三涂。宫城在四方之中,从中划一直线,前为三朝,中为帝后之寝,后为三市,又为宫城东西之中,而寝又居此线之中,故王城居天下之中,宫城又居王城之中,寝又居宫城之中,故王居者,天下之至中也。”这样布局合理、排列有序的城市建筑格局,按照我们的专业术语说,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建筑的“中枢严立,左右对称”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周代就已经开始确立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代的宫城建筑。
……
在这里,需提醒各位看官,以上所说,大多都是历史东鳞西爪残缺记载的人为归纳,含有很多后世人们经验的成分,以及估猜的成分,可能的成分,并形成传统,人云亦云了。大多都不是真正科学考古的结果。譬如什么“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什么“方各九里,每方三门,城内经涂纬涂各九,涂广今七丈二尺”等等,说的都是春秋中期的周王城建筑。所以那些城墙,包括实地测量的城墙,都是自春秋中期及其以后修建加固而不断形成的遗址规模。再西安的周王城和洛阳最初营建的周王城,那时是没有城墙的,当然也没有城门。所谓从鼎门迁九鼎入王城,也是子虚乌有。
历史有时候真的很可乐的。就事实而言,可乐的还不止于此。最重要的是周初营建的不是一个城,而是两个城,一个是郏山南、洛水北、瀍水西、改道后的瀔水东的王城。所谓郏山,即现在的邙山,瀔水,就是现在的涧水。再一个城,就是周公摄政五年时所建的,即我们经常说到的成周了。成周在瀍水之东,与王城相距将近二十公里。这就是《尚书》中记载的当年占卜得出的结论:“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我们的错误就是很多人常常把周公营建的周王城说成是成周了。事实上成周是西周时的军事城堡,用于集中管理殷朝旧贵族的集中营。说白了就是关押“殷顽民”的监狱。是周王城整体格局的一个部分。直到春秋末期周悼王猛时即公元前五一九年,那里才果然成为了都城,并历时长达二百零五年。以致东汉、三国魏、西晋和北魏四朝都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建,作为都城。北魏末年,成周彻底毁于战乱,被夷为平地。 因此我一直坚持认为不应该把王城和成周分开,它们不是两个城,而是洛邑周代都城宏观构架、建制和设置的整体,或者当初它们统称“成周”,或者后来它们统称“王城”,只是为了表述方便,才把它们区分开来,而在观念上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就像我们把周代分成“西周”和“东周”一样,常常称之为“西周时代”或“东周时代”,严格说来,这是错误的。其实它们是一个朝代。
辨疑:周公制礼乐
你知道,说完周公“营建洛邑”,该说周公“制作礼乐”了。所谓周公制礼乐,就是流行于后世的《周礼》一书。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周礼》开篇的这一段文字,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开宗明义。接下来的内容一共包括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仅《冬官》只存篇目,而无内文。有很多史家以为《冬官》一篇是在历史中佚失了,其实不然,而是当时就没来得及完成全书,故此缺失了最后一个篇章。
就完成的各章来看,这是一部详细记载周朝政府结构、官爵设置及其相应职能范围的典籍,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堪称管制礼法之荟萃,名物典章之全书。其中天官冢宰,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有属官六十三;地官司徒,称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有属官七十八;春官宗伯,称为礼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属官七十;夏官司马,称为政官,管理军制、步骑、兵甲、交通及各方诸侯有关事项,有属官六十九;秋官司寇,称为刑官,管理刑狱、司法政务,兼掌礼宾等,有属官六十六;冬官司空,称为事官,管理工程建设兼及沟洫、土地、水利等,这一部分缺失,后人取《考工记》抵充,有属官三十。这部书原是先秦旧籍,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为该书“乃周公致太平之迹”,遂被认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于世,实则是一个不小的错误。
《周礼》如此构制,以官制的职掌联系各种制度,其目的的彰显毋庸置疑,就是在于富国强兵,组织民户,广征贡赋,充实府库,为一个崛起的统一、富强、美好的大周王朝规划制度、秩序、理想、宗旨和蓝图。它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周代社会与传统教义对周朝奴隶制社会性质的框定有很大区别,它所勾画的完全是一个早期的封建领主式的国家体系。显示出了它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超前性。一定程度上,它不是已有的史实,而是为未来的构建;它不是当时的现实,而是一个梦想。
这就引起了后世对《周礼》无尽猜想和纷争。
《周礼》篇目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共计四十二卷。《汉书》有《周官》经六篇、传四篇的记载。东汉马融、郑玄为其作注称《周官礼》,唐代贾公彦作疏始用《周礼》之名。《周官》、《周礼》两名曾通用过一段时间,宋朝以后才基本上统一起来,称为《周礼》。关于他的作者是谁,成为争论最大的焦点。一说为周公所作。持此观点的主要有汉代刘歆和唐代贾公彦,而郭沫若曾在《周官质疑》一文中,否定了这种观点。一说为战国时人所作。典型的有汉代何休,指出《周礼》是“六国所作之书”。《周礼》所述的农业生产条件与战国时代相符,其思想大多都附会儒家关于古代社会的设想。《周礼》所设计的公国方案,迎合了战国时代各国称霸的需要。书中所记述的行政制度,则与齐国文献《管子》十分相似。一说为西汉刘歆伪造。《周礼》发现于西汉中期,公诸于世却在王莽谋篡时期,故近世学者康有为等提出,其政权机制是附会王莽的行事与要求,认为今传之《周礼》是刘歆的伪造。而宋代陈振孙提出反对,在其《直斋书录解题》中指出此书多古文奇字,殷周甲骨文、钟鼎文与相证合。一说为多人成书。近代史学大家顾颉刚在其《“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一文中指出:“《周礼》中所记的一些制度有不少矛盾之处。”断定《周礼》“不成于一人,也不作于一时”。
笔者倾向于顾颉刚的说法,我的猜想是周公接替前人制作了《周礼》的框架或者初稿,我们不要忘记了周厉王时期的 “厉始革典”,卿士荣夷公为实现当时的国家改革,对《周礼》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充实,使《周礼》有了一个完备的框架。由于周厉王的改革失败,发生了“国人暴动”,《周礼》搁浅,没有最后完成。现在看到的《周礼》是其后不断添加删削整合完善的结果。早已不是最初周公制作礼乐的模样了。当然这些置疑和猜想,都不影响《周礼》成为儒家治世的经典,不影响《周礼》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大影响作用。因此,周公作为它的创始人,应该在历史上享有和《周礼》同等声誉以及他的著作权。
我们在表述中国文化的特质在精神方面,最先讲的是“尧舜之道”,接着讲“周孔之道”,及至到了宋代,才有我们常讲的“孔孟之道”。
其中有两千多年,周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坐标,请千万不要弄错了。
盖棺:儒学之先驱
回到公元前一○三六年的周公,东都建成了,礼乐齐备了,四海归顺了,天下太平了。但周公默默推行着这些王朝雄丽计划和他一个政治家伟大梦想的这些年,他刻苦忍受着的是巨大的内心屈辱和精神创痛。一个死结,就是权力,就是他现在仍然摄政为王。这个时候,他知道他该退了。除了他已经实现了他的一系列为王朝奠基的宏愿,最重要的是成王已经历练成人,可以亲自当政了。于是在成周落成典礼之后,周公就把王政还给了成王,面向北回到了臣子的位置上,“匔匔如畏然”(《史记·鲁周公世家》),一副恭敬的样子。
事情并没有结束。周公还政成王,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他发自内心自觉自愿,而是被迫交权,或者说是被逼交权;所谓平定东夷,实则是为权力兄弟翻脸自相残杀;所谓向成王解释交待用诗歌表露心迹大诉其苦,其实仍然是障人耳目平息朝中舆论;所谓大肆营建落邑,未必不是想与成王东西分而治之。不信,你就看吧。我们实在不知道在成王亲政后是否有人这样诬告周公并说动了成王。但事情好像非常严重,因为我们知道在成王亲政其间,发生了“周公奔楚”这样的重大事件。周公这么大气睿智的人,有胆有识的人,竟然出逃遥远的楚地避难,必是千钧一发生命攸关了。猜想要么成王已给他定罪,要么诬告者已磨刀霍霍。当然也有人猜测说是还政成王后,周公奔楚是主动避让,表现了周公的高风亮节。云云。
是的,历史常常在渲染到关键的时候总是有好故事的,是实有其事,还是着意编造,你就大可不必细细追究了。反正周公后来不仅让成王给迎回了成周,那好故事也让我们人人感泣。故事说,在成王很小的时候,有一回生病了,周公剪了自己的指甲丢在黄河里,对神祈祷说,成王年幼不懂事,违反神命得罪上天的是我周公旦,要惩罚就惩罚我吧。祈祷过后,把这份祷辞原文封存在内府。成王果然好了。故事说恰在周公亡命楚地期间,成王在内府翻阅档案,无意看到了那份周公向神祈祷的原文,泪如雨下,即刻使人去南方把周公迎接了回来。
这个历史的好故事其实在周武王病重的时候已经用过一次了,但写故事的人,尤其像司马迁这样的大家,绝不会让你觉得乏味的。因为当年用金属封死的那个匣子,仅仅是好故事事先埋下的伏笔,而这伏笔也是为歌颂周公而准备的。《史记》载,周公死后,那年初秋,暴风雨突起,庄稼全部倒伏,大树连根拔起,周朝一片恐慌。这时司马迁就“安排”成王和朝中大夫们穿着朝服,庄严地去打开那个金属装束的密封的匣子(过去怎么谁也没想到要去打开呢?),看到了周公祈祷原代武王死的策书,成王手捧策书,再次泪如雨下,大哭着说,今后不要再笃信占卜了!以前周公为王室辛劳,我因年幼无知,全不理解。现在上天显示威严来彰明周公之德,那么我周家的小子,应该前去郊祭以迎接天神了。之后成王就到郊外祭天,即刻乌云散尽,晴空万里,最神奇的是风开始反过来刮,眼见着倒伏的庄稼全部站立起来,那年是个丰年。
这里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就是周公从楚地回来之后,历史只记载说他为年轻的成王写作了教导他做人从政的教科书《多士》《毋逸》等,没说他还干了些什么。其实他还干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可能就是开始制作《周易》的宏大设想和结构,加上《周礼》,这就足以让周公被后世尊为中华文化的“元圣”,成为煌煌儒学先驱,高山一样巍峨峻拔。当然周公作《周易》《周礼》尚无定论,以及还政成王后是否还幕后当政并继续拥有摄政王的权力,其实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我们只相信这个时候的周公,在经过了早期灭商的大悲大壮和晚年摄政的大起大落之后,尤其是又经历了备受冤屈逃亡楚地之后,天地间已是大彻大悟了;加之时光无情,岁月流逝,生命衰老,他最是需要做的,就是要把他这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要把周族缘起覆灭殷商战取天下的历史经验总结记录下来。他是一个有胸怀的伟人,是一个有思想的哲人,是一个有文采的艺人,如果说他所有的思想才情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载体的话,那就是文字和书写。
武王伐商时周公作了《牧誓》;东征平叛时,周公作了《大诰》;天将福佑,唐叔得一奇异嘉禾,献之成王;成王遂命唐叔转赠在东土作战的周公,周公感激,当即作了《馈禾》;接受成王赏赐,赞扬天子恩宠,周公又作了《嘉禾》;“三监之乱”已平,封微子于商地,周公作了《微子之命》;封康叔于殷墟卫地,为使其顺利统治,周公为其作了三篇文告:《康诰》、《酒诰》、《梓材》;东征归来,受舆论诽谤,内心委屈,乃为诗贻王,周公作了《鸱鸮》;还政成王,恐其年轻气盛,治政有所淫佚,周公作了《多士》;恐其骄纵奢侈,忘记先祖创业之艰辛,周公又作了《毋逸》;天下已定,周之政治组织官制序列尚未制度化,周公作了《周官》;明确政体,便利百姓,周公又作了《立政》,等等。仅我们所见到的有史料记载的,周公就写作了这么多纲领、文告、檄文、册封、条例、规制、诗词、歌赋,假如这些果然能全部认定为周公所作,那么《周易》我便相信如有些学者的推断,未必没有周公倾注的智慧和心血。
按司马迁记载,晚年的周公是居住在沣京的。至于他为什么既不在镐京,也不在洛邑,大可不必再作过多的猜疑。事实是现在,周公病了,我们几乎能想象到他那一时形容的苍白和憔悴。弥留之际,满含热泪对人说:“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最后“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於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司马迁语)
尾声:凄美越人歌
周公弥留之际那个哀婉的要求是含了复杂心绪和诸多内情的;死后成王也未敢把周公视为自己的臣子,随从文王葬周公于毕地,猜想也是有着许多被历史书写避开的复杂的背景的。毕地,在陕西咸阳,周武王也葬在那里,显然是周的王陵,那么在当时的概念上,周公一直到死都享有着“王”的待遇。
是的,周公到死都享有着“王”的待遇,但这有什么用呢,他身上背负着荣耀的王名,他同时到死也背负着篡政的罪名啊。摄政七年,天下大治;独揽大权,毁其一生。他向太公解释过,向召公解释过,向成王也解释过,而谁又真正理解他了呢,众人谁又原宥他了呢,那委屈,那艰辛,那苦楚,那忧郁,他真想剖开胸腔,让世人看看他那颗鲜红纯净的赤子之心。而他死后,即接着,轰轰烈烈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成康盛世”,国富民强,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歌舞升平。
周公没能看到,但相信他一定对周朝今日的繁盛,有过美好的梦想和预期,他也为此鞠躬尽瘁,奋斗一生。
在沣京那些沉闷寂寥的日子里,他不止一次回想起他出奔楚地的日子,偶然间,他想起他在楚地听到的一首用南方土著方言吟唱的,清婉隽永而又有些质朴刚健的《越人歌》。那是一曲多么好听的歌啊,声音曲调里充满了深情和赞美,让人一下就记住了那淳厚醉人的韵律。然而令他为之遗憾的是,他可能记住了那些发音,但就是一直没有弄懂那里的歌词。那首歌究竟唱的什么呢?周公凭着记忆断断续续又哼了一遍那支歌子,哑然一笑,摇了摇头。
这遗憾一直留到了战国后期,由于历史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仅把这首古老的《越人歌》引带了出来,歌词的内容也翻译了过来。
可惜周公那时怎么也不能听到了。
故事说,楚国贵戚襄成君始封之日,着翠衣,佩玉剑,足登白色细绢缝制的鞋子,站立在流水之岸上,大夫们抱着钟锤围绕着襄成君,县令们拿着鼓槌正在高声呼叫,谁能渡君侯过河?
这时,楚国大夫庄辛过之,看到襄成君,年轻俊朗,一表人才,不由心中一动,遂上前拜见,礼毕站起说,臣下想握一下君之手,可以么?襄成君忿然作色而不言。庄辛后退了几步,洗了洗手,回来对襄成君说道,君侯难道没听过鄂君子皙在新波之上泛舟游乐的故事吗?说鄂君子皙乘坐着刻有凤鸟纹饰的黑色游船,船上挂着芘纹样的幛幔,张设着翠丽的伞盖,旌旗上插有犀牛尾,襄城君的衣饰斑斓富丽,舟船上钟鼓齐鸣。当钟鼓之声稍歇的时候,一位舟子怀抱着船桨歌唱起了一首歌: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 饣甚 /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
庄辛说,因歌词用的是越语,鄂君子皙听后说他不懂得越国的方言发音,请为我用楚国的话解说。于是就召来一个越语翻译,用楚国话解说了歌词。鄂君听完之后,扬起长长的袖袂,走过去拥抱了唱歌的越人舟子,还举起绣花的锦被,覆盖在舟子的身上。
庄辛说,君侯您知道,鄂君是楚王的同胞兄弟,官职做到令尹,爵位贵为执圭,还能和一个划船的越人交欢尽意。君侯您的地位虽然高贵,又怎会高过鄂君子皙呢?臣下我的地位虽然低微,也不会低于一个越人舟子吧?臣下想握一下您的手,有什么不可呢?
襄成君听完了庄辛的故事,连忙走向前去,向庄辛递出了和好的双手。
这个故事最早收录于西汉刘向的《说苑》。而故事中的《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留下的楚辞体最早的也是最优美的诗篇,他的译品也成为有史可证的第一篇汉语译诗,其文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历史价值、艺术成就,不可估量。那么让我们来听听这首翻译过来的《越人歌》,假若周公地下有灵,也来听听,这几乎就是一首代他唱给成王的歌啊——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夜是什么夜晚啊我能操桨于此漫游,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有幸能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含羞怀情啊不顾诟骂羞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心绪纷乱不止啊能见到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山有树啊树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心中想亲悦你啊我的君王你却全然不知。
责任编辑 王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