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路径:以高校环保社团为切入点
2016-05-14胡远波
胡远波
摘要:高校环保社团作为课堂生态文明教育的延伸,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文章从高校环保社团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目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以及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高校环保社团;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67-02
所谓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为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旨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教育活动。生态文明教育对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与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校社团作为学校课堂环境教育的延伸,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因此,充分发挥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更好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环保社团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作为高文化素质和觉悟的群体,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和创造者。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意义尤为重大。高校环保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团体,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社团成员往往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民族,在学生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社团举办活动时可以有效的扩大其影响力。高校环保社团不同于文艺、体育类的社团,它对入团人员没有所谓的“特长”要求,而且有“公益”主题这一独特的优势。因此,通过高校环保社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这样,在社团里,大学生将个体环境行为转化为参与式环境行为,使环保不再是个人的事,既提高了大学生的环保积极性,又促进了环保社团的凝聚力,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是生态文明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环境问题既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性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特征。要使生态文明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在实践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仅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告诉大家是不够的,更重的是通过教育激发参与热情,形成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并最终促成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为产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将自己所掌握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落实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上。“实践出真知”,而高校环保社团的活动通常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搭建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才,还要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为高等教育现行的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厚重内涵,生态文明意识、道德伦理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优化的过程,而可持续、生态化的生活和消费理念及其实践也需要持续长期的过程。高校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引导他们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别人,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促进自身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提升。高校环保社团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渠道,通过高校环保社团这一平台,这对于吸引那些对公益有热情、有兴趣的同学前来参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环保社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大学生环保社团稳定性差。
大学生涯一般为四年,这个因素决定了社团骨干成员及会员的高流动性和发展的不稳定性。社团的规模、管理、活动质量和资讯关系等也出极大的不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负责人及核心会员的素质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社团的不稳定发展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给社团的社会合作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大学生环保社团要想让志愿者投入其中工作,需要足够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大学生社团既缺乏管理志愿者的管理水平,难以实现专业化的运作,又因为其项目的落地程度不足而影响到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二)活动开展的深度不够,影响力不大。
虽然环保社团在培养意识和实践两方面都有着手,但是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环保宣传或者简单的实践活动。这种环保活动开展固然暂时可以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却不能保证他们长久地坚持的做下去。有些志愿者抱怨,社会环保活动变成了发传单,捡垃圾、回收废旧物品的活动,几次之后大家便失去了热情。因此,社会环保很难开展有影响和有深度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三) 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
高校里的环保社团多是由学生负责,鲜有老师问津。环保活动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成为社团的软肋。环保社团的负责人也并非是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对生态环保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因此,即便想调查PM2.5、垃圾焚烧、食品安全等诸多社会问题,也往往力不从心,没有足够的能力使别人信服,只能望而却步。这就造成了他们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跟不上形势。
(四)活动缺乏创新性,活动的范围和领域有待拓展。
很多社团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或是照搬前辈的经验,环保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基本照经验办,缺乏创新性。社团环保活动多是吸引大一新生参与,而对于大部分老生来讲,已经没有多大的新意了。活动范围仅仅限于校园,很少走出校门,活动的范围和领域有待拓展。
(五)资金匮乏,开展环保活动受到限制。
高校中的社团一般由团委管理,由于校园中各种各样的社团琳琅满目,因此,平均到每个社团的项目的资助金额比较少,仅够日常管理和小型活动的开展。资金短缺,社团许多大型活动无法开展,活动的深度、力度不够,取得的效果就不理想,这些都导致了环保社团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社团的良性发展迫切需要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三、高校环保社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对策
高校社团作为学校课堂环境教育的延伸,充分发挥高校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高校环保社团自身、高校、社会力量三方面入手:
(一)加强高校环保社团自身建设。
1.增强社团成员的环保专业性知识。
社团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活动。社团的规模、管理、活动质量和资讯关系等主要依赖于负责人及核心会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只有首先提高社团负责人及其内部成员的生态文明知识,才有能力去影响别人,才会有目的地开展环保专业活动,才会使社团活动收到实效。如,开展一系列的内部学习活动,定期开展环保讲座、播放环保影片、请学校或者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来讲课,或者大家通过网上在线学习生态环境保护最新政策、法规、制度,,提高社团成员的环保知识。
2.加强与其他高校社团、社会环保组织的合作,拓宽活动空间。
社团不应该只关注自身只看到自身,与其他高校社团之间应该增加合作与交流。社团之间的交流要注重实效,彼此之间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很多。而且,把视野放到社会上,与社会上的环保组织寻求合作、借鉴经验。通过“强强联手”或者“以长补短”,可以拓宽社团的活动空间,以多样化的形式来举办活动,也提高了活动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志愿者的长期参与。
3.开展与生态环保相关的科学调研,增加对社会热点性专业问题的关注。
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关注雾霾等,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现象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监督和宣传等活动。对于这类活动,要持续、深入的调查和探究,真正的做出一些研究,做出一些成果,提升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而且也可能推动政府对污染问题的治理。
4.借助新媒体平台力量扩大社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大学生是微时代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是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的最活跃的使用者。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环保社团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社团日常管理、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社团应搭建好网络宣传平台,确保生态文明推广的时效性。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定期发布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及危害,并借助成功的环境保护案例唤醒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高校可开设校园论坛、官方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建立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互动平台,第一时间为学生送达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成果,督促学生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二)学校应加强对高校环保社团的管理和支持。
1.高校应增加对环保社团的资金投入。
环保社团并不同于其他社团,它不仅仅要通过形式性的喊口号、呼吁来宣传生态环保,更重要的是通多具体的实践改变人们的行为。社团活动没有深入持续开展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不足,因此,高校应该重视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给予环保社团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社团举办活动。
2.加强社团环保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打造一支有特色的大学生环保队伍,必须有专业教师的指导。高校应给环保社团配备专业教师指导,打造一支有具有环保知识、理论及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强社团环保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能给社团项目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增加社团成员的专业化知识,也可以帮助社团全方位地把握社团的发展道路,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环保社团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合作。
由高校牵头,充分发挥 “两课” 的作用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生态文明意识单薄、实践性差 ,主动配合环保社团,通过请社团内部成员开设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交流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 ,增强学习生态文明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在实践方面,具体来说有:如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社区、工厂和大自然,甚至污染区域中实地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环境破坏的根源,亲自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当中。同时,环保社团也可引导他们在校园内对空气质量、水资源浪费情况、交通噪声危害等方面进行测定和调查,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提高其对生态文明的认同程度。此外,还可以利用“世界地球日”、“环境保护日”、“植树节”等特殊节日,开展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和文明宿舍、文明楼栋、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
(三)争取社会力量对高校环保社团的支持。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争取多方面力量参与,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发挥高校社团的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也需要高校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配合支持。高校环保社团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社团成员在社区开展节能、垃圾分类回收等宣传,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扩大了社团的活动范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社团还应通过多方途径,争取企业的支持。生态企业给予高效环保社团支持,既可以为其提供发展需要的资金,也可以为其提供发展需要的实践基地。比如,让学生们参观生态园,给学生们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生态感受,这对于提高生态文明的实效性意义重大。实际上,这样的合作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双赢的好机会。因为大学生环保社团特有的人员多、激情高、活力足等优势也可以为自己提供难得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企业利用营利的动机单独进行回收需要承担的成本太高,如果能够结合大学生的环保行动、同时调动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企业与社团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陈志刚:高校环保社团引导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2]杨小军,何京玲: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四个“结合”[J].老区建设,2015(14).
[3]曲海燕: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J].成人教育,2011(2).
[4]吴璇,杨小军: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全过程[J].老区建设2015(2).
[5]王磊: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6]李春光: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的高校环保社团作用与责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