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

2016-05-14唐珂

人间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孔子

唐珂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他们在时代背景、安邦之道、价值取向等方面却是不同的。然而,两种道德教育在历史使命、人生追求上,以及他们的深远影响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东西方文化异同进行思考,这对构建当代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5-01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1]孔子与苏格拉底堪称中西两大圣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位圣哲不仅在政治与文化上有很大建树,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到了国民教育之上,对本国甚至世界的教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的教育思想做一定的比较与分析。

一、思想背景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处于雅典由盛而衰的转折期。当时雅典战争频繁,奴隶制民主政治快要到了尽头,社会日益腐败,人们的思想道德也随之堕落。对这一切, 苏格拉底痛心疾首。因此他对雅典民主制产生质疑,他认为城邦应交给有才能的人来管理, 而不是那些在民主选举中偶然中签的人们。他决心积极从事教育工作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挽救祖国的命运。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期,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之中。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的变革,使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难以维持,于是便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孔子就在这样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了开始了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生涯。

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两人都想挽救社会危机实现国家安定,都苦心探求着救国安邦的济世良方。尽管两位圣哲担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稳定社会秩序,救国安邦,而如何救国安邦?两人则走着不同的道路,体现着不同的安邦之道。

二、安邦之道

孔子肯定传统,主张克己复礼,眼光往前看,他主张复归于传统,力图通过传统礼制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局面。孔子认为社会要有等级名分,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颜渊》),君要有为君之道,臣要有为臣之道,父要有为父之道,子要有为子之道,这样才能与“礼”相符。他用传统礼制来调整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实现国家安定,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局面。

苏格拉底不同,他批判希腊城邦制度,眼光往前看,他说自己“一无所知”,他反对城邦信奉神,他认为“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3]人应该照顾自己,认识自己,通过内心的心灵去认识理性神,按善的目的做事,从而达到人心纯洁,社会稳定。“善”是苏格拉底追求的道德理想,“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4]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应该去按照善的目的行事,从而达到人心纯洁,道德高尚,社会安定,建立稳定和谐的国家秩序。罗素说:“色诺芬叙述过苏格拉底是怎样不断地在研究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当权的问题。”[5]苏格拉底一生虽未亲身从政, 但他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以培养懂得怎样从政的专门人才。

三、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孔子本人虽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但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说明孔子的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

苏格拉底在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其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把因材施教原则应用于日常教育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苏格拉底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其受教育者社会成分不一,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他自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 任何人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6]苏格拉底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各人的需要,达到预期的目的[7]。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的启发式教育包含了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他也提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主张有类,他的启发式教育只针对那些生来就有知识和道德的,通过教育释放他们内心的能量,最终成为国家、社会、统治者,反之不具备这些素质的人对他们而言是被统治者。

两千多年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依然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就在于他们教育思想中的积极要素,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较好的普适性。[8]我们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精神财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运用于当代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朱熹.论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

[3][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A].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罗素.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8.

[6]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M].余灵灵,罗林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67.

[7]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J].中国哲学,2000(3):57.

[8]刘兆伟.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J].教育评论.2002,(5).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苏格拉底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