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析
2016-05-14刘玉
刘玉
摘要:科学课程改革提出教学不能只重视科学知识和结果,更要关注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的形成,思维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教师们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常走入一个误区:学生动手多但动脑少。针对这种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之间的矛盾,本文对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尽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科学探究;交流分享;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4-01
“思维是通向真理的捷径”。思维能力是人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能力。在科学学习中,思维的发展与探究活动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思维的发展必须以交流探究为依托和载体。思维能力是在让学生经历许多次认真地观察、亲身实践、热烈地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后,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贯穿了探究的全过程,即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证据验证假设,直到最后在交流讨论中形成阶段性结论。思维是人内在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倾听、交谈等方法来理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何在分享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提出好问题,启动思维
(一) 问题要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能动员更广泛的、多角度地思考、交流与分享。比如在讨论“怎样保护消化器官?”的环节,第一种问法是:“从我们刚学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说说应该怎样保护消化器官?” 第二种问法是:“想想自己和身边的人患过哪些消化器官的疾病?有什么症状?得病的原因是什么?再说说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第一种问法属于演绎,从新知识到新知识,当我使用第一种问法时,学生茫然地看着我,不知如何入手。第二问法则属于归纳,是从经验到新知识,学生则反应活跃,抢着举手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胃溃疡、食道癌、肠胃炎等,还没等老师插上话,答案已水到渠成了。
(二)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问题。
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少给学生答案。当他们计划一项实验行动时,多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假设和猜想)你认为会怎样?(预测)你观察到什么?(事实怎样)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旧的认知存在很大矛盾的,学生无论怎样联系和重组都无法解释,此时大脑便开始启动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对旧的结构进行修正,并建构新的体系。这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
科学家正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并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思考,才会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小事中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有两个年青人在贝尔实验室使用一根大型通信天线时,总是受到一个本底噪音的干扰,无论他们怎样仔细地检查线路、清扫抛物面天线里的鸟粪,但毫无作用,最后发现这些干扰波竟是遥远的宇宙深处传来的天体大爆炸的信息。
二、找到好途径,诊断思维
多让学生解释、讨论、交流、碰撞等,可以更好地呈现其思维过程,从而观察他们头脑中的旧观念以及如何运用旧观念解释新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思路更条理,聆听学生的解释可以鼓励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
倾听学生解释,观察小组讨论与交流,避免对学生答案马上判“对”或“错”,学习体察他们产生答案的来龙去脉,评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和逻辑推理的水平。比如,在“观察植物的花“一课中,问:“从一个人对上千种植物花朵的颜色观察后所作的统计表中,你们发现哪些颜色比较多,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 :“浅色花的数量比深色的多得多,我猜测这好像人穿衣服一样,浅色的反射阳光,保护花不被阳光晒伤,深色的花朵则吸收了更多的阳光,容易被晒伤,所以浅色的花更多。”学生的思路虽然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但由以上回答,可以获知:学生正在联系颜色在生活中运用的经验,并由此推想颜色对植物的花可能具有同样的作用,但由于还不熟悉颜色对自然中的生物在自我保护、生存和繁殖等多方面的意义,因此推测存在着一些偏差,教师应该先肯定其思维的价值,并注意提示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调查,积累大量的事实经验,再重新验证自己最初的猜想。
争论与交流也是一种积极调动思维的活动,争辩引发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的激烈碰撞,并有可能修正、甚至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比如:在“动物的分类”中,大家对“鳄鱼属于什么类?”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同学认为:“鳄鱼肯定是两栖类,因为它在水中捕食、休息,还能在水中呆很长时间,而且它也能在陆地活动。”有少数的同学提出异议:“照你们这么说,鸭子、海象也应该属于两栖类,可它们的差别那么大!”于是同学们围绕两栖类的定义激烈地争论起来,争论使他们最终对动物分类的标准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如果一开始,老师就直接让学生死记“鳄鱼是爬行动物”,学生心里会不认可,因为用灌输法塞给学生的知识不会真正地参与建构,将来遇到问题时,学生仍会联系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概念来解题。
三、挑战“我能行”,激发创造性思维
记得有一句话:“有趣的知识更有力量!” 在课堂上布置有挑战性的活动时,学生们无一不是全心投入、积极参与,他们几乎是迫不急待地开始动手尝试。例如,在发射水火箭的活动中(一个倒置塑料水瓶,瓶口用橡胶塞封住,用气筒往里打气),当学生看到“火箭”腾空飞起时,惊叹不已。还没等我发问,便纷纷议论起来:“装少点水或者装多点水会不会让它飞得更高呢?”“我觉得,改变发射的角度可以飞得更高。”“换个大点的水瓶应该可以飞得更高吧?” 接下来,同学们几乎忘记了老师的存在,一个个卷起裤脚比试起来!
我们常说,要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做真正的研究。科学家对自然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对现有的科学知识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在科学研究时从不知道最终的答案,他们总是孤独地走在一条没人走过的道路上。学生的大多数科学研究虽说是有老师在指导,人类有现成的答案,教师仍要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教给正确的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体验其中艰辛和苦乐,最终使其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0页。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探究附属读物编委会:《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