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发展的思考

2016-05-14曹锦

人间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

曹锦

摘要:老年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满足老年人生存需要的必要条件。我国老年人口70﹪分布在农村,因此,重中之重在于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其面临的各种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35-01

国际通行标准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现行的土地政策客观上构建了城乡二元的保障格局,由于农民有土地保障,国家得以将社会保障的重心转移到城市,集中精力和财力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致使农村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的保障水平上。这个时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不能通过单一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得到解决。因此,必须通过深入思考和审慎对待,建立起因地制宜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应对长久不断变化中的农村老年人保障问题。

一、农村老年问题现状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而其中70%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镇的迁移。老年人口比例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双重作用下,农村老年人比例加重,老龄化程度逐渐增大。

(二)经济水平低导致保障基础薄弱。解决老年保障问题,需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相当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而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在这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大陆既没有欧洲那样的经济实力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要求的社会福利的增长,也没有时间来从容地消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养老社会问题。

二、社会保障制度遇到的困难与显现的问题

2003年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比1996年减少了1166万,年均减少近160万。参保人数开始下降,农村社会保障开始走下坡路。这是因为制度与逐渐变化的情况出现了不适应性,导致农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信任下降。这样下去保障制度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够给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保障。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在我国的经济贫困地区,老年社会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供养五保户的款物,主要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在部分农村贫困地区这一经费难以保证。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还不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人,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障措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

(二)服务设施短缺,保障质量不高。目前,老年服务设施短缺亦十分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旧的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相当普遍,而且有日渐严重的趋势。

农村社会可供老年人生活文娱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没有。在城市社区里,各种健身、娱乐的设施较广大农村言,要发达得多。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投保的能力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1995-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77元增加到2253元,增加42.8﹪,年平均递增7.4﹪,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4.7﹪,从保险对象上看 ,现实农村养老走的是一条“保富不保贫“的路子 ,目标人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农村老年社会保障改革的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分配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只有变输血为造血,促进农民增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与此同时,还可通过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小城镇以及社会服务业等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可靠的经济基础。才是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的根本。

(二)因地制宜,避免保障缺位。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的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实施方案。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推行福利型保障方案,在已由集体提供经济保障的基础上由国家、集体和家庭共同出资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对贫困地区老年人,则应以国家先提供一定数量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主,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等方法来解决。

(三)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3O年后,他们将随同我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而面临养老保障的严峻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服务体系,给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和工作一个系统的保障,稳定的工作生活可以降低养老难度。同时,给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在其户籍所在地提交养老保险的政策,为以后回乡养老做准备。

结论

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的“弱势群体”,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今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长期逐步的过程。

为了提高保障的质量,增加保障的效果。急需在宏观和细节上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进行的改革和调整,本文提出以下的几个改进方案: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地制宜,避免保障缺位;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体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发扬传统美德;建立农村老年法律援助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强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些改进方案中,第一,二条是根本,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大方向,其他的几个建议是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和纰漏,在细节上提出的改进。在明确大方向的同时,不断地把细节完善,消除弊病,才能把农村社会保障的工作做好,给农村老年人口提供更广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金小桃,金景.农村老年人口健康视角中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战略思考.人口与经济,2006,(6).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农村
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