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当下化

2016-05-14颜炳罡

醒狮国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牟宗三道统儒学

颜炳罡

中国近代以来,有两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前者在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到建设时期,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认为,在未来 21 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还会进一步地中国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后者亦然,也处在现代的转化过程中。我期待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机融合。

儒学第三期发展

中国儒学已经经历了两期之发展。第一期是由孔子经孟子、荀子到董仲舒;第二期是宋明理学;现在儒学则转为第三期之发展。

儒学第三期之发展关键在于儒学能否融摄西方的民主与科学,重建中国文化,开出儒学新形态。牟宗三把这一新形态概括为儒家式人文主义的彻底透出。这就是儒学第三期之发展,儒家式人文主义的彻底透出,即“三统并建”说。

道统之肯定,此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辟的人生宇宙之本源。韩愈有篇文章《原道》就是讲道统的。那么,什么叫道统之肯定呢?就是肯定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非观,肯定中国人规定的“人之所以为人之处”。“人之所以为人之处”指的就是“人伦”,而“人伦”最后的根据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浓缩就是“仁义”,“仁”代表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义”代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故儒家强调:门外之治和门内之治不同,处理门内之治是“恩掩义”,处理门外之治是“义断恩”,公平正直要高于感情的存在,要断情感,因此,处理社会问题,靠“仁义”的“义”;处理家庭问题就要靠感情,这就是“道统之肯定”。

学统之开出,中国文化有道统而无学统,此即转出“知性主体”以融纳希腊传统,开出学术之独立性:一句话就是让中国走向科学,建立起中国的学术独立性。政统之继续,此即由认识政体之发展而肯定民主政治为必然。一句话,就是完成民主建国。这就是牟宗三先生全部的理论浓缩。简单讲,就是道统,加科学,加民主。当然三统不是并列的,道统是道德宗教,学统的核心是科学,政统就是民主政治。道统肯定,学统开出,政统继续,是儒家人文主义的完成,也是中西文化的自然融和,亦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骨架与纲维。

中国儒学现代转化的启示

儒学是顺应中国文化的大流、主流而来,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历史上不是诸子之一子,而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序列中的人物。孔子“以文自任”,“斯文在兹”,不只是开一个学派、创立一家学说,而是要继承华夏文明,使其能够继往开来。所以,儒家文化历史上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不断走向开放、完善的思想学说。只要有中华民族在,甚至只要有华人在,儒家学说就不会消失,也不会消亡。百余年来,中国儒学不断转化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儒学在中国有着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中国儒学植根数千年,拥有数万万信众,有着超强的生命力。经过“五四”打倒孔家店,“文革”时期的全民性批孔运动,儒学并没有被风吹雨打去,验证着儒学的坚韧和刚强。经过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冯友兰、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大儒的努力,儒家学说不仅没有死亡,反而大师辈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儒学思想系统,成就近代影响不是最大,却是创造力最强的文化学派或者思想学派。

(二)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总是与中国社会的变革、当代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儒学的影响力虽不可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但其思想义理的逻辑创造力绝不逊色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所以,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总是与中国社会的变革、当代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社会的变革对儒学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传统社会的断裂造成传统思想丧失了制度的凭借;另一方面,任何社会的变革都迫使儒家学者必须做出回应,而对社会变革的回应又促进了儒学新生。另外,两千年封建政体的解体,使儒学失去了政治力量的支撑,但却又促进了与政治体制脱钩的学院派儒学的形成。

(三)西方文化是中国儒学现代转化的有力助因。

西方文化的到来对中国儒学而言,利大于弊。没有西学的到来就没有儒学的新生,也没有新形态儒学。中国儒学的转化就是以儒学为主体,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那么,儒学的现代转化如何走向深入呢?下一步儒学的现代转化会是怎样?

我们认识到,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并没有完成,到牟宗三、冯友兰也没有完成,可能永远也不会完成。它永远处在不断新生,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中国儒学的未来转化,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应该考虑。

在全球化中,定位儒学的未来发展。百余年儒学的发展与转化一直与民族命运、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关心的是民族生死存亡问题,是中国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未来的儒学发展应转向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儒家的理论自孔子起就不是为中国人设计的,而是为全人类设计的,为一切可以称为“人”的人而设计的。所以儒家“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这些观念,可以为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寻找到新的理论支撑。我觉得在全球伦理的实践和理论设计当中,儒家是不会缺场,也不能缺场的。

关切当代社会的新发展,回应当代社会的新问题,实现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不断为儒学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促进儒家理论与现代化的双向受益。我认为还是要关切现实。

积极参与世界多元文化对话、互动,在与世界各种文化、文明的对话中成就自身的文化价值,发出中国的声音,同时汲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促进儒学现代形态的完善。

猜你喜欢

牟宗三道统儒学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牟宗三对康德良知学说的双重误释
儒学交流在路上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张东荪道统论刍议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牟宗三后期合一论原理述要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及其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