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林半觉的书法艺术活动

2016-05-14张莉牟朋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国艺术

张莉 牟朋朋

摘 要:著名的文史学家、金石学家林半觉一生致力于广西石刻资料的整理研究和篆刻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林半觉一生度过76个春秋,仅民国时期就占了一大半,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的用功和努力,为其以后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民国;林半觉;艺术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YCSW2015197。]

林半觉(1907—1983),原名林泉,字半觉,别号天晓、苍松室主、觉斋主人、钵园居士,广西融安人,著名的文史学家、金石学家。

林半觉幼时家境贫苦,所以在学习方面也极为勤苦,用功颇深,1926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林半觉早年边从事教育工作边研习文史篆刻:1928年至1934年,师从黄宾虹学习汉印技法,期间结识了徐悲鸿、马君武、马万里等名家,受益良多;1938年,在桂林创办春秋书画社,从事国画和书法篆刻的研究与创作,交流古今文化,搜集、研究、整理书法石刻;同年又在郭沫若在桂林主办的考古学训练班深造,向郭沫若求教甲骨文字;1946年秋至1947年春,主持广西省历代石刻展览会,在桂林、柳州、南宁、广州等地举办展览。林半觉曾担任广西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讲师、广西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广西省政府秘书处专员,广西解放后又担任过自治区文物馆秘书、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桂林市文化局历史文物顾问等职。

林半觉一生致力于广西石刻资料的整理研究和篆刻艺术创作,著述成果丰硕,民国时期就著有《广西石刻展览特刊》《广西石刻志》《还珠洞唐宋石刻新见》《篆刻讲义》等,后来又出版有《广西历代平蛮碑纪要》《元祐党籍碑资料汇编》《桂林碑林丛话》《桂林石刻总目》《浯溪访碑录》《临桂金石目录》《龙隐石刻目录、人名录》《桂林石刻》,等等,这些都成为研究广西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贵资料,学术价值极高。而这一切,大都得力于其早年对篆刻艺术的刻苦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执着热爱。

林半觉一生度过76个春秋,仅民国时期就占了一大半,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的用功和努力,为其以后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一、民国时期林半觉的书法艺术活动

中华民国结束,新中国成立之时,林半觉刚刚42岁,无论在生理年龄还是艺术创作方面都可看作是壮年时期。这42年时间可看作是其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积累时期,期间的各种经历都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整个民国时期,林半觉的艺术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照。

一是专业学习经历。如前文所述,林半觉幼时家境贫寒,但其学习刻苦努力。其从小就喜欢刻字,买不起专门的工具材料,就常常捡来滑石练习刻章,或于砚石上刻诗句,或于竹片上刻对联,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机会。此外还在乡里跟前清举人石金生学习,从石金生处得见其所藏《汉铜印谱》“爱不释手,遂在石师教导下刻苦临摹数百通,并仿刻之”。后来入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当时的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设的科目中就包括书法课。1928年至1934年,黄宾虹曾经两次到桂讲学,林半觉得以借此机会向黄宾虹请教篆刻技法以及古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在黄宾虹处学习到吴昌硕治印的技法。1936年,林半觉又有机会结识到桂林的徐悲鸿,得以观摩徐悲鸿的所有用印以及藏印,同时有幸借阅到多种珍贵印谱,也正是因为徐悲鸿的关系,林半觉还得以与齐白石互通信件并探讨篆刻。除此之外,林半觉在这一时期还结识了马君武、马万里、张安治等一大批名家。张安治还赠送给他很多名贵的印石,并策划邀请徐悲鸿、马君武等11位名人为其代订篆刻润例,这也使林半觉在而立之年小有了一把名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抵达桂林,林半觉也借此机会多次向郭求教甲骨文字并探讨篆刻艺术。据载,在新中国成立后,林半觉还曾赴武汉的中央考古训练班跟随郭沫若学习。综上所述,在青年时代的学习期间,林半觉就得到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郭沫若、马万里、马君武、张安治等名宿大家的指点和提携,实属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此一般循序渐进的“高品质”的艺术学习经历也的确难得。

二是社会活动。民国时期,林半觉参与的社会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教育活动,主要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任师范讲习所教员,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成立后任篆刻讲师,教授篆刻艺术;1946年私立榕门美专与艺师班合并为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又兼任教授篆刻艺术。二是社会活动,主要是组织和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如创办春秋画社(又名“春秋印社”),从事国画和书法篆刻的研究与创作,为当时聚居桂林的大批爱国人士搭建了交流平台;同时还积极参与广西美术会等其他社团组织的一些展览、募捐和义卖活动等。

三是对广西石刻资源的整理。据记载:“自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林半觉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从事金石篆刻的教学和创作,并刻制了大量的印章,以印会友,结识了文化界许多知名人士,通过互赠,留下了许多名人手迹,为桂林文化城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名人手稿;第二件事是自1940年起,他全力搜集整理广西石刻(特别是桂林石刻)资料,着手《广西石刻志》的编辑工作,为广西,也为桂林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石刻第一手资料。”可以说,这对于广西石刻资源甚至是广西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来说都是一件功不可没的事情。林半觉在1982年撰写的《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桂游石刻研校》一文中也曾说“笔者,从一九四〇年起,尝访拓古刻于崖谷傣莽之间,校录于孤灯小窗之下,得拓本数千余纸,中经丧乱,保存护持,煞费周章”“崖谷傣莽”“孤灯小窗”“数千余纸”“保存护持”,我们在这些字眼中不难看出老一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资源无微不至的用心呵护,更是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视作重要的人生使命。

二、民国时期林半觉的书法艺术贡献

林半觉有两个比较响亮的称号已被学术界所认同:一个是被章士钊先生称为广西文化界的“一把刀”,肯定了其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另一个是鉴于其在广西石刻艺术史上的地位,被人称为广西石刻的“活字典”。这两个称号足以说明其对艺术、对文化的贡献。

林半觉穷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古代岭南摩崖石刻的研究,即便是临终时,其遗愿还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桂林的山崖石碑上,如此来看,说其将石刻研究作为一种使命和事业来对待一点都不为过。如果要概括其民国时期的艺术贡献,大抵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方面。

首先是艺术教育方面。客观的讲,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各个方面,广西在历史上向来是相对落后的。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复杂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方面都在寻求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尽管都很艰难。具体到书法艺术方面也是如此,在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广西书家中,林半觉应当算是佼佼者,无论在书法还是篆刻艺术方面,都可作为当时的代表人物。林半觉在与当时诸名家交游的过程中学到了对待传统文化艺术应保持的态度,如其向郭沫若学习时,郭曾强调“做学问最需要老实态度,切不可用偏旁凑合篆字,要反对冒充甲骨、钟鼎文欺骗老百姓,还自以为渊博的现象。”林半觉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从其留存下来的篆刻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在章法、字法、刀法上,无不讲究。同时强调文人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把这一治学名言加以改造,成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爬万架山”,用以自勉。这种在艺术实践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治学观点和治学态度,也会自然而然地带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影响了后学。

其次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关于林半觉在这一方面的贡献,行文至此已毋庸多言,对石刻的拓印、组织的展览宣传、理论著作的出版等无一不在默默地印证着林半觉所做出的贡献。这里再举两个小例子:一是在当时国民党统治时期,林半觉在搜集石刻资料的过程中能留意到革命文物的搜集,冒着危险将红军长征留下的三块碑刻拓印并保存了下来;二是在当时的动乱中,他悉心手拓千余种石刻并设法保存下来,湘桂大撤退时,其宁愿舍弃财物,也雇乡人将十多担石刻拓本挑运到融安乡下保存,抗战胜利后又雇人搬回桂林,使得这批珍贵资料免予损失,至今,有的已成孤本。

另外,至今在桂林八角塘的“林半觉艺术陈列馆”中还存有林半觉在抗战期间为鼓舞士气而刻制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印章拓片。抗战期间,林半觉刻制了如“还我河山”“革故”“鼎新”“劫后余生”“壮怀激烈”“焦土抗战”等印章,用篆刻的形式呼吁民众抗日,激励人们的斗志。

1941年,客居桂林的罗香林曾写过《奉题觉斋册子》来赞美林半觉,甚为精彩,其内容如下:

辨章文字,探讨源流,去俗讹伪,力追渊雅。此文字学家所有事也;

摩抚名迹,妙造有得,挥毫染翰,自成格度。此书家所有事也;

磨砻金石,镂文制象,神完气足,尽美尽善。此雕刻家所有事也;

三者皆学术与艺事之最可贵者,擅一既殊不易而半觉先生乃合而融之,宜其回绝凡流,独多开创,不朽可知己。

时间无法倒流,但那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的人,不能忘却。

参考文献:

[1]林栖凤.林半觉篆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2]魏华龄.广西石刻的“活字典”—林半觉[J].文史春秋,2002,(05):25.

[3]林半觉.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桂游石刻研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2):29.

[4]许若石.郭沫若与篆刻[J].收藏,2000,11.

[5]林汉涛.忆罗香林与林半觉二老的桂林艺缘[J].贺州学院学报,2012,(01): 23.

作者简介:

张莉,女,山东莱芜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牟朋朋,男,山东德州人,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猜你喜欢

民国艺术
爱国
母鸡
镜花缘(10)
纸的艺术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