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2P技术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及安全策略

2016-05-14禹宁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安全策略

禹宁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2P技术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也有很大发展。P2P技术也被称之为对等网络技术,和传统的网络服务器对比分析,P2P技术具有身份对等、非中心化等特点,同时能予以扩展,所以在即时通信的应用中,该技术不仅得到了重视,而且使用范围也在扩大。下面就对其的应用情况,安全策略等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P2P技术 即时通信 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即时通信就是根据网络数字通信互联服务为基础的,而P2P技术是利用网络的对等进行构建,让所有网络参与者都能在网络数据传输交换时,构建新的互联网技术。即时通信有用户依赖的特点,因此在通信领域有很好的发展。例如微信、QQ等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有了新商机,其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此之外,由于比特币等技术的不断发展,P2P技术更加受到开发人员的重视。

1 P2P技术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1.1对文件共享功能的分析

使用P2P技术的时候,文件共享是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用户之间拥有文件传输和文件共享的功能。以此分析如果之依赖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依赖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P2P技术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用户在使用中可以直接从P2P网络中发布和获得一些共享文件,有效降低了服务器运行的负担,同时还可以提高文件的传输效率。对于P2P文件的共享而言,基本上都是依赖于分布式哈希表技术,在DHT中文件的索引位置被存储为一个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中,都把文件的索引位置存储了一个节点,同时每一个节点都记录了存储地址和哈希值,例如IP地址,其把所有的索引都组成了一个索引网络,在专业术语中就是哈希表,利用简单的访问,P2P可以得到某些特设文件在P2P网络中的存储位置。业内人士都清楚,哈希表数据巨大,为了方便索引,一般都会分割成不同的小存储位置,形成不同的P2P网络节点。节点之间可以利用相互的传输过程,不断的获取完整的哈希表。

1.2音视频流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很多技术成熟的即时通信软件都可以让用户利用语音进行聊天,或者利用视频通话等方式进行实时通信,在这类软件应用中,其对响应速度有很大要求,一般都不会先把请求、信息等传送到服务器上,然后再让服务器把信息发送给用户,这个循环操作的效率就不是非常高,是一种比较低效的手段,为了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一般都采取用户之间的P2P通信,提高实际的通信效率。针对P2P的协议,进行音视频通信时,根本目的就是要穿越NAT,就是进行有效的网络地址转换,大部分的用户都是内网用户,其会共同使用同一个IP地址,利用NAT技术可以对端口进行映射,让内部网络用户接收到正确的信息,但是如果使用NAT技术,直接会干扰P2P技术,针对这一情况,应用P2P技术时,其请求只能发送到外部网络系统中,在实际通信中,却需要对方的内部网络地址,那么就只能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进行穿越,保证P2P通信的正常。UDP HolePunching 是常用的穿越方式,利用内部两个网络间的 P2P 通信直接映射到外部网络端口上完成相互间的通信传输。当完成对NAT穿透后,视频进行传输时利用P2P协议,在UDP通道中就可以达到传输的目的。

1.3构建社交网络的技术分析

P2P技术是一种自助网络技术,一个用户拥有一个节点,由不同节点构建而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内部联通网络,目前这种自助网络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从而研发了P2P方式的社交网络。比特币是一个新的虚拟货币,交易链也是根据P2P网络予以构建的,在块链中会记录每一笔交易,在块链中对每一笔记录都会进行保存[1],这是一种永久保存方式,不能被删除,当用户在查看比特币的交易记录时,或者进行比特币的转让时,就要利用P2P技术,先进行模块的下载,然后转让比特币的交易记录。研究社交网站的人员分析,可以利用比特币这一独特的技术特点,可以将其整合到社交网络的构建中[2],把用户所发布的信息整合到块链中,这样用户所发布的信息就不必在服务器中进行存储,而是把信息存储在块链的网络中,当用户登录社交网站中,可以直接进行块链区的更换,得到社交网络最近更新的所有信息,如果用户是在社交网络中登录,其可以不断的进行 P2P 通信,保证用户能即时地获取当前社交网站中用户发布的最新内容。

2 分析P2P通信技术的安全问题和对策

在实践中应用P2P通信技术,虽然带来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一,P2P协议中默认的发布方式是非密码方式,有些信息还是明文发布,在记录发布信息的同时,同记录了用户的地址[3],对用户信息有泄漏的隐患。第二,P2P具有资源分享功能,用户可能会下载到病毒软件,导致信息的泄漏,或者破坏使用数据。第三,设置NAT就是为了保证内部网络安全,有效降低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接触机会,但是很多P2P技术都结合了UDP打洞技术,和当初的设计背道而驰,降低了网络的安全系数。

针对上述的安全问题,应该予以有效解决。第一,应该应用加密协议,对P2P传输的内容进行加密,确保传输信息的隐秘性。第二,对文件要强制进行哈希校验,不要对文件内容和文件名的修改,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用户信息。第三,很多文件对安全要求较高,内容也非常敏感,因此在内网NAT中应该禁止设置 P2P 通信在该网络上进行,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P2P网络对传统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安全问题,可能会泄漏用户的网络信息,不利于该技术在以后的发展,因此要针对目前所发现的缺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弥补措施,提高该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用户使用中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鹏.P2P技术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及安全策略[J].信息通信,2015(1):178-179.

[2]赵鸿胜.P2P即时网络通信技术在ICU远程医疗会诊平台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103-103.

[3]陈汉彬,刘兴俊.P2P即时网络通信技术在医院检验科的应用模式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2):51-51.

猜你喜欢

安全策略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叉车安全策略分析
主动安全网络架构的安全策略
基于可视化的安全策略链编排框架
基于飞行疲劳角度探究民航飞行员飞行安全策略
多媒体教学服务器限制访问的一种措施
一种防火墙安全策略冲突检测方法*
浅析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2012 R2安全策略经验谈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无线网络安全策略研究
浅析数据库的安全设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