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补特殊时代的“缺陷让领导干部年轻起来

2016-05-14看天下

晚晴 2016年5期
关键词:李鹏胡耀邦年轻化

看天下

2016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退休以及老干部的话题进一步引来大家的关注。

30多年前,为了对老干部做出妥善安排,顺利实现干部新老交替,陈云主持起草了《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纪要》指出:“干部必须实行离休退休制度,这是根本办法。”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对老干部离休、退休的年龄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共十三大开幕当天,新华社记者李尚志找到了时任中办主任温家宝,希望他能帮忙进入中央领导人的休息室。

那是1987年10月25日,当天为了避免中央领导人休息室人员过多,对记者数量进行了限制,李尚志被挡在门外。温家宝听说情况后,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散会后,在回宾馆的车中,温家宝还向李尚志介绍了特邀代表陶峙岳的情况。

除了中央日常工作外,温家宝参与了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研究、起草工作。这一年,他45岁。

“政治体制改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层逐步年轻化。”十三大前,邓小平对日本政治家二阶堂进说道,“十三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的成员都将比较年轻一些。”

“年轻”这个词,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一再提到这个问题。

突破亦是稳妥的,“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其二,不能把‘年轻化简单地理解为越年轻越好,不能把年龄当成选拔使用干部的唯一刚性指标。其三,在干部队伍选拔配备上,年龄的条件不能说得过死,领导班子配备要有经验丰富熟悉情况的同志参加,形成梯级结构。”邓小平在1987年总结道。

“制度上的缺陷”

“我们存在一个领导层需要逐渐年轻化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说道,“过去没有规定,但实际上存在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不利于领导层更新,不利于年轻人上来,这是我们制度上的缺陷。这个缺陷在六十年代还看不出来,那时我们还年 轻。”

但到了80年代,情况不一样了。据统计,经历过“文革”,当时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平均年龄约为65岁,1982年机构改革前,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分别为63岁和62岁多,省部级领导干部中50岁以下者仅占总数15%,相当一批干部连八小时工作都难以坚持。

为此,陈云曾自我调侃道:“建国时我45岁,可以三班倒、四班倒,白天开会,晚上同周总理谈,午夜去找毛主席。现在不行了,如果还要那样干,就是向‘八宝山开快车。”

邓小平和陈云等领导人,决定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1980年春节前后,中组部派出10个工作组分赴各地,任务是考察中青年干部。回到北京后,工作组形成了一个160人的名单。名单最终被送到邓小平案头,邓看完了后说,选拔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

除了中组部,各部委也分赴各地,寻找年轻有为的储备干部。“从1980年开始,先后组织了五批这样的考察,涉及三十多名中青年干部。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批和第四批考察。”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写道:“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是这样从山沟里被选拔出来,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的。”

1982年,十二大召开前,邓小平和陈云再次提到提拔和培养年轻干部的问题。7月2日的一场座谈会上,陈云力主不但干部要年轻化,而且要提拔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是年富力强;二是可以经过3年、5年、10年,有意识地培养,选出好的人;三是40岁以下的人中间有人才;四是只有40岁以下的人,才了解“文革”初期青年人当时的想法和表现。

虽然“文革”已经过去6年,但留给这些领导人的冲击仍在。邓小平曾一再提及“文革”期间一件往事。1973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随即在周恩来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令“四人帮”之一王洪文颇为不满,两年后,他在上海恨恨地说,“十年后再看”。当时王洪文40岁,邓小平已经71岁了。他找李先念等人交流时,不无忧心地说,“十年之后,我们这些人变成什么样子?从年龄上说,我们斗不过他们啊!”

邓小平、陈云等领导干部重新主持中央工作后,1980年2月29日通过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并且将这一要求写入修订的党章中。同时,他们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提拔、培养。

“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不是照样干吗?”

然而,阻力仍在。多年之后,李鹏在回忆录中,对这段经历仍然难忘。

1980年12月31日,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邀李鹏到家里去,说中央决定一批老同志任国务院顾问,自己是其中之一,部长的工作以后将由李鹏接任。但两个月后,李鹏再到刘澜波住处时,情况又发生变化。刘澜波说,电力部几位老同志给中央写信,认为李鹏太年轻,马上当部长在部里难以服众。

虽然中央最后力排众议,坚持原来决定。但这段曲折也让陈云颇为感慨。1981年7月2日,中央在怀仁堂召开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座谈会,议题是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李鹏参加了这次会议。陈云在会议上说:“李鹏是从苏联学习回来的,搞电30多年,这次提拔当部长还有争论。我看到的名单,第一次不是李鹏,第二次才是李鹏,是刘澜波同志力争的。”

“我们现在的两个主要任务是经济改革和干部年轻化,两者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干部年轻化。”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再次提到这个问题,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案例说道,“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其实也不比现在年轻人懂得多,不是照样干吗?”

邓小平、陈云等人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把年轻的干部提上来,老干部就需要先下去。在邓小平看来,这甚至是一场革命。在1982年举办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提醒人们:“这次革命不搞,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 题。”

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对年轻干部的提拔明显加快。十二大闭幕第二天,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39位新当选的年轻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其中最年轻的是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当时只有39岁。除了他之外,还有53岁的电力工业部部长李鹏,47岁的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41岁的王兆国(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等领导干部。

也是在这一年,胡锦涛由甘肃调到中央,从事团中央领导工作,并于1982至1985年先后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2年11月,经中央批准,40岁的温家宝从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任上,调任地矿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1983年10月,他由研究室主任升任副部长。

1984年,温家宝接到中央一个任务,担任十二届三中全会大会副秘书长,参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准备工作。一位曾在中央办公厅工作的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这实际上是考察”。

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委托中组部,物色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合适人选。胡耀邦的要求有四个:副部级以上、年轻、学历较高和有才能。温家宝是考察对象之一。

1985年春天,温家宝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当年他43岁。

关于这段往事,胡耀邦之子胡德华曾对《东方早报》回忆:“王兆国同志跟我讲过——当时他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他就跟我父亲提出来,说:‘中办还要有一个副主任,耀邦同志你看选谁好?父亲就说:‘中办这个岗位非常重要,你要选一个非常优秀的干部,最好选一个我不认识的干部,要选你认为最优秀的。因为如果选他(胡耀邦)认识的,将来一些原则问题不好处理。这样,兆国和中组部专门挑选了家宝同志。”

一年后,温家宝接替王兆国,成为中南海的“大管家”。

“四老”与“三老”

为了对老干部做出妥善安排,顺利实现干部新老交替,陈云主持起草了《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纪要》指出:“干部必须实行离休退休制度,这是根本办法。”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对老干部离休、退休的年龄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年12月,胡耀邦在讨论老干部问题时说,中国当下有几十万老干部,可以分三种情况:一、作为大国、大党,中央要保留八十人左右在全国有影响有威望的党内、党外老同志压阵脚,但各省、各部不存在这个问题;二、要设一些名誉职务,如顾问委员会,以便安排;三、身体不好的下决心退休离休一批,但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必须从优。

到中共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人共同约定“一起退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党的十三大,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大会,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外对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央委员会的留与退的问题尤为关切,甚至还有许多传说和猜测。”十三大之后,李尚志回忆道,这是自己希望能进入休息室,观察这些中央领导人言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最终他在温家宝的帮助下,在休息室里见到了邓小平、李先念、聂荣臻等领导,而“陈云、徐向前同志,由于走路不太方便,他们没有到休息室去”,直接到主席台就座了。

早在1986年初,关于十三大的报告起草工作就开始推行了。温家宝所在的中央办公厅着手收集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资料和研究,中央还成立了由田纪云、胡启立等五人参与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11月底,在中央五人研讨小组下面先后成立了8个专题研讨小组。

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体制改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领导层的年轻化,“要组织一个好的政治局,多数是50岁至60岁之间的,40岁的更好”。为此,他决定以身作则,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这个建议遭到聂荣臻的反对。“他全退了,不当军委主席,一旦有事,怎么号令全军?只有他能镇得住,他在,军队就不会乱”。聂荣臻担心“自从宣布军队整编,裁军百万后,基层思想很不稳定,如此时小平同志再退出,确实对稳定军心不利。”所以他建议邓小平仍然保留中央军委主席一职作为过度。

当时中央领导干部们正集中在北戴河研究十三大相关问题,聂荣臻便写了一封“备忘录”,由王震带往北戴河进行汇报。很快,邓小平的意见便传回北京:“这个聂老总,考虑得真周到!”最终,中央决定,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邓颖超“四老全退”,邓小平、陈云、李先念“三老半退”。

老干部退出的另一面是,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的平均年龄,由十二届一中全会时的73.8岁下降到63.6岁。胡锦涛、温家宝、王兆国等年轻干部,逐渐进入中央领导层,开始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他们只是干部年轻化大潮中的一小部分。“这几年,中央、省、地(市)、县,一共提拔了230万人,都是一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或五十刚出头的同志。”1986年5月,胡耀邦在一次讲话中总结道,二百多万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同时有二三百万老干部退下来,较好地实现新老交替,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资料来源:《邓小平文选》《李鹏回忆录(1928-1983)》《胡耀邦(1915-1989)》《党史纵览》《中国记者》《时代潮》《福建党史月刊》等)

猜你喜欢

李鹏胡耀邦年轻化
李鹏鹏书法作品
高速公路扩宽桥梁设计研究
高血压年轻化,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
Creative Cram
你好,新青年
cute pandas
秘书眼中的胡耀邦:主张“走冷门”不“走热门”
我给胡耀邦当秘书
中国棋坛正在“年轻化”
胡耀邦夜宿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