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实践性教学设计探究
2016-05-14李全叶
李全叶
摘 要:高中语文实践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主参与语文课程体验和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虽说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高中语文实践性教学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有部分问题存在。现本文就简要提出了几点语文实践性教学设计的策略,以期促进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实践性;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一、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主要对象,因此在实践性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理应深入研究教材,积极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蕴含的内容较多,且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而忽略了祥林嫂之死的讲解。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进行课题设计,学生通过文章描述可以得出祥林嫂是老死的,就像一盏枯灯,进而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祥林嫂死前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最终挖掘出祥林嫂死去的真正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当时封建礼教和迷信制度的无情残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有效提问,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交流和思考。
二、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采取了“满堂灌”“一言堂”等的讲授法,学生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减少了他们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导致整体的学习效率偏低。当然,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应该只采取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取长补短,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如在学习课文《长亭送别》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乐,如美国著名音乐家奥德韦作曲的《送别》,在渲染气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还应就课文中所描述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女主崔莺莺和男主张珙所处的时代,理解他们感情中受到的挫折,这样教师一方面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另一方面也可组织学生就课文背景和内容展开话剧表演,使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最后是教师以问题“女主人公崔莺莺最打动人的地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相互探究,这样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三、教师联系生活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程
语文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把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首先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缩短课文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借助课外实践进行课程教学,如在学习夏衍的《包身工》之前,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采访一些社会打工仔和打工妹的故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制成视频,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组织语文语言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对包身工制度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最后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语文与实际的联系,布置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雷雨》之后,教师可进一步搜集《雷雨》的电影供给学生观看,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实现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运用,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感。
四、教师恰当评价学生,促进实践教学全面开展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的鼓励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过程,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选择,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在语文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评价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此外是教师应该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结合起来,同时还应该重视评价程度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设计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展开课程教学,实现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当然学生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姜美玲.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对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叙事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14:97-105.
[2]陈帅.优化教学策略,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J].学周刊,2015,3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