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
2016-05-14刘姗姗
刘姗姗
摘 要:对于学校文化的概念目前众说纷纭,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的构建与提升对于学校组织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多元文化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风靡,“多样性”“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等逐渐成为学者们广泛论及的话语。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的文化冲突有其衍生的土壤以及存在的必要,但也需要冲突得以缓和的机制,否则,将会祸及到学校教育系统,进而影响学生的真实发展。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分析学校文化冲突,为学校文化冲突的缓和寻找一条出路。
关键词:学校文化;文化差异;学校文化冲突;多元文化教育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民族特点、地域因素等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关于师生行为规范、心理状态、思维习惯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在许多教育人类学家看来,学校文化冲突的现实来源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及其在学校场域中的具体表现。文化从其诞生的一刻起,就已具备了差异性、多样性的特质,因此,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文化冲突”就具备了“必然性”的特质。[1]文化冲突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然而,过激的冲突必将对文化所赖以存在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冲突紧张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得以缓和。多元文化教育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影响遍及整个西方世界。本文试图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入手,为学校文化冲突寻找缓和机制。
一、学校文化冲突
(一)学校文化冲突:现实来源与理论分析
在学校组织中,冲突的两大主要渊源:其一是由于不同的人对教育组织的职能、最佳领导和管理方式的不同理解。其二是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教育本质以及教育目标的不同看法。[2]学校价值观能被学校成员共同分享、集体信守,渗透并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那么它就变成了学校的独特文化。[3]
在许多教育人类学家看来,学校文化冲突的现实来源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及其在学校场域中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学校文化冲突可能会日益加剧,并导致学校生活的紧张。因此,教育者应尊重学校文化差异,正确对待文化冲突,具备自我鉴定自身文化价值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于学校文化冲突的理论分析,在此以影响至深的冲突理论为例。华勒的冲突理论偏重于分析学校内部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他把学校本身当作是一种强制性的机构。在学校外部,各种势力都在干扰教育,而学校内部,教师高居于学生之上,由成人社会授以权威,而学生只能顺从权威,接受领导。这种师生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与从属”的关系,甚至彼此之间含有潜在的对立清感。师生之间常有一种希望与欲求的冲突,就是教师希望把学生当作一种材料来加以塑造,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学生;而学生则欲求依照自己的方式自动地求知。因此、教师为了维持纪律以增进学习效率,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如命令、训斥、惩罚、监督等,对学生严加管教。同时考试与评分也是控制学生的有效方式,致使一些学生与教师形成对立。[4]
(二)学校文化冲突:类型与原因分析
在宏观意义上讲,学校文化冲突是从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来探讨社会文化主要形态冲突与校教育的关系;学校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5]:
1.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学校传播的是主流文化价值、态度、人世观、道德标准等,如公民课中灌输主流文化价值,历史课中突出主流文化的传统价值及其优越性,这与非主流文化有着巨大的差距,容易出现文化顺应的困难。
2.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学校中的制度文化与学生群体文化之间的冲突。学生群体文化,可以看作为学生群体构成的一种有着自己的习惯、传统、处事方式甚至自己的语言的独特世界。学生群体文化,有时会与教师所代表的学校主流文化的对立,甚至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反文化,但是在学生群体文化的构成上或者说形式上大体是与教师文化相同的,即都包含语言与方言、非语言交流、思想观念与世界观、行为方式及规范、思考推理的方法、知识经验等在内。识别不同的学生群体文化,分析它们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关联,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微观意义上讲,学校文化冲突是以学校中的各组成部分的文化型式间的冲突为着眼点,它既可能是社会文化主要形态间冲突的反映,也可能是自身衍生的文化冲突。[6]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涵
在20世纪50-6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几乎是多元民族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是从消除种族歧视、为不同种族或民族的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角度来说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扩展到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不再仅限于消除种族歧视上。概要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促使学生了解并认同自己所属的文化,并尊重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进而掌握文化接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活动。[7]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前提,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教育”。[8]概言之,多元文化教育在内涵上集中表现为在教育领域中权利和机会的边缘化,即“去中心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总体目标
多元文化教育的总体目的,体现在学生个人、社会、文化三个方面[9]:
就学生而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使其正确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模式,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
就社会而言,通过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并适应多元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各族群的和谐发展。
就文化而言,通过学生的“文化化”,掌握所属社会群体的文化,进而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适应不同文化的需要,在传承各文化体系遗产的同时,促进所属文化的变革。
三、多元文化教育:学校文化冲突得以缓和的新机制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缓和学校文化冲突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的基础上,挖掘所有学习者在智力、社会性、个人发展方面的最高潜能。
多元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教育学习者去尊重所有的人及其文化,并因此使学校中的文化冲突得以缓和。为此,多元文化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1.在学校教育以及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教给每一位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2.促使学习者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愉快地、有效地进行交往;3.培养能够消除歧视和偏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学校中的“边缘人”;4.培养学习者面对各种歧视和偏见时进行正确地判断的能力。
(二)建立新型学校文化
为了缓和学校文化冲突,多元文化教育应致力于改革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并形成多元共存的学校文化型式:
1.多元文化教学
多元文化教学是通过教学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其他文化,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评判自身的文化,并进而评判这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从而在多元文化中作出正确的抉择。如果缺乏这种批判性思考或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多元文化面前就容易感到是非不分,真假不明,形成独断和盲从。[10]多元文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批判性分析能力,但并不否认基础知识等掌握的重要性。
2.多元文化教学中的教师
实施多元文化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一些新的素质,达到一些新的要求。比如,教师须具有多元民族、族群的态度和价值,对学生的不同文化及各民族、群体的文化与历史因素有充分的了解,能从多元文化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的诸多问题;教师要能代表社会的文化多元性,把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级、民族、种族、语言或任何这些因素结合而成的文化,主动地包容进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考试和组织模式中,同时也要强调或增强社会中的共同核心价值。[11]
建立新型学校文化。多元文化论者认为仅仅从学习内容的改变上,无法为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真实目的,因此要改变的不只是课程而已,而是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的营造,包括教师态度和期望、学生分组和教学策略、学校教育政策和措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教室气氛、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测验与评价程序的彻底变革。这些变革的最终目的则是营造一个结构性合作的环境,使该环境有利于不同文化群体间形成积极的合作关系。这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应该以尊重多元、崇尚差异、强调理解、追求平等对话等多元文化精神为内核,并以此为基础,关爱自然、关注生活、关心社会、注重创新。
参考文献:
[1][4][6][8]桑国元.学校文化冲突的源起、表现与缓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3).
[2][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温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健林.校本激励:原理与策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9]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的西方探索与中国实践[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10][11]转引自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的西方探索与中国实践》[J].Sleeter,C.eta.l,Kaking choices formulticultural education: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1988.Arends,R.I.,Learning to teach,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