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出来的都市活力

2016-05-14廖宜和康庆平谢玮璟蒋文华周传馨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集体婚礼城市公园商圈

廖宜和 康庆平 谢玮璟 蒋文华 周传馨

都市的崛起和长盛不衰,与都市人不断创造和积淀的大都市文化密切相关,与都市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品格密不可分,那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对多元的包容、对活力的崇仰。

一座座城市的兴衰起伏,启发人们去思考:导致城市衰败的命门是什么,推动城市兴盛的密码又在哪里?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经济相互影响的功能集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正因如此,从20世纪末叶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有关“文化城市”的评选此起彼伏。从欧盟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评选的“欧洲文化之都”,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开始评选的“创意城市”,再到伦敦市长办公室从2008年开始颁布的“世界城市文化报告”,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城市文化对城市兴盛的巨大影响。

都市健身圈 跑步改变生活

羽毛球网上俱乐部、户外登山QQ群、足球好友微信群……在不少大中城市,通过各种“圈子”集中锻炼已成为全民健身的一大特点。在这些健身圈里,热衷于某项运动的人们相约活动、相互信任、共同提高,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健身与生活方式。

从北京公主坟的家到白石桥附近的单位,放在一年多前,这段4.3公里的路程在路振宇的生活中,有时意味着3站地铁,有时指的是半个小时的公交,或者在一不小心睡过头的早上,还等于20多元的“打的钱”。但这一切在2013年年初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1月的某一天早晨,路振宇做了一个对自己来说十分大胆的决定,“我打算以后都坐‘11路(两条腿步行或跑步)上下班。”

令路振宇没有想到的是,其实身边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很快从一个“独行侠”成了一个“有组织的人”,跑程也从上下班的路线延展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跑步“圣地”——在那里,各种各样的“跑团”更是不计其数。

其实,近两年全国的跑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马拉松赛事报名屡创新纪录,其中不少参与者都是像路振宇一样的上班族、“小白领”。这项最简单、古老的运动,在年轻人中重焕生机。

和很多人一样,路振宇跑步的最初动机是为了减肥,也和更多人一样,他一跑起来就上了瘾。从最初上下班途中的4.3公里,到后来逐渐延长到1万米,再到去年3月在重庆完成了自己第一个全程马拉松,他发现自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多喜欢跑步,只是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别的减肥方法。”路振宇说。上大学期间,他就尝试加入学院里的足球队,甚至还曾代表学院队参加过学校的羽毛球比赛,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无疾而终”。“像足球、篮球这样的团队运动,基本就不欢迎我们‘微胖界人士,队友们倒也不直说,但咱也不好意思拖累人家。”路振宇调侃道。

而路振宇很快找到了跑步的“小团体”后,想法却发生了改变。“我们这个团队,都是像我一样的‘微胖界选手,大家也都是为了减肥,在别的运动中我们都不大受人待见,但在我们自己的团队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跑快跑慢都没关系,反正大家都差不多。”

甚至,在跑步这项运动中,他们还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你听说过北马‘尿红墙吗?”路振宇问道。在2013年的北京马拉松中,“如厕难”困扰着很多选手,但“微胖界”的选手们却找到了一个妙招。“其实就是拿到海绵之后把水拧干,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塞进裤子里,尿完了之后再趁人不注意扔到垃圾桶里,”路振宇介绍,“这是个老方法,但我们‘微胖的人衣服相对宽松,更不容易被发现。”

“跑步不一定是最有趣的运动,却是最适合我们的运动。”路振宇说,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体重已由最初的95公斤减到了80公斤,但他和他“微胖界”的伙伴们却没有停下脚步的原因。

相比在央企默默上班的路振宇,同样热爱跑步的歌手、演员田原名气要大了许多,她不仅在2010年就参加了旧金山耐克女子马拉松赛,2013年9月,她还发起了一个名为“天生跑者”的跑步团体,已经在众多民间跑步组织中有了不小的名气。“约饭局已经没意思了,大家现在把跑步当作一种聚会的方式。”田原说。

田原代表着一种新兴的趋势: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加入跑步锻炼的大军之中。2012年6月17日,耐克公司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组织的5公里女子路跑活动吸引了5000名跑步爱好者参加,其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达到了总人数的50%以上,而年龄在30岁以下的更是超过了80%。

林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刷江”者。所谓“刷江”,就是对在珠江江畔跑步的称呼,而当她决定去白云山跑步的时候,她就变成了一个“玩儿小白”的人。28岁的樊凤娟在深圳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工作,从开始跑步10个月后就完成了全程马拉松的她,如今已经将成绩提升到了3小时左右。以训练刻苦著称的篮球明星科比说,他知道洛杉矶每一天凌晨4点的样子,而樊凤娟则对同一时间的深圳街头分外熟悉,“凌晨4点起来跑步,你就是这条马路的主人。”演员蔡文静同样喜爱“夜跑”,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像是给自己的身体“刷了次屏”。

这些女性跑者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职业,但她们都是耐克跑步俱乐部的成员,对于跑步都有着相同的热爱。曾几何时,让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想必对于不少体育老师都算是“不可能的任务”。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穿上跑鞋走出家门,靠的还是跑步本身的魅力。

集体婚礼渐成潮流

集体婚礼最初叫“集团结婚”,“集体婚礼”是更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说,这种热闹的形式太对中国人的脾气了。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在婚礼形制上也推广西式新婚仪,并由社会局出面组织,首开近现代集体结婚风气。

上海是首倡之地。1935年上海首倡集体婚礼,17对新人结成佳偶。汉口、北京便紧随其后。1935年在南京励志社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时任南京市长马超俊出席证婚,共有33对新人志愿参加,各式媒体盛赞这种新兴婚仪“观礼者千余人,极一时之盛”。从此“集体婚礼”便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由官方定期举办,而且相当频繁。

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6年至1949年,汉口政府便举办了10届集体婚礼,结成新人446对,每届都由市长证婚。参加集体婚礼的主要是中产阶层人士。

最早的集体婚礼,便要求新人们要统一着装,通常是新郎身着蓝袍、黑褂、蓝裤、白袜,脚穿黑缎鞋,手带白手套,胸佩礼花;新娘身着短袖淡红色长旗袍、长裤,脚穿肉色丝袜和缎鞋,头罩白纱,戴白手套执鲜花一束,婚礼完毕颁发结婚证书、纪念证章并合影留念,整个过程,洋为中用,新旧交融,简朴而不失隆重。其后,又有完全抛弃旧式旗袍长衫的,新郎一身西装革履,新娘则洁白婚纱笼罩,愈发接近纯粹的西方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组织集体婚礼,目的是移风易俗,倡导简约。新人们多半穿着朴素,较少大红大绿,至多也不过是新娘的红衣衫,为婚礼添了一道喜庆色彩。20世纪90年代后,时代新风洋溢,青年男女又重归了西式路线,婚纱礼服也悄然走俏,即后,古典风味的民族服饰苏醒,又有喜着旧式对襟红绸礼服或者旗袍的,于是两道风景并现,任人各取所需。

集体婚礼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喜欢,尤其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杜绝铺张浪费”后,集体婚礼形式更加成为结婚发展潮流。

城市休闲去公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体能和心理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和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主要场所,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且无可取代。从2001年开始,全国各大城市的原有收费公园开始逐步免费向游人开放,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观念。开放式公园是人们交流、放松、休闲的公共场所,它承载着休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城市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缩影,并由此成为城市居民生活记忆中不可抹灭的部分。在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我国很多城市公园因为管理方式、设施落后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日常休闲的需求,曾一度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回归自然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潜在意识,开放式的公园作为城市里最贴近自然的人工环境,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功能有了新需求,在城市休闲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城市公园正在向着开放式公园转变,城市公园开放性的管理是归位城市空间,进入市民生活,落实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每个城市公园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或者说城市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有些是在公园建造初期就存在的,有些是在后来的改造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就像是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人们游园过程中纷纷摄影留念,久而久之就成为人民公园的独特标志。

城市公园中的绿色景观,来自岁月的积累,不仅形成其特有的景观和浓郁宁静的氛围,更因为其无可复制与替代性,与城市其他绿化用地一起构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成为岁月留给城市公园的无形的财富。

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公园中特定的场所和活动都曾承载不同主体对其时代生活特有的感受和回忆,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感受和回忆带来的独特精神体验和强烈的归属感激发他们对公园文化传承的渴望。

文化成为公园的灵魂。每个老的城市公园经过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都有能够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的元素。而公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既有造景艺术、建筑、美术、哲学和文学等表现形式,也有以群众文化活动和科普教育为背景的形式。

一个城市公园,它处在城市之中,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活动空间,但它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映像,因而,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城市公园中以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和表达出来,并达到一种延续,实现厚重的文化,轻松地表达。在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初建和改造中一定要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一方面应注重合理挖掘与展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应当予以保留或者谨慎地维护改建公园里原有的凝聚文化内涵的园林元素符号。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速度加快,更加回归物质生活,为现代人创造一些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地域景观特色鲜明的生活环境,显得格外重要。承载历史记忆,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园会更有艺术魅力,同时也具有独特性,这样的城市公园会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商圈添靓都市魅力

紧跟福州市“东扩南进西拓”的战略布局,以及地铁、自贸区的建设,大福州概念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以东街口、五四路、中亭街等街区为代表的传统商圈已不再是一枝独秀,传统商圈业态升级战已打响。苏万宝商圈、五四北泰禾、世欧王庄、东二环泰禾、爱琴海购物公园,海西佰悦城,快安综合体、名城国际中心等新型商业中心正虎视眈眈,欲取而代之。

2006年以前,说起福州的商圈,除了东街口,就是五一、五四路,最多再加上一个台江步行街。当时,大家都打趣着说,福州商业好比“一个扁担(八一七路)两个筐(东街口、中亭街)”。

东街口,传统而繁华,是福州城内最早的商业中心,打造了福州商业“老大”的了历史地位。五一商圈,可以说是“坎坷的贵族”,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衰败过。它以五一广场、正大广场为核心,结合先施时尚中心,带动整个五一商圈的发展,形成一道亮丽的购物风景线。台江商圈,傍依水路交通发达的闽江,成为福州商品批发的集散地,也是商家必争之地之一。传统台江商圈主要是位于八一七南路,现有中亭街、元洪购物广场、榕城古街、步行街、台江农贸集市等街市形成的天然商业环境。

2006年以后,原本三足鼎立的福州传统商业格局被万宝商圈的兴起一举打破。随着宝龙城市广场以及万象城的兴建,万宝商圈的形成,工业路“变废为宝”,就此划入福州核心商圈的范畴。

2007年,万宝商圈构建了福州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并让福州消费者率先感受ShoppingMall的商业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万宝商圈日均客流量逼近15万人次,直接分流了原东街口商圈的消费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万宝商圈不仅填补台江工业路的商业空白,还将商业范围辐射到了台江老城区、江滨、金山乃至整个福州城。

在万宝商圈、台江金融街万达日渐扩张势力范围的同时,随着福州“东扩南进西拓”工程的启动,沉默的金山也逐渐苏醒。如今,放眼望去,西二环至浦上大道已然形成一个西二环商务圈。

2011年底,以25万平方米高端住宅、写字楼、大型商业构筑福州大都会典范的恒力城项目正式竣工。恒力城背靠五四北省体中心,西临东街口,南接五一路,它的出现以第一个商业综合体的姿态率先占据五四路核心位置。与此同时,2012年底,王府井百货(恒力城店)随之开业。作为恒力城的商业配套,王府井百货(恒力城店)的开业,不仅填补了五四路没有高端百货的空缺,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鼓楼区在精品百货领域的领先地位。

面对着福州各大新老商圈争相斗艳,晋安老城区则显得相对冷静。如果非要说晋安区也曾有过商圈,那只能是老王庄商圈。王庄,位于大福州中央商圈,周边聚集大名城、阳光城、钱隆世家等高端社区,半径2公里内不少于45万的常住人口。世欧广场的开建是基于福州王庄旧城改造的项目。随着世欧广场的进驻,或将形成一个新的王庄商圈。有人认为,世欧广场将成为福州晋安区最核心的城市配套,在其带动之下,王庄商圈的商业服务半径有可能覆盖至整个福州市区及五区八县、莆田、南平、宁德等城市。

同属于晋安区,号称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的东二环泰禾广场位于连江路与塔头路的交汇处,地处晋安新区中心CBD的腹心地块。与世欧王庄不同,东二环泰禾打着“海西第一城市综合体”的标语,放言自己将是海西首个奢侈品购物中心,旗下创意产业有城市版迪斯尼乐园、水秀表演广场、运动主题主力店、酒吧一条街等。但相比之下,东二环泰禾的体量明显要大于世欧王庄,一个是150万平方米,一个则是30万平方米。

图书馆的安静怀抱

安静地读书,这是一个人善待自己的方式。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当了20多年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图书馆的氛围滋养了他安静的性格,一生远避市嚣,居于一隅,时刻以书为伴。读书,读瞎了双目,晚年,他谈到自己的失明也是那么平静,在《博尔赫斯八十忆旧》中,这样描述自己:“我开始发现我自己被包裹在没有文字的书籍之中,然后我朋友的面孔消失了,然后我发现镜子里已空无一人,再以后东西模糊不清……我真想倚在黑暗上,溶进这黑暗。”他好像不是在说自己,而是叙述小说的主角,即便坠入困顿,仍不失从容。

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文字如同迷宫,短短的篇幅并没有情节,他把图书馆的形状描述成“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讲述的都是图书馆里一个个事物,从图书馆员到传说中的门厅,到人们对书籍的糟蹋,看似冗沉凌乱,实则藉此突出图书馆所包含的无限性。

的确,图书馆也像是迷宫,它的丰富,让每个进来的人为自己的贫乏感到羞愧;同时它是一种氛围,它的安静,使得你会为自己发出任何声响,任何轻浅的冒失感到脸红。时间像一条安静的河,环绕着这里的桌椅和书架缓缓流动,将人的物欲和浮躁带走。靠在书架,环顾周围的书,书上的作者仿佛生活在你未知的另一个世界,却体验着和你同样的悲欣。因此,你所看到的书,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的人生,他一生的时间和才华,都浓缩在你眼前这本叫书的载体里。

图书馆的形式是多样的。一群古希腊的哲学家,被权贵追得到处乱跑,黄昏,他们会停下来,聚在一起,生一堆篝火,木柴上架着一罐热滚滚的豆子汤,他们喝下去,待身子暖和,安静下来,然后问身边的人,第一句话是——你们最近读了什么书?随之小声地交流讨论。图书馆就这样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存在,这群博学的人,坐成一排,就像图书馆的书架,没有一本书,却能构成一座流动的图书馆。

猜你喜欢

集体婚礼城市公园商圈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工地上的新年集体婚礼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巴勒斯坦 集体婚礼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105对新杭州人圆了集体婚礼梦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