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寅恪和唐筼的字中缘

2016-05-14鲁先圣

女士 2016年5期
关键词:赵元任陈寅恪

鲁先圣

刚到清华大学执教时,由于潜心学业,加之认为自己体弱多病、恐累及他人,陈寅恪一直未婚。陈寅恪的母亲俞氏已去世,父亲陈三立一再催促他成婚。

满腹才学、风流倜傥、出身名门、兼容中西文化的陈寅恪,成为清华园里的一道风景。不论是在教室、宿舍、图书馆,还是在校园中的小路上,他都是同学们目光追逐的对象。很多同乡、同事都热心地为他牵线搭桥,希望他尽快找到自己的伴侣。

他的佳偶,却是在一次偶然事件中遇到的。一向专注学问的他,因为一幅字收获了自己的姻缘。

学校安排陈寅恪住在工字厅单身宿舍,可是陈寅恪嫌冷清,不愿住。同事赵元任,盛情邀请陈寅恪住到自己家中。当时赵元任住清华南院一、二号两屋,将二号屋让出一半给陈寅恪住。陈寅恪吃饭也在赵家搭伙,日常一些生活琐事都由赵元任夫人代管。赵元任和陈寅恪谈学论经,十分融洽。陈寅恪对此显然也很满意:“我愿意有个家,但不愿意成家。”

这样的状况维持了好长一段时间,陈寅恪习以为常、安之若素,赵元任夫妇也毫无怨言。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是有名的热心人,菩萨心肠,快人快语。她眼见陈寅恪快四十岁了还单身,忍不住说:“寅恪,这样下去总不是事。”陈寅恪回答:“虽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也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大堆麻烦事了。”赵元任开玩笑:“不能让我太太老管两个家啊!”

这时陈寅恪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终于开始考虑成家。于是,赵元任夫妇就广泛动员同事为陈寅恪操心婚事。

学校有位体育教师叫郝更生,爱好书画。1928年初春,郝更生与陈寅恪聊天,提到女友的义姐唐筼家里挂着一幅字,署名南注生。他向陈寅恪请教“南注生”为何许人,陈寅恪惊讶道:“南注生是清朝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别号。这个唐筼,应该是唐景崧之孙女也。”

陈寅恪读过唐景崧所著《请缨日记》,熟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于日本时的晚清政局,而且自己的舅舅俞明震曾在台湾辅佐唐景崧成立“台湾民主国”,所以他对唐景崧的诸多事情都十分了解。

唐筼的确是唐景崧的孙女,又名晓莹,1898年生,广西灌阳人。其祖父唐景崧是同治四年的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主事等职,后出任台湾巡抚,在中法战争中屡建功勋,获清廷“四品衔”、“二品秩”和“加赏花翎”的赏赐,是位爱国将领。唐筼毕业于金陵女校体育专业,后执教于北京女高师,曾是许广平的老师。

陈寅恪与唐筼见面后,彼此一见钟情,不久就投入爱河,进入热恋之中。

1928年7月17日,二人在上海结婚,感情融洽。有诗为证,陈寅恪云:“当时诗幅偶然悬,因结同心悟夙缘。果剩一枝无用笔,饱濡铅泪记桑田。”

1951年,二人结婚纪念日。陈寅恪写道:“一笑风光似昔年,妆成时世镜台前;群雏有命休萦念,即是钟陵写韵仙。”唐筼诗云:“陵谷迁移廿四年,依然笑语晚灯前;文吴之事吾能及,同隐深山便是仙。”陈寅恪又作了首《题与晓莹廿三年纪念日合影时辛卯寄寓广州也》,中有“短檐高屋总伟时,相逐南飞绕一枝。照面共惊三世改,齐眉微嫌十年迟”之句,尽写出两人遭逢世变、相见恨晚、甘苦与共、相偎相依的不渝心志与忠贞爱情。

这段奇缘,成为清华佳话。好友吴宓写了一首七律祝贺:“廿载行踪遍五洲,今朝萧史到琼楼。斯文自有千秋业,韵事能消万种愁。横海雄图传裔女,望门耆德媲前修。蓬莱合住神仙眷,胜绝人间第一流。”

二人婚后生育了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其中“流求”、“小彭”取自琉球、澎湖岛名,都与乙未割台有关。陈寅恪给女儿起名字的用意,彰显出这位旷世学人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赵元任陈寅恪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赵元任钢琴音乐创作和语言音调的融合探析
店员嘲笑赵元任
领导者的威信
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的多彩婚姻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