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曾祺美文中的饮食文化
2016-05-14薛丹李雪
薛丹 李雪
内容摘要:中国菜在世界都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菜馆也遍及世界各地,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中国有八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的美食呈现在人们眼前,其实在历代,都有文人骚客写美食,但写出别有一番风味的当属汪曾祺,本文以汪曾祺的美文为出发点,来探讨其饮食文化。
关键词:汪曾祺 美文 饮食
汪曾祺创作的文学路程不但长且广,说长是因为汪老先生到了老年还坚持写作,在于他同时代的作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很多人要么已经不从事写作,要么才华枯竭,只能写一些回忆录,传记。而汪曾祺则不然,他的小说《受戒》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之后佳作连连:《异秉》、《大淖记事》等经典作品连续发表,奠定了汪曾祺在文坛上的地位。说广是因为他不但创作小说,还创作散文、写剧本。本文从散文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散文中的关于饮食的文章,进而从饮食视角来窥探汪曾祺散文的文化内涵。
在《汪曾祺谈吃》一书的扉页中这样写道:“好吃的不见得擅长烹饪,但会做的必定好吃——汪曾祺先生是两者俱佳。”“汪曾祺谈吃,不同于知堂的冷峻,张爱玲的矫情洋气,也不同于梁实秋的一脸吃客相。娓娓道来,信手拈来,别有风味的流露淡淡的文化气味,都是寻常吃话,读来却不厌。”之说以引来,认为它概括的很好,很能体现出汪曾祺的谈吃美文的气韵。下面通过我读汪曾祺谈吃的美文,来分析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学意义。
一.对故乡的追忆、对母校的追忆
在《汪曾祺谈吃》中,占据篇幅较多的就是昆明菜和家乡菜。除了作者喜欢吃之外,应该就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了。汪曾祺十九岁离乡,家乡的美食是他朝思暮想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邮这片地域孕育了汪曾祺,他永远也忘不了端午的鸭蛋、炒米和焦屑、咸菜茨菰汤……更忘不了故乡的野菜——蒌蒿,汪曾祺曾说自己自离开故乡以后再也没吃过,十分想念。后来家乡人到北京办事,给他带了蒌蒿,不曾想被捂坏了,但汪曾祺还是挑了没有烂掉的,炒了一盘菜,可见蒌蒿对于汪曾祺来说诱惑时多么大!对于家乡的咸鸭蛋,汪曾祺是引以为傲的,别的地方的鸭蛋都没有高邮的好,且高邮的鸭蛋爱出双黄蛋,除了可以当作一种特色的吃食外,鸭蛋还可以是小孩子的玩具,吃鸭蛋的时候只敲开一个小孔,吃完之后洗净,往空蛋壳里放萤火虫,再糊一层薄罗,一盏小灯就制成了,在夜间一闪一闪的,孩子们都是很爱玩的。
西南联大可以说是汪曾祺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汪曾祺结识了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和一些同学好友。西南联大周围有许多茶馆,在《泡茶馆》中汪曾祺写出了很多茶馆,每个茶馆有有自己的特色,泡茶馆对汪曾祺的的影响很大,他在这里读书,写文章,甚至答卷子!对于当下的人来说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一是现在的茶馆很贵,学生泡不起;二是当时民风淳朴,你泡一天也不会赶你走,现在是快餐时代,每个人的生活节奏极快,即使店家不赶你,自己在桌子旁干耗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其二就是茶馆出人才,就像前面说的,大家来茶馆不止是为了喝茶,大多数都是来读书的,西南联大的图书馆座位不多,这里可是读书的好地方。所以汪曾祺说想了解西南联大的校史,不可不考察当地的茶馆;其三,加大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为汪曾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可能。除了茶馆给汪曾祺很深的印象以外,再就是过桥米线,这也是老师沈从文的最爱,在巴金写沈从文的文章中还讲到沈先生请巴金吃米线的情景,两碗米线,加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就是一顿饭。不做作,朴实无华。我想汪曾祺之所以提到过桥米线,也是对恩师的怀念罢!
二.闲适、典雅的生活态度
汪曾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又具有魏晋风度。这些在他的美文中都有体现。在《家常酒菜》一文中开头就指出,家常酒菜要有新意、要省钱、省事。一边陪客人聊天一边做菜是一件乐事,但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也坐立不安,那酒喝得还有什么劲!这就是典型的闲适风格,另外汪曾祺在写拌菠菜时指出,他做的拌菠菜是很精致的,就是不但要好吃,还要看相好,要做成宝塔状,把调好的作料从上至下淋下来,一道美食就完成了。再有就会拌瓜皮,汪曾祺吃得也非常讲究,把切好的瓜皮一层一层码成馒头状,在把作料淋下,如此看来,汪曾祺做菜做的精细,吃得也会舒服。这就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汪曾祺做菜所选的材料大多数是平常饭菜,甚至有的是贱菜。但对于这些汪曾祺且不以为然,只要好吃,他是都可以接受的。这体现出他的朴实,民间的情怀。如若真实山珍海味,他未必就会做。在《写字·画画·做饭》中他这样写道:“我只能做几个家常菜。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燕窝,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 汪曾祺大多数美文中的食材是这些:菠菜、萝卜、黄瓜、豆腐、青菜、马铃薯。肉食也是大家常见的:牛肉、火腿、鸡蛋腊肉。这才是真性情,不因菜的贵贱来分等级,这就是汪曾祺的可贵之处。
再有就是汪曾祺的变通是让我及其佩服的,他保留这家乡的饮食习惯,但身处异乡,他找不到故乡的原料,就拿当地的菜进行替代,做出的菜也是有模有样,家乡是拌枸杞头、拌荠菜。到了北京之后这些菜不是没有就是不香。汪曾祺就用菠菜代替,举一反三。
三.饮食与民间文化
汪曾祺的饮食美文不是一个个简单的菜谱,他在写如何做菜的同时也带出了当地的民间文化。从北京到昆明,从古代到现代,洋洋洒洒的描绘出美丽的风俗画。在谈论一种美食时,它会牵出各个地放的叫法与吃法,如在《豆腐》中他谈到北京的豆腐——“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高邮的雪花豆腐;四川的豆花;长沙的臭豆腐;安徽的霉豆腐……一篇短短的散文谈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的豆腐,把豆腐文化说的有滋有味,他还引用了许多民间故事:“文思和尚豆腐”、“麻婆豆腐”体现出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和知识分子的怀民思想,不再是形而上的俯视者形象。刘德水曾这样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汪先生之文,是绚烂之极……诸篇之中,我最喜欢那些谈吃的文字,虽然平淡无奇,类似菜谱,却处处流露出人间至情,引人无限向往。”李新雨说汪的这种思想充满了士大夫的忧民情怀, 但无论是士大夫也好,怀民思想也罢,我们都会知道汪曾祺关心底层劳动人民这一事实,充满了民本色彩。
四.旅食文化的考究
除了家乡和昆明的食物,汪曾祺可谓吃过大江南北。他从不挑食,能吃的东西都喜欢尝试一下,即使家乡没有这种吃法,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接受,比如皂角家乡的作用是洗脸洗头,充当肥皂的作用,来到昆明之后,当地人吃冰糖皂角米,汪曾祺也是来者不拒。在他的《旅食集》自序中曾引用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骑驴十三载,
旅是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
墓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他之所以以此为序,并不是因为杜甫的悲辛,而是想说旅行的吃食。写这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活着多好啊!”汪曾祺喜欢旅行,所以他一路吃了许多美食,并且考究他们的来龙去脉,他莱芜时,品尝了了鳜鱼,看了莱芜梆子,因为发音特别(尾腔倒吸气)所以叫莱芜讴,由此作者开始不断的猜测此剧种的源头,想到了“赵代秦楚之讴”的唱法,没有佐证之后又想到蒙古人说话方式的发音等等。
一九八五年,汪曾祺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在农业科学研究所做劳改。一九六〇年摘到右派帽子以后,仍留在此地打杂,且接了一个任务——画马铃薯。张家口汇集了全国的马铃薯,品种齐全,作者对这一段时间的回忆简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全国想我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他画马铃薯的骨风很像齐白石。他不喜画像牡丹富贵之花,他画的花一般都是荷花、菊花、梅花、杜鹃。他的画大多数是一些寻常事物:马铃薯、蘑菇、石榴、苦瓜、玉米、萝卜,画中一般还会有汪曾祺的字或者诗,很有意境,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这体现了汪曾祺的民本思想,生活就是艺术。它不需要雕琢,自然之美才会怡然自得。
五.从饮食到文学
前面已经说过,汪曾祺的这些散文类似菜谱,但且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谓麻雀虽小,一应俱全。它涵盖的内容丰富,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其文学造诣。在《汪曾祺谈吃》一书中的第七卷专门谈论吃食和文学。《吃食和文学》的《口味?耳音?兴趣》一节中,作者认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海纳百川,能够吸纳各个民族的营养,要“口味杂一点、耳音好一点”,“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广一点。”可见汪曾祺对各民族文化都抱有包容的态度,作品与生活关系紧密不可分。在第二小节《苦瓜是瓜吗?》中,由苦瓜想到文学创作的问题,希望评论家、作家要广泛接受各种文化营养,眼界要打开,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武断地否认一部作品。
五.结语
本文根据汪曾祺的美食散文来进行分析其文学、文化的价值。以美食为切入点来讨论饮食之与故乡、生活态度、民间文化、文学的关系。从散文的只字片语中得出这四个重要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给我最大启发的是饮食与文学的关系,不错,与饮食的道理一样,我们在接受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时要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口味要杂一些,不能偏食,不能简单的否认一部作品。以前只读现代作家的作品,排斥当代作品,特别是十七年的作品,认为它们都是单一的、模式化的,不值得一读的。经过这次研究汪曾祺的散文,使我懂得要打开视野,不再居于某个时期或派别的作品。此次论文是在季老师开的汪曾祺的文化研究课程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的。由于研究时间有限,许多观点会出现错误,有贻笑大方之可能,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汪曾祺:《汪曾祺谈吃》[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李新雨:《舌尖上的文学——浅谈汪曾祺的美食散文》,《文学研究》[J],2012年第8期。
[4]杨国宪:《浅论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北方文学》[J],2012年9月。
[5]张文睿:《汪曾祺与美食》,《名人剪影》[J],2013年9月。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