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三旬

2016-05-14华泽明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16年5期
关键词:许巍第三极经幡

华泽明

许巍说在西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音乐上的灵感,它就是震撼。而那两个小时我一直跟入定了一样,我就看那雪山,然后我就流眼泪。他们用这种方式,每当风吹动经幡的时候,就算是对这个世界的一次祝福,对众生的一个祝福。他们把沙子倒入河流,山谷,溪水里,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让山洪不再爆发,非常流畅,像音乐一样美。

2015年开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正式揭露了绝美西藏的神秘面纱。有人说,上帝有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但当我看到西藏最接近云彩的宫殿时,我就知道这句话并不可信。西藏的迷人之处,从是众多人的朝圣之地就可见一斑。它的美,风景还在其次,人文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那里的人穿七彩的藏袍,扎七彩的经幡,画七彩的坛城,色彩也许是他们表达的方式,纯粹的令人震撼。有生之年,多么渴望能去一趟西藏,看云和雾一起升起将那山峰环绕,看清晨静成翡翠的纳木错泛起微光。

“何必管那一片海,有多澎湃。何必管那山岗,它高在什么地方。只愿这颗跳动不停的心,永远慈爱。好让这世间冰冷的胸膛,如盛开的暖阳。”许巍为纪录片献唱的《第三极》,开篇的前奏极为空灵,让人如同一下子就身临那山高路遥的极境之地。“旅人等待在那里,虔诚仰望着云开。咏唱回荡那里,伴着寂寞的旅程。”去旅行,去热爱,去感受,音乐所带给人的相信正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实现。喜欢一个地方就把它唱进心里,变成另一种方式收藏到生命里。“我就停在这里,跋山涉水后等待,我永远在这里,涌着爱面朝沧海。”就如同海子的诗一样,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也是一生的理想所在。哪怕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为寻找那片海不顾一切。著名的电影台词说到,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碌碌无为的人太多了,又只能一直往前走,因为停下来,仿佛就要被淹没了。但是往前走,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跳出固定的圈子,开始寻找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实从来不存在来不及这回事。

在私人FM里随机的播放曲子,期待有一首可以抓住我的耳朵,果然我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陈鸿宇的《理想三旬》就这样毫无防备地出现了。民谣向来是我的心头爱,尽管现在民谣的门槛也降得极低,一些滥竽充数的曲目污染了这个圈子。但我仍是对民谣有执念。“雨后有车驶来,驶过暮色苍白。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再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听电台,听FM,拒绝浮躁的影视时代,仿佛是拒绝文明的无情覆盖。但是心情是轻松自在的。“时光匆匆独白,将颠沛磨成卡带,已枯卷的情怀,踏碎成年代。”这是一个速食的时代,情怀这件事已弥足珍贵了。对于总是以旧事物汲汲求生的人来说,真是一场灾难。只有弹起最廉价的吉他,唱起众人皆醉的词调来圆满自己倔强的理想复兴。“青春有醉倒在,籍籍无名的怀。靠嬉笑来虚度,聚散的慷慨。辗转却去不到,对的站台。”一生都在错过与被错过,真正的理想不是求对而是求错,不然那么无聊的人生怎么会有迷人的波澜呢。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怀抱着理想的人不畏三旬。

老炮儿的时代已经过去,似乎拥抱理想的时代也已经过去。所有人都浑浑噩噩地过活,不知今夕何夕。可是理想主义的花朵是不会凋谢的,它开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等待着有心人跋山涉水而来。它会给你开出最灿烂的幻境,像看一场极光那样不可思议。怀抱理想而死去的人是不朽的,纵然理想和生命一同老去也不负那贫瘠的未来。

在民谣的世界里,歌唱的是青春,生命,爱情,理想,是一生中所追求的最难实现的事。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分外迷人。以最简单的旋律来倾诉彼此对未来的迷醒。像一个诗人那样生活,不要把生活看得太透,留下部分空白,留给生命和理想喘息的余地。就算曾经的梦开始的地方如今已爬满青苔,还能放下心中的芥蒂,重新出发。

理想依旧,我还爱海子,还渴望去到全世界旅行,去冰岛看极光,新西兰的皇后镇遇见命中注定。

猜你喜欢

许巍第三极经幡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经幡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许巍五十
许巍五十
重生(外一首)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 的思考
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途径
蜀地藏羌行(组章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