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真的不愿进城吗?
2016-05-14胡印斌
胡印斌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机构发布关于城镇化的报告,其中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一半左右农民工不愿进城。在对农民工做的“您对未来有何打算”的问卷中,“到了一定年纪回乡”占最大比重,达到66.1%。
对于那种视农民进城为终极目标的观念而言,调研结果无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尽管这只是一组抽样调查,也还只是一种未必付诸行动的“意愿”,但数据背后的社会情绪不失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看来,对于我们念兹在兹的城市化,农民工并非都是欢呼雀跃,返乡的逆城镇化行为始终暗流涌动。
城市很美好,至少在目前,城市文明意味着更丰富的生活、更方便的设施、更精彩的人生,以及更多样化的可能。在城市化的语境之下,农民工对于城市可能比一般市民有着更切肤的感受。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城乡之间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锲入状态,城市乡村互为背景,很难截然分开,人群的身份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对于很多农民、农民工而言,他们的生活早已被绑在城市化的高速列车上,撕扯不开了。不是他们愿不愿意进城的问题,而是以何种方式进城的问题。
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农民工并不是不愿进城,而是诸多现实环境、制度障碍阻碍了他们进城的步伐,减弱了他们进城的意愿。所谓的“逆城镇化”,情非得已,本非所愿。
城市的门槛,首先体现在生活成本的高企上,而生活成本中最大一项,则是住房问题。这些年,城市房价一路走高,指望通过打工买房安居,不啻于异想天开。
其次,农民工大多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身强力壮时尚可以靠力气吃饭,年纪大了、疾病多了,继续待在城市则难以为继。回到乡村,至少还可以获得一个起码的温饱生活。
多年以来,城市都是将农民工视为调节用工淡旺季的筹码,各项制度的出发点也旨在汲取农民的劳动力,并未从农民市民化的高度通盘考虑。这样,必然造成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壁垒。
城市化并不仅仅意味着圈占土地造城,更不能将农民工视为楼市“去库存”的接盘者,它首先应该是“人”的城市化。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好的城市化让人亲近,让人幸福,让人浑然不觉改变的艰难与冰冷。在田园抑或在城市,其间不应该存在激烈的动荡与扭曲。转型的成本,不应该只是由农民自行支付,任其自生自灭,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分担市民化成本。
当下之计,应该认真汲取过往的教训,摒弃那种简单、粗暴的发展思维,抛弃逐利性的掠夺土地模式,真正将“人”纳入决策视野,以政策的善意来“消化”农民工。必须明确,只要真正珍视“人”、立足于“人”,则以往诸多困扰、难题、壁垒都将有望破解。而农民、农民工才有可能在城市的天空下,展露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