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日报》剧评与民国南京的戏剧生态

2016-05-14陆佩

艺苑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央日报民国南京

陆佩

【摘要】 报刊是文化与文学的“活化石”,作为国民党的中央党报,《中央日报》从1928年至1949年在大陆发行22年之久,渗透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自1929年2月至1937年底,《中央日报》在南京稳定印刊九年。本文通过此九年间《中央日报》剧评这一窗口,由表及里,试图还原历史质感,窥探1929至1937年民国南京的戏剧生态;并探索民国政府如何通过《中央日报》剧评影响现代民族艺术的发展,及其为构建民族国家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 《中央日报》;民国;南京;戏剧;剧评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央日报》剧评在南京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中央直属机关报,自1928年创办于上海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中央日报》在大陆刊印的22年间,详细记录了民国时期的发展轨迹,渗透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极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中央日报》戏剧评论(简称“中央剧评”,下同)在本文中广义覆盖了发表在《中央日报》上所有与戏剧有关的评论、报导、通讯、学术研究等各种文章的统称。

1929年2月,《中央日报》结束上海草创期迁往首都南京,由此直到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中央日报》西迁至陪都重庆),《中央日报》在南京稳定刊印九年之久。由于1945年后受时局影响《中央日报》戏剧相关版面寥寥,本文研究的即是《中央日报》1929年至1937年南京出版时期刊载的戏剧评论。

与1928年在上海初创时期的尴尬相比,回归首都南京的《中央日报》总算焕发出了应有的活力。同样,从中央剧评的发展中,便可以直接感受到南京戏剧氛围的“骤涨”,剧评氛围之浓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剧评篇目增长

根据笔者对1928年至1937年《中央日报》全部影印本文献的翻阅,制作出各年份中央剧评数目柱状图。从此图可明显看出,1928年仅有33条的中央剧评,在1929年骤增到182条,其后除1932年有所回落(尽管如此仍比1928年多),便一路攀升至300条左右,可见30年代的中央剧评整体呈现出热烈、丰富的形态。

2.剧评多样化、系统化

此时期内中央剧评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戏剧创作、戏剧资讯、戏剧评论甚至戏剧类学术讨论文章的全面开花。戏剧创作方面有《秦淮河畔》、《五三碧血》、《解脱》(歌剧)、《战创》、《同学与仇》、《荆轲》、《半点钟》等众多作品(1),戏剧资讯分布在了《中央日报》除戏剧、文学之外的各个版面(如教育、娱乐、体育、儿童等),戏剧评论则包罗万象,某些热点甚至引发过几次广泛的社会讨论。

至于“系统化”则体现在戏剧评论改变了原来的碎片式状态,除了开始系统化论述《谈歌舞剧》《谈儿童剧》《谈学校剧》《谈农民剧》《谈悲喜剧》《谈宗教剧》《谈哑剧》《谈独幕剧》《谈历史剧》等诸多戏剧范式,宏观上拓展了对戏剧范型的研究,后几年剧评角度更是逐渐转向内部微观探讨——戏剧的创作、编、导、演都被纳入范畴之中,代表篇目如《道具和演戏》《躲在幕后的人们》《导演家》《从演剧说到导演》《创作剧本杂谈》《论表现主义的戏剧》等等。

3.戏剧副刊的丰富

1929至1937年,《中央日报》南京出版期间开办的戏剧相关的副刊就有《青白》《大道》《新声》《文艺周刊》《戏剧运动》《儿童周刊》《橄榄周刊》《中央公园》《学风》《文学周刊》《戏剧周刊》《中央日报副刊》《戏剧副刊》《平明》等近15种副刊。《中央日报》几乎高达95%的剧评都分布在这些文艺类副刊上,到后期更出现了《戏剧运动》和《戏剧周刊》等专门刊载戏剧文章的副刊,剧评的密度陡增。这些副刊积极介绍戏剧运动,刊载剧评与戏剧创作,对于30年代涌现出的众多剧团,或刊载评论文章,或进行跟踪报道,都进行了积极的介绍和展示。

当然,观察到这些宏观且表象的中央剧评形态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回到南京后的中央剧评如此“涨势喜人”?而“涨势喜人”的背后到底是切实的戏剧文艺发展,还是表面的热闹?只有挖掘南京剧坛的特点与热点,才能窥探到民国南京在这九年间内在的戏剧生态。

二、民国南京的戏剧生态

(一)萧条下的国都文艺支点

不可否认的是,《中央日报》1929年迁至国都南京,从办报角度是为了争取读者、扩大影响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南京政府出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诉求,也需要《中央日报》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给予支持,尤其是在文艺上为其奠定基础。

然而,此时的南京尽管已建都,但与北京、上海相比,不管从学院派、出版界还是文艺社团等重要力量,都有相当大的差距。1929年,杨晋豪在《中央日报》的《青白》副刊中发表《南京的文艺界》一文,直接指出南京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北京”以及“今此革命时代中的上海”相比,实在是“太单调、太寂寞、太惨淡”。(2)在这种“萧条”的情况下,《中央日报》作为第一党报,肩负文艺重担。而戏剧由于其娱乐性、全民众性和新文学性,理所当然成为中央“鼓励首都的艺术空气”的最强力支点。

因此,为提升首都的文艺氛围(当然本质上还是为了国民党文艺铺路),政府当局以及官方文人开始极力关注首都戏剧界,在他们的积极推动下,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的国都南京,剧社、剧演和戏剧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首都戏剧氛围的愈加浓烈,中央剧评在此期间篇幅骤增,自然也对当时的戏剧界有着非常及时的反馈,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南京戏剧界的发展态势。首先,广泛覆盖和参与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报道;其次,《中央日报》对中国话剧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重要公演等,或组织文章与专刊进行深入剖析,或组织一些讨论来展现各方戏剧意见;最后,针对中国现在戏剧缺乏经验的实践需要,中央剧评还大量引介国际剧坛以滋养本土话剧,介绍如罗曼罗兰、奥尼尔、易卜生等人的经典剧作。从这一角度来说,为产生全民族范围的影响,中央剧评紧密结合演剧实践、有的放矢,是立足当下、贴近现实,有强烈现实性的,这在中央剧评关注的热点、讨论的话题、编辑的策略诸多方面得到体现。

(二)剧社、剧演、剧运、剧场的发展

剧社与戏剧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1929年就有狂飙社、金大剧社、樱花剧社、南国社、革命剧社、金陵剧社等众多剧社蓬勃发展。1929年11月24号的《青白》副刊上,主编王平陵撰文《欢迎江苏民众的剧社》,大力鼓励民众剧社运动,还邀请田汉、欧阳予倩、陈大悲等剧作家参与到中央剧评中,把版面腾出给年轻的剧社,设立“剧讯”“戏剧界消息”栏,紧密关注各地的戏剧动态,显示出一种全局的眼光和关注的延续性。(3)

《中央日报》甚至还为几大剧社的公演特别设立“特刊”。例如《上海联合剧社旅京公演特刊》(1931年1月)、《中国文艺社戏剧组第一次公演特刊》(1931年6月)、《南钟剧社第三次公演特刊》(1933年7月)等,公演特刊直接以某剧社或某次公演为主题,公演前为剧社公演宣传造势、公演后撰写与刊载剧评,以扩大剧社公演的影响。篇幅之大,篇目之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众多剧社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中国文艺社。中国文艺社由国民党中宣部直接领导、王平陵参与筹建。1931年6月,中国文艺社首次公演,剧目为小仲马的《茶花女》。在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茶花女》公演耗费巨资、反响热烈,《中央日报》的《中国文艺社戏剧组第一次公演特刊》更是持续连发四期配合为此次公演宣传造势、多加赞誉。与民间剧社相比,中国文艺社的《茶花女》公演,成为政府直接(甚至过度)带动首都艺术空气的典型,不免渐渐显出些许自娱自乐的苗头。

随着政府直接领导、支持剧社,对政府直接介入剧场及戏剧教育的呼吁也越来越多。如1930年1月中央剧评《建设省民众剧场及演剧学校之三步计划》、1931年7月《创办戏剧学校,建设试验剧场》和1934年9月《对于国剧设施之我见》等。剧场方面,随着戏剧演出商业化、专业化进程,演出场所也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剧场改良是民国时期戏剧改良的一部分,不仅意味着演剧场所的改进,特包含着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倡导良好的观剧习惯。(4)除了新建剧场、改造实验剧院等举措在《中央日报》资讯中篇幅增加,受新思想影响的戏院收费改革,出现“学生证优惠”之先河,包括禁止旧时戏院陋习恶习等剧场教育,在中央剧评中也均有所体现。至1936年,戏剧的“剧场性”正式进入剧评范畴,《论舞台监督》《剧场与舞台建筑的原则》《小型舞台的外景设备》《舞台上的光与影》等文章均对此深入探讨。

(三)学院派的戏剧乌托邦

当论及中央政府响应呼吁在戏剧教育上做出的努力,国立戏剧学校当属戏剧教育的大本营。国立戏剧学校成立于1935年10月,由中央党部与教育部合办。1935年《中央日报》中,国立剧校出现的频率高达29次。时任《中央日报》社长的程沧波更是邀请剧校出《戏剧副刊》(后易名为《戏剧周刊》和《戏剧》,由余上沅主持)。《戏剧副刊》撰稿者多为国立剧校师生,它为剧校提供了交流、研讨和自我展示的园地,剧校也以自己活跃的演剧丰富了《戏剧副刊》。

从创立到1937年由于时局危急而迁徙,剧校一共举行了13届正式公演,以剧校第五届公演《群鸦》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该校的戏剧氛围与风格。《群鸦》是自然主义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作者为自然主义戏剧最重要的剧作家贝克。国立剧校公开演出《群鸦》也是中国人通过舞台演出展现西方自然主义戏剧的首次尝试。当时的《戏剧周刊》对《群鸦》公演做出了一些记录:

前期的大力宣传:1936年5月19日,国立剧校将演“群鸦”系社会悲剧;1936年5月23日,国立剧校,公演“群鸦”,廿九日起在公余社;1936年5月26日,国立剧校公演“群鸦”,廿九日起在公余社;1936年5月27日,国立剧校,昨招待记者,报告筹演“群鸦”经过,两剧团定期公演。

演出当天的剧评配合:5月29日 (《群鸦》演出当天)《中央日报》的《戏剧周刊》副刊刊载了三篇专题评论:《贝克与自然主义》(余上沅)、《〈群鸦〉之时代的意义》(王家齐)、《贝克的戏剧》(吴英年) 三篇专题评论,对《群鸦》、贝克和自然主义戏剧进行详细介绍,配合即将开始的《群鸦》演出进行对南京剧界的自然主义戏剧扫盲。

公演后的论争:1936年5月29日《群鸦之时代的意义》;1936年5月30日国立剧校特别班主演,群鸦演出记;1936年6月5日《群鸦》乱飞,灿星盈户;1936年6月12日怎样去认识《群鸦》?关于《群鸦》的提议。《群鸦》公演之后立刻掀起了一场大论争,对《群鸦》的批评主要集中于:演出缺乏现实的民族主义的意义,不适合救亡图存的国情需要。而剧校也就《群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在《戏剧周刊》上极力辩解,不应否认其戏剧艺术探索的意义。

由此不难看出,剧校公演剧本的选择和《戏剧周刊》的重点,显示出了极为浓厚的学院化倾向。一面是风雨飘摇的时局,抗日硝烟愈来愈弥漫;另一面,国立戏剧学校的师生忘情演出着西方古典主义、表现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经典剧作,沉醉于表演技巧、服装、舞台设计、灯光。这样的一个艺术乌托邦,成为点缀国都剧坛的特殊风景。

三、党治文艺的归途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当局在鼓励戏剧艺术,提倡戏剧运动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积极性,也贡献了应有的力量。然而,现代政党组织文学艺术生产,是为了建构出想象的共同体,从而召唤国民主体的实践,稳固自身政权,这一点无论对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一致的。那么1929-1937这近十年里,国民政府在戏剧艺术上做出的努力,在民族认同或是民族意识的形成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它是否辅助当局实现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呢?答案却是否定的。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中央日报》的党报性质,中央剧评完全没有呈现出想象中的专制与局限,反而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包容性——包容各类艺术创作形式,包容国内外艺术思潮,甚至包容党内外各派文艺立场。诚然,副刊由于其文学艺术性呈现出一定的去政治化情有可原,但中央剧评的包容性背后,其实有更多复杂的因素。

如前文提到的,1929年,新生的国民党政权还处在一种尴尬的边缘位置,一面标榜为全民族利益的代表,一面又要引导当时历史情形下杂草丛生、乱象纷呈的民族艺术,《中央日报》必须体现出执政党报纸应有的文化、艺术上的包容性。同时,为了团结更多普罗文艺之外的中间派作家,《中央日报》编者甚至不惜以包容性为策略——试图以退为进,标榜纯艺术理想,即用在艺术的名义下和平相处的模式,对抗普罗文学思潮。

这种艺术至上的包容性,一定程度上的确体现了中央剧评开阔的胸怀,是其现代性与进步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它能对戏剧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但这种以退为进,但其实步步退后的姿态,在30年代强势的左翼文学和普罗文学面前,却显得不堪一击。

倪伟在《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一书中,把南京政府文艺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归结为二点:一是“社会政治局面不稳定”,二是“文艺界普遍不合作的态度”。(5)我认为前者否定的正是以中央剧评为代表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不作为,国难当头,历史呼唤的是左翼文学这种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民族艺术;而后者否定的是国民党文艺薄弱的意识形态号召力:认知上的僵化, 缺少对社会现存价值的整合能力,以及国民党的威权主义和高压统制 ,造成三民主义(包括后来的民族主义)不能在行使中树立起权威。而相反,共产党意识形态以及左翼思想有效回应了现实的政治状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吸引力为知识分子所甘愿认同, 最终夺取了文化上的领导权。

国民党执政的二十多年期间,对戏剧的探索其实一直都在持续。但遗憾的是,在文艺与政治之间,在文艺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不管是国民党当局,还是以中央剧评编作者为代表的文化官员,一直都未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没有开拓出一条真正的路。

注释:

(1)以上分别刊载于《中央日报》1929年11月15日第9版、1929年3月11日第11版、1929年6月6日第12版、1931年4月30日第10版、1933年3月3日第8版、1934年8月7日第10版、1934年9月18日第10版。

(2)参见《中央日报》1929年3月24日第11版。

(3)参见赵丽华《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中央日报副刊研究(1928-1949)》,中国传媒出版社2012年,第58页。

(4)参见金景芝《民国时期的文化产业——剧场观念与剧场演出》,《河北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5)参见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7-298页。

参考文献:

[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30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1899—1949[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2008.

[3]于嘉茵.民国戏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4]孙玉石.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J].河南大学学报,2005(01).

[5]王庆生,樊星,张卫中,谢维强,严辉,刘为钦,等.反映生活与关注政治——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对话[J].学习月刊,2000(05).

[6]范红梅.浅议报纸文艺副刊的办刊方略[J].攀登,2007(03).

猜你喜欢

中央日报民国南京
南京大闯关
母鸡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中央日报》对战后南京审判的报道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