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智库建设 实现创新发展
2016-05-14李雪
李雪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1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的来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意见》精神,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更为地方社科院加强新型智库建设、进一步发挥地方社科院的智库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近年来,各地社科院都在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不断加强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万华的发言论述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交流了该院加强和保障智库建设的有益做法。本刊将刘万华书记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几年来,积极推进以“三个中心、两个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始终以繁荣发展内蒙古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社科研究工作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成果为目标展开研究,在服务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积极作用。刘书记,请您谈谈近年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在智库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刘万华:好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精品兴院、开门办院”的发展思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双加强,在组织实施重大科研工程中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智库功能。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地摸索发展,创造了”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推动学科建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新模式,为发挥智库作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下面,我来谈谈我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我院结合智库建设实际,注重发挥我院以蒙古学、草原文化学、民族学研究为主要标志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优势,在主持或直接承担的诸如“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元史》汇注”项目以及“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等一批国家、自治区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好评。
尤其是在草原文化研究方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全国的草原文化研究团队,在前几年提出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重要组成部分等一系列重要学术观点和提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在完成出版《草原文化研究丛书》(一)、《草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即将出版《草原文化研究丛书》(二)和《草原文化史》等一批新的重大成果,创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崭新学科——草原文化学。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以讲话、批示等不同形式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草原文化研究作出重要指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2009年8月在我区考察讲话时指出,要“深化草原文化研究,切实保护、挖掘、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富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2014年7月20日在内蒙古调研期间,在谈到中华文化源头问题时说,“应该明确写出来中华文化来自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中国的文明来自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草原文化研究成果在自治区的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彰显,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成为内蒙古文化繁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最近,我院按照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约请,由草原文化研究团队骨干先后组织撰写发表了批驳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繁荣草原文化等系列论文;发布了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有力地发挥了我院智库在回应当前理论界重大关切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在应用对策研究方面,2014年我院全面改版《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使蓝皮书更加贴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智库建设的需要,服务决策、服务发展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出版了内蒙古第一部反腐倡廉蓝皮书《内蒙古反腐倡廉研究报告》,得到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它将成为我院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的蓝皮书之一,我院还将出版该书的外文版。2014年我院通过《领导参阅》报送研究成果12篇,高质量地完成上级部门交办委托的研究任务十余项。其中,刊登在《中国民族报》的《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正确道路推进民族团结不断进步发展》、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果要报》的《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步骤》、发表在《西域研究》的《民族史研究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等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得到中央、自治区领导的重视和学术界的关注。2015年上半年我院上报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不仅得到自治区领导的重要批示,还在我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被当作实例向区直机关加以推荐。2015年以来,自治区领导、有关部门交办或委托的项目明显增多,涉及民族、统战、文化、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我院服务决策和服务大局的领域不断扩大,我院智库作用日益凸显,我院智库已成为助推内蒙古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不可或缺的综合智库。
记者:通过您的论述可以看出,贵院智库建设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好评。请刘书记谈谈,贵院是如何加强和保障智库建设的?
刘万华:具体来说,我院主要从六个方面加强和保障智库建设。
第一,及时调整科研重点方向,走科研精品路线。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我院智库建设要求的实际,及时调整科研布局,提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双加强的科研举措。在我院承担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北疆项目”及“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中,组织推出了《草原文化》教材、草原文化研究系列论文,坚定文化自信、繁荣草原文化系列论文,以及回应我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挥了智库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研究方面的综合作用。
第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解决人才后备力量不足问题。我院先后出台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关于加强科研业务队伍建设的意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关于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不断加强院所两级领导班子、全院科研业务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仅2014年,我院就拨付学科建设和专业人员培训等相关经费近90万元。并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实施即将退休的学术带头人项目返聘制度,结合院内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实际,坚持“以课题项目带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培养力度,支持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参与重大项目研究,压担子、带队伍。对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进行调整和充实,使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实行宽进严出原则。制定出台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质量评估办法》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并修订了《内蒙古社科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院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实行“宽进严出”原则,通过课题中期检查和课题结项集中评审,进一步加强了科研指导和课题管理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科研激励约束机制。对结项鉴定获得“优秀”、“良好”等次的科研成果予以奖励,仅2014年我院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金额就达31.05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对未完成课题进行了通报,起到了奖优惩劣的作用。切实保障了我院研究力、创新力、影响力的提高。
第四,以加大制度的保障力、执行力为切入点,破除妨碍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院下大气力组织修订了《院重要规章制度汇编》,使我院智库建设和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加大各项制度执行和违规纠正问责的力度。切实加强财务监管和年度经费预决算制度建设,强化院内审计和监督工作,推进全院整体管理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抓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成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以“捆绑”方式集中通报我院年度组织实施和在研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及重大成果的重要学术观点,扩大了学术影响力,并确定每年1月18日为我院上年度科研成果发布日,使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求全院科研人员以自治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着眼点,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回答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以及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为自治区当前决策提供急需而有用的对策建议。2015年的科研工作,除继续抓好在研重大工程项目外,我们主要是立项了一批应用对策研究课题,从而把应用对策研究更好地纳入智库建设当中。
第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在院年度科研经费预算中,保证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其中,院所学科建设费由当初的1万元增加至6万元;“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一般课题经费由2万元增加至4万元,重点课题经费由8万元增加至15万元;“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每项立项课题经费由2.5万元增加至3万元,并设置了总计50万元的重点课题费;院青年课题经费由3000元增加至5000元。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切实有效地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实行年度审计和不定期成果结项审计,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记者:请您谈谈贵院贯彻《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思路和举措。
刘万华:2015年上半年,我院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委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贯彻《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的起草工作,目前我区贯彻《意见》的文件已完成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工作,即将下发执行。为此,我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主要思路是,要把搞好智库建设与完成《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制订结合起来,与自治区实施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工程结合起来,与组织实施好重大在研科研项目、多出精品结合起来,与推进我院信息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结合起来,根据自治区党委贯彻《意见》的精神,制定我院实施意见,努力构建具有内蒙古地区和民族特点的新型智库,把我院打造成为自治区思想理论创新和咨询决策的新高地。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加强党的建设,为智库建设提供强力支持和保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改进学风、作风为抓手,认真分析查摆和解决我院科研人员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严不实”等问题,从提高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个人能力素质入手,以点带片,以片成面,在全院营造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浓厚学术氛围,为我院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支持。
第二,以理论学习为统领,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把《意见》精神贯彻到科研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优势,加强研究性学习,既要把所学内容当作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的对象,更要把所学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以好的学风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切实用《意见》指导我院智库建设,在科研工作中树立智库思维,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方向。并紧密结合社科研究实际,深入研究和解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助力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为努力方向,推出一批前瞻性研究成果,切实发挥智库服务决策作用。在我院智库建设中突出改革的内容,如对人员招聘、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课题设置、行政后勤和人事管理等均要提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把《意见》精神落到实处。
第三,以建设新型智库为目标,努力提升服务决策水平。以更好地服务自治区“五位一体”建设和领导决策为方向,以新型智库建设为抓手,把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重大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和自治区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重大委托课题推进应用对策研究。提升蓝皮书系列、《领导参阅》等拳头产品的科研影响力。
第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聚集一流科研人才助力新型智库建设。在加快蒙古学、草原文化学、民族文化研究等学科建设步伐的同时,以“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元史》汇注”等在研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在项目课题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以合作、委托、招标等方式,聚集区内外的一流的高层次人才,推出一批高质量、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并着力完善我院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制度,进一步做好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工作,同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知名度高、科研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学者,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著名的学术带头人展开合作,助力我院新型智库建设。
第五,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合作,构建协同运行、机制灵活的智库体系。经过不懈的努力,截至目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已在全区12个盟市中的7个盟市成立了分院,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智库运行体系。今年将有满洲里、二连浩特市两个分院成立挂牌,新成立赤峰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分院,在“十三五”期前,我院将完成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两个盟市分院的成立工作。今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还将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合作,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加强与其他类型智库的合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内涵丰富,包括党校、高校、政府研究室等各个方面,且彼此工作职能和定位各不相同,社科院只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在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加强与其他类型智库的合作,通过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创新合作等方式,在内蒙古地区探索建立强有力的智库联盟或者智库协会,努力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打造成为我区的高端智库,更好地发挥服务科学决策的作用。
我国虽然已是智库大国,但还不是智库强国。要建成世界智库强国,建设一批高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知名的高端智库仍任重道远。地方社科院作为地方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要以党中央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指导,树立雄心壮志、奋力进取,为把我国建成智库强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记者:刘书记,祝贺贵院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祝愿贵院智库建设取得新突破、获得更多成果,为建设内蒙古、繁荣内蒙古做出新贡献。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