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文观止》:浙江塾师编的“全国通用教材”

2016-05-14周一贯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5期

周一贯

【摘 要】 在我国众多的古籍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可与《昭明文选》媲美。在中国旧时的学塾中为必读之书,近乎当时的“全国通用教材”。《古文观止》出自浙江两位塾师吴楚材、吴调侯之手。两吴系叔侄关系,成长在浙江绍兴州山一个好学成风的耕读山村里。吴楚材因幼年患足疾等原因,科举不中,而在本村坐馆事教,勤读敬业。之后又与吴调侯一起边教书边自编教材,遂有《古文观止》之问世。《古文观止》222篇按历史先后编排,凸显了自先秦至明的古文发展体系,以其体裁、风格之多样,注释、评论之精到,“正蒙养而裨后学”,令《古文观止》成了百世不衰的“叹为观止”,这实在是“浙派语文”史上不可不郑重书写的一页。

【关键词】 古文观止 学塾 吴楚材 通用教材

在我国众多的古籍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是可以与《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媲美的一部。而且以其多选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佳作,又以取材广泛、风格多样、注释点评简明扼要而更受大众欢迎。在中国旧时的学塾中,《古文观止》几为必读之书而近乎当时的“全国通用教材”。如此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古文选本,竟出自浙江的两位塾师吴楚材、吴调侯之手。这在“浙派语文”的发展历史上,其人其事是不可不郑重书写一笔的。

耕读山村,兴盛好学风尚

吴楚材(1655~1719),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以号行。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州山人。吴调侯是吴楚材的侄子,名大职,字调侯。叔侄俩同族同村,都自幼好读,成年后更是以古文相砥砺,共同探求经史百家,一边坐馆事教,一边互相问学辨疑。之所以如此,原来州山这村坊,历来耕读传家,勤读好学之民风堪盛,吴氏家族更是屡出大人物的望族,据考其后裔在明清时期入仕为官的很多,其中考取“进士”者,志书可查的就有11人。据说乾隆时有一年京城搞武科会试,州山光都统就出了18个,最末一个还有点跛足。当时因为朝中有州山吴家人任尚书、柱史等要职,乾隆皇帝就有点怀疑是不是这些州山籍的京官为了提携同乡而有猫腻?正巧的是不久乾隆皇帝有了游江南的机会,便来到了古城绍兴,决定到州山这山乡去微服私访一下。他雇了一只乌篷小船来到州山。其时已近傍晚,就坐在船里听岸上的动静。入夜人静,只听得这家那户多有响起读书声的,此应彼和,看来秉烛夜读的士子还不少。读书声一直响到了凌晨,乾隆就这么听了一晚,心里不禁暗暗叹服。

这虽然只是一段传说,无正史可考,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州山小村的好学民风却是不争的事实,吴楚材叔侄自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我们自然也就不奇怪他们的学力至深,甚至也不会觉得叔侄俩一辈子以坐馆教书、编书的生命轨迹,并非是不可理喻的行为。

潜心勤读,却成“名落孙山”

当然,吴楚材一辈子选择坐馆课徒还有其他的原因。吴楚材幼承家教,天资聪颖且又读书勤奋,年纪轻轻就已学识渊博,本来科举入仕没有一点问题,但不料在16岁那年,患了严重的足疾,不便行走,而且一病就是好几年,错过了几次乡试,从此就断送了科举入仕的做官之路,之后,虽然也援例进了太学,但因为多种原因,屡试不第,总是名落孙山。然而吴楚材并不伤心悲观,读书仍然十分用功,手不释卷,而学业自然大有长进。于是,吴楚材在24岁时,去福建投奔他的伯父——清朝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福建巡抚吴兴祚。他在那里一面任幕府师爷,一面为堂弟做伴读,并在幕府开始试水课徒授业的教学生涯。这应该是他的初步涉足教业。

后来,吴楚材回到了家乡州山,因从小受乡风影响,又有了课徒试水的初步经历,便决定教乡人小儿读书,自觉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在州山历来有尊师重教的共识,所以开馆课徒是受人尊敬的身份,并不低人一等;另一方面,他想在执教的同时还可以继续攻读经史子集,做自己喜欢的学问,又何乐不为。所以,吴楚材的“名落孙山”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也许因为这件事吴家之后固然少了一个大官,但绍兴却从此多了一位文化名士。他不仅会教书,还会编书,而且竟编出了一部堪称影响全国学塾、被认作通用教材的《古文观止》。一直到现在,这部书还因得到高度认可而流传不辍。这不能不说是“浙派语文”在历史上对全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的一项贡献。

敬业塾师,喜好教书、编书

吴楚材博学多识且善思勤研,对课馆授徒之业自然十分敬重,他对学子既不失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常年如一日,为州山的后起之秀而兢兢业业。应当说,对当时地处偏僻的州山一村的教育兴旺、人才辈出做出了重要奉献,并且之后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民国初年贫苦农民出身的吴善庆,迫于生计,14岁就去上海学徒,靠勤劳诚信得到老板的信任,以后,他自己也当了老板。在勤俭发家之际,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教育,就回乡开始建造“善庆学校”。为了纪念提携他发迹的那位英国老板,吴善庆竟把学校设计为一座英国式建筑,在当时其校园之宏丽,设备之齐全,在农村是罕见的。学校面前新建的桥,也起名“伦敦桥”。百年来,善庆学校一直是一所名校,从这里一代又一代走出了许多栋梁之材,这不能不认为是州山重教兴学的民风之一脉相承。又如抗日战争时期,在州山这样一个偏僻山村,竟然还出现了一所简易师范。虽然迫于条件办学时间不长,但也正是州山尊师重教的乡风使然。这里边当然也有吴楚材毕生事教的一份奉献。

吴楚材在州山开馆课徒,不仅敬于教业,还利用课余时间为教学之需要而编书。《古文观止》就是他和侄子吴调侯历尽千辛万苦为学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成的,并为当时教学所用。在《古文观止》编成之后,吴楚材叔侄一边使用,一边还将书稿送伯父吴兴祚求教。时任福建巡抚的吴兴祚读后十分赞赏,毫不犹豫私人出资帮助刊行。这样,《古文观止》得以风行各地,成为传世之作。

吴楚材不仅与吴调侯合编了《古文观止》,晚年,还与友人周之炯兄弟,倾注6年心力,主持编纂成编年体通史《纲鉴易知录》107卷,全书180余万字,记述了上及远古神话,下迄明朝覆亡的五千年中华历史。这部书,以其“事之原委,人之始末,起伏照应,明若观火”而为世人所称道,并誉为“中国通史第一书”。300年来屡印不衰,版本达26种之多,并已被译成外文,传播海外。一向酷爱读史的毛泽东,所读的第一部中国通史著作,就是这部《纲鉴易知录》,也许因此为他“绍兴乃名士之乡”的认知,留下了第一道印痕。

《古文观止》,真是叹为观止

《古文观止》之所以能成为旧时学塾学生学习古文的一个公认的范本,几近“全国通用教材”,绝非偶然,而是因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它能显示出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因为《古文观止》的222篇经典文章是按时间先后编排的,上起先秦,下至明代,其编排顺序就是一条古文发展的历史途径。学子研习古文,读过这样的选本,就能充分感受到其中古代散文发展一脉相承的源与流,便于认识历史进程的连贯性。

其次,《古文观止》选文的宽泛性,也是一个重要特色。它选编的文章以散文为主,但也兼收骈文,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裁、风格的多样化,为古文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开拓了诵读研究的视野。

再次,选文相当精粹,是它的又一特色。虽然从现代的眼光看,其中有些文章还是表现出了极端维护封建统治的观念,即使在当时也应属保守落后的思想,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历史遗迹。毕竟极大部分的选文,多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作,才决定了它可以长传不衰,不仅活到了当代,而且肯定还会永远流传下去。

最后,选编者善注释、评论,很有指导意义。这正如吴楚材伯父吴兴祚作的“序”中所言:“阅其选,简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

由此可见,《古文观止》的确是叹为观止。这就难怪其流传之广、百世不衰了,将其誉为旧时学塾的“全国通用教材”,实在是有不及而无过之。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和畅堂校区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