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016-05-14孟繁明马腾贵郑志勇史建平
孟繁明 马腾贵 郑志勇 史建平
摘要:玉米在栽培种植过程中,田问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涉及到中耕、除草、水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每项工作都是决定玉米能否高产优质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完成,才能确保玉米的生长良好。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的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两个环节进行阐述,希望对于玉米的高产丰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玉米;田间管理;除草;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07
1 中耕
中耕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土壤的特性,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整地,施足有机肥和复合肥,这样既能保持土壤的疏松,同时也能补足玉米生长所需营养。播种后,由于下雨或者灌溉,会导致土壤表面出现板结,导致土壤的透气性变差,所以必须要进行适当中耕,中耕一方面能起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保水保温;另一方面也能消灭地下害虫及清除一部分杂草的作用,利于玉米植株的生长。玉米中耕一般要进行3次,过去的耕作方式是进行三铲三趟,现在多采用药剂除草和机械耕作,所以铲地基本省去,只是进行三趟,有的地方只进行2次趟地,进行三铲分别在1叶期,3叶期和4~5叶期进行,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玉米根系发育。
2 化学除草
杂草的除灭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因为杂草是导致作物减少的主要因素,如果除草效果不好,杂草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会在阳光、水分、养分方面同作物植株进行强烈争夺,另外密集的杂草也能阻碍田间通风,导致作物易发生病虫害,所以灭草工作十分必要。常用的方法是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对于一些大草或者杂草生长不太旺盛的情况下还可以,对于数量众多的杂草,就难以应付,化学除草方式则相对效果好一些,省工省力。
2.1 常用除草剂种类
农田杂草的类型很多,有针叶型、圆叶型等多种,在灭除杂草时要根据杂草类型及除草剂适用范围进行合理选择,常用的除草剂有乙草胺、莠去津、金都尔、异丙草胺、乐丰宝、阔叶清、百草敌、赛克、嗪草酮、逢时、安威、双乐等。乙草胺在防治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方面效果不错,生产中用的也比较多。如果春季多雨且低温,则可采用96%精异丙甲草胺进行除草。
2.2 苗前施药土壤处理注意事项
苗前施药灭草属于一种封闭式除草方式,在施用药剂前要进行整地,把土壤进行翻耕,然后耙平,清除地块中的垃圾杂物,使土壤表面干净无杂物和大土块。在生产中,有很多农户为了省事,直接施药然后进行耙地,用来代替药前整地,这是不可取的。在药剂喷洒上,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一致,做到不重施不漏施,在喷雾时要始终进行标准作业。用药时间一般在播前3~5天完成,要结合播期进行合理用药,如果在播后施药,要尽早,不要过晚,否则遇到雨天则会延误施药,导致除草效果不好。施用苗后茎叶除草剂要选无风或风小(不大于1级风)的天气早晚施药。可采用全田施药法,也可采用苗带施药法。
3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是近些年采用较多的控制玉米长势的手段,防止大面积倒伏的一项技术,主是利用喷洒化控剂达到控制玉米生长的目的。需要进行化控的玉米田块,一般要在玉米达到6片叶展开,株高超过70厘米时进行,相对来讲,品种抗倒能力较差,再加上田块施以肥量过高,玉米营养生长过强,植株细高,而穗位也相对较高,遇到高温多雨天,经大风天气时易倒伏,则有必要进地化控防倒。主要是采用化控剂进行叶面喷洒,前期化控宜在玉米7叶左右时进行,通过喷洒化控剂,能有效促进植株壮根壮秆,降低穗位,使穗位下两节间的长度变短,后期化控一般在12天左右时进行,能缩短穗上节是的长度。
4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是一种病虫害比较多发的作物,一旦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对于玉米的生产影响较大,轻则影响植株发育,导致减产,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特别是近些年来玉米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许多地方都连片种植玉米,更为玉米的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提供了条件。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灰飞虱、蚜虫、粘虫、大斑病、细菌性茎腐病等,在防治时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类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生产中应密切关注玉米的长势,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就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基本的防治策略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可能把病虫害控制在不发生或刚发生阶段,以减轻病虫害对玉米的为害。
4.1 农业防治
主要是对土壤、种子做好消毒,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充足供应水肥,促进植株的强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清除病株,做好无害化处理。秋收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田,把田块清除干净,减少病虫害越冬的机会。做好田间除草工作,减轻病虫害的源头,同时也能增强通风,破坏病虫害发生的条件。
4.2 物理防治
对于一些害虫可以利用其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引诱成虫对固定地点集结,然后再集中时进行补杀,也可以人工去虫以降低虫口密度,减轻虫害发生的程度。
4.3 生物防治
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比如对于玉米螟的防治方面,可以采用分布式放置赤眼蜂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另外生产中也采用一些生物菌剂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方法,但在采用此方法时要注意对天敌的保护。
4.4 化学防治
这是目前生产中采用较多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喷洒化学药剂达到防治病虫害,生产中常用的有敌杀死、来福灵、高效氯氟氰菊酯、乐果乳油、辛硫磷、叶枯净可湿性粉剂等对于一些病虫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化学药剂有的是粉剂,有的是油剂,有的通过喷雾,有的直接洒粉,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病虫害的种类,采用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尽可能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同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应避免浪费,以免增加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