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鉴
2016-05-14吕文利
吕文利
人类从来是不甘于寂寞的,交流、交往的欲望促使道路开通、文明交流,丝绸之路就起源于文明之间的吸引。
古代世界形成了四大文明:尼罗河中下游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中游的古印度文明,以及亚洲东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这些古文明独立发展,中间隔着高山、大川、沙漠、大海。当大海还是无法逾越的屏障的时候,一些勇敢的探险者就通过驼、马等多种交通工具,向自己认知世界的边缘探险了。迈过黄河,到河西走廊,在其尽头再一路西行,可分为几条路线,到达中亚地区,而后穿过中亚,最终到达欧洲。当然这并不一定是某一个探险者的丰功伟绩,应该是许多人或许多个商队接力完成的,所以丝绸之路一开始应该是一个接力式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
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有关于西王母的传说,知道西方有灿烂的文化。在先秦古籍《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经河西走廊,到阿尔泰山地区与西王母宴饮并赠送丝绸的故事。传说可以反映一定的历史真实,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可以反映那个时期丝绸之路以及文明之间互相吸引的大体状况。古代丝绸之路上文明的交流、交往、交融,成为人类历史上文明进步的推动器,主导着世界历史进程的走向。
物质资源互通有无的交换之路
互通有无是人类交往的最初动机,物产的交换是促使丝绸之路由断续的道路到逐渐畅通的基本动力。
丝绸是最富特色的东方产品,是促使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物产。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已有蚕桑业,随着技术不断改进,丝绸制品已经非常精美,为周边族群和部落所仰慕。秦汉时期,中国的丝绸经今天的新疆而到中亚,再到欧洲,所以当时的欧洲人以“赛尔”(Ser)也就是汉语“丝”(si)的发音来称呼丝绸,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丝绸之国”。应该强调的是,当时丝绸之所以能够远销欧洲,是因为这种产品不是很重,经长途贩运而不会败坏,重要的是,当时的欧洲还不能生产,对这种高贵产品的需求尤为旺盛,而且丝绸在一定时期内还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这也正是很多商旅经过漫长的大漠戈壁之旅后,贩运到欧洲还能获得很高利润的原因。
当汉朝政权建立后,尤其是张骞“凿空”西域后,西方文献中出现“丝绸”词汇的频率增加了,大约1世纪末,古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记录了一条由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向东通往赛里斯国的一条商路。生活于2世纪中叶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把这条商道记载入其《地理志》中,后来西方人一直在试图寻找“丝绸之国”,他们并不知道中国就是丝绸之国。明代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也在寻找丝绸之国,他曾这样记载到:“我也毫不怀疑,这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的国度,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富饶丝绸。”19世纪,英国地理学家亨利·玉尔以研究《马可·波罗游记》而有名,1866年,他出版了《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中世纪关于中国的记载汇编》一书,“丝绸之路”一名呼之欲出。正是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李希霍芬才在其《中国》一书中,多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由此,“丝绸之路”一名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慢慢传播开来。
丝绸交换的背后是整个世界物产资源的大汇聚、大融通。除了丝绸之外,中国传入西方的主要商品还有瓷器、茶叶、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香料等。尤其是明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玉米和番薯两大高产作物,对康乾盛世时期的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指出,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物质资源的交换,是人类文明交往的基石与原动力。正是东西文明的差异、物产的互补,成就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先进技术的传播推广之路
技术改变生活,也改变人类的生存与交往方式。千百年来,因为战争、灾荒、政治动荡等原因,丝绸之路上有大量的移民,他们带来了各地的先进技术,推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此为发动机,推进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就是通过丝绸之路而传播于世界的。其中传播最早的是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制作出的纸张价格低廉、工艺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推广。此后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之后又推广至全世界,至迟在公元3世纪末时,造纸术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地。唐朝时,传到了中亚、东南亚等地,再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成为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条件之一,进而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唐宋时期中国的导航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人们最初主要依靠北极星来导航。但这种导航方法在阴雨天气无法发挥作用,于是指南针就被应用于航海。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的四种安置方法,曾公亮的《武经总要》里记载了一种指南鱼的制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在这个技术发明后不久就在丝绸之路上传播开来,造福于丝绸之路上的人们,而也正是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指南针应用技术的一次次改进。正是有了指南针,大洋才不再是人类不可逾越的障碍,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在重要性上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人类迎来了海洋时代。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可以大量印制佛经等,引起了来华的使臣、宗教人士以及商人的注意,雕版印刷随之西传。13世纪,由于蒙古人的西征,推动雕版印刷等技术传到欧洲。15世纪下半叶,威尼斯已经成为欧洲印刷业的中心。除雕版印刷外,活字印刷术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至元代,已传到中亚,15世纪中叶,德国梅因兹地区的谷登堡仿照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发明了金属活字,因为西文字母较少,前期投入少,所以很快就被商业化推广了。
火药是中国人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现的,至迟到北宋时,已成为军队里的重要装备。13世纪,已传入阿拉伯地区,他们称之为“契丹火药”和“契丹火箭”,此后,火药传入欧洲。恩格斯曾指出:“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当然,火药的传播不仅具有军事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项重要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近代以前,中国的科技文明一直在世界发展中占有独特地位,中华文明贡献给世界的先进技术,绝不止有四大发明。如秦汉时期,中原的铸铁、打井、耕作等先进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中亚地区。文明的交往与传播从来都是双向的,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
东西艺术的交汇之路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类对美的代表性表达。
西周时期,中国出现带有印欧人特点的蚌雕人像等,表明这一时期通过欧亚草原东西方已有艺术交流。在新疆的米兰遗址,发现有16幅有翼天使的画像,这些画像无论是主题、风格还是画像人物的脸庞,都有典型西方特征,这说明5世纪时楼兰、米兰、尼雅等地区已成为东西方艺术的重要交流孔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群的交流、交往,一批批西域乐师来到中原,如陪嫁而来的苏祗婆等人。龟兹人苏祗婆来到中原后,开创了音乐史上的“五旦七调”理论,他的这个理论是在吸收印度等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龟兹等地的音乐,发展而成的具有龟兹特色的音乐理论。后经隋朝音乐家郑译在琵琶上反复进行旋宫转调实验,终于把“五旦七调”演变为八十四调,后被称为苏祗婆琵琶八十四调。至隋代,长安至少有三部龟兹乐流传,分别是“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和“土龟兹”,龟兹乐也成为宫廷九部乐中的重要一部,其乐律至唐代演变为燕乐二十八调,对雅乐、俗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民族思想碰撞、宗教共生之路
丝绸之路促进了多种思想和宗教的传播和交流,多种宗教在丝路上和合共生。中国的代表性思想儒学,自诞生那天起,就向周边传播。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加快了向周边各国的传播。公元1世纪初,朝鲜很多人就会背诵《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此后朝鲜的各个朝代,都重视儒学教育,推动儒学发展。5世纪前,儒学便已传入日本,隋唐时期,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前来求学,儒家文化随之普及到日本社会各个阶层。东汉末年,就有越南人来到洛阳研究儒学,随着儒学教育的加深,越南各王朝的典章制度也仿照中国建立起来。由此,在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儒学文化圈。
佛教传入中国,并适应中国,逐渐本土化,应该说是迄今为止,丝绸之路上的最大文化交流成果。一般认为,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是佛教传入汉地之始。5世纪初,来自西域的高僧鸠摩罗什在长安带领众多弟子译经,共译大小乘经、律、论300余卷。其所译佛典,重要的有《妙法莲华经》《小品般若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鸠摩罗什关于佛典的翻译,在中国整个翻译史上是一座里程碑。他翻译的经典此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在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日本、朝鲜等国流行的弥勒信仰,就和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有莫大关系。唐代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讲经说法,尤其是通过翻译佛经,使佛教理论正确地传播到了中国及周边各国。在他19年的翻译事业中,共翻译出75部、1 335卷佛经,使世界佛教中心由印度转移到了中国。佛教经过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后,逐渐形成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局面,成为中华文化的基础。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随着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播迁,道教也传入世界各地。如妈祖的信仰,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之一。现在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 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这些妈祖庙位于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美国和日本等,串联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华人信仰。
7世纪初,被基督教正统派斥为异端的聂斯托利派,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自称为景教,意为“光明正大之教”。635年,第一位景教传教士阿罗本到达长安,唐朝政府准许景教徒在长安兴建义宁坊景教寺,此后,景教呈现出“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但景教随着唐朝的衰落而湮灭无闻。元代景教再次东传,被称为也里可温教。元代天主教也第一次传入中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传教士也踏海而来,明清时期,大量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对科技、艺术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651年,大食(唐代称阿拉伯为“大食”)国首次遣使至唐朝,这是中国和阿拉伯外交上的首次接触,随着穆斯林大量来到中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元朝时,号称“回回遍天下”,各地建有清真寺,著名的有杭州真教寺、昆明礼拜寺等。来华穆斯林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建筑等科学文化知识,阿拉伯数字也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
宗教是思想和文明的重要载体,多种宗教在丝绸之路上汇聚、传播、共生,改变人们信仰观念,促进文明交流。
总之,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交往、交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不断进步,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