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诗人”肖邦的故事(七)
2016-05-14李建华
李建华
第一次握手
1831年8月,肖邦抵达了巴黎,他想在巴黎这个文学与音乐艺术氛围都比较浓郁的大都市里,为祖国的民族解放而战斗。
几天后,肖邦揣着一封一位维也纳知名人士写的推荐函,和一摞(luò)作品的手稿来到普莱埃尔出版公司。普莱埃尔是当时巴黎最著名的出版家,肖邦是多么希望能通过他的帮助,在巴黎举办音乐会啊!
普莱埃尔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波兰小伙子根本不屑一顾,他连眼皮都没翻一下,就直截了当地拒绝:“巴黎街头到处都是音乐家,在这里,你根本不可能有机会。”
“可我……”肖邦还想辩解,突然在大厅里传来了钢琴声。
普莱埃尔的秘书进来说:“弗朗兹·李斯特来了。”
普莱埃尔快步如飞地来到大厅,一见李斯特,毕恭毕敬地叫一声:“李斯特先生!”
“哦,普莱埃尔,你来啦,这是谁的作品?”
“啊!这个……这……”他转身问身边的秘书:“这是谁的作品?”
秘书也无奈地摊开双手:“这个……先生,我也不知道。”
李斯特兴奋地说:“写得太好了!”
肖邦悄无声息地坐在另一架钢琴前,随着李斯特的演奏也弹了起来。
“啊,你是作曲家吗?”李斯特边弹边问。
“是的,您给了我无上的荣誉,李斯特先生。”
“这曲子叫什么名字?”
“《波罗乃兹》,还没写完。”
“《波罗乃兹》,多好的名字啊!波兰精神,太伟大了!”
“我真想握你的手,但又不想停下。”李斯特突发奇想。
肖邦想起了一个主意:“如果我弹旋律,您弹伴奏部分,就可以腾出一只手来。”
“啊,好主意,太好了,我来了。”说完,李斯特伸出了左手,肖邦也伸出自己的右手,两人一边弹琴一边用力地握了握手。
灭灯换人
肖邦出色的才华,让普莱埃尔目瞪口呆,他扶了扶鼻子上的眼镜,激动地握住肖邦的双手:“先生,我要为你筹办音乐会,你能尽快准备好吗?”
1832年2月26日,肖邦在巴黎的首场音乐会在普莱埃尔的沙龙上隆重举行。
当天晚上,巴黎各界名流都光临了现场。普莱埃尔当场宣布:“今天,我有幸请到了最伟大的钢琴大师弗朗茨·李斯特来到现场,让我们欣赏李斯特的精彩演奏。”
不是说是肖邦的演奏会吗?怎么变成李斯特了呢?原来呀,这是李斯特和普莱埃尔定下的一个计策。
李斯特在一片掌声中走到钢琴前。忽然,剧场里的灯光全灭了,舞台上响起了特别深沉醇厚的琴声,精彩绝伦的演奏使观众赞不绝口,如痴如醉,为之倾倒,人们无不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琴声戛(jiá)然而止,全场灯火辉煌。只见在台上谢幕的却是一个瘦削柔弱的青年。全场顿时一片哗然,进而又掌声雷动,振臂高呼。
当然了,他就是肖邦。那时的肖邦虽然技艺精湛,才华横溢,但巴黎人还不熟悉他。再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钢琴家,要想得到巴黎人的认可,是多么不容易啊!于是,李斯特就想了这么一个灭灯换人的办法来推荐肖邦。
毫无疑问,这场演奏会使肖邦进入了巴黎顶尖钢琴家的行列。
《告别圆舞曲》
1835年,肖邦开始周游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当他来到德国的德累斯顿时,遇见了昔日的好友沃金斯基伯爵。伯爵的女儿玛丽娅昔日是肖邦儿时的玩伴,现已长大成一个19岁的美丽姑娘,浑身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而且钢琴技艺绝佳。肖邦此时正风华正茂,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在沃金斯基家里,肖邦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他取材于威特斯基的一首诗,谱写了一首乐曲—《降A大调圆舞曲》。
曲子完成的第二天,肖邦就用这首乐曲向玛丽娅求婚,玛丽娅羞涩也幸福地接受了肖邦的求婚。
其实伯爵夫人早就察觉到了发生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可这几天肖邦的身体非常虚弱,还不停地咳嗽。为此,伯爵夫人要求肖邦放弃参加每晚的音乐聚会,并且取消了他的演出活动。
让肖邦舍弃他心爱的音乐,这怎么可能呢?不停地演出加重了肖邦的病情。一个月后,伯爵夫人尽管对肖邦十分中意,但因为肖邦的身体,还是彻底地对他失去了信心,撕毁了两人的婚约。
两颗相爱的心被残忍地分开了,玛丽娅取下一朵即将凋零的玫瑰,送给肖邦。肖邦看着面前的姑娘,心中无限惆怅。他感叹地说:“浸泡在蜜汁中的玫瑰,散发出幸福的味道,原来不过是离别的信号。”此时此刻,肖邦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肖邦一生中唯一一次的求婚就这样结束了,他依依不舍地坐在钢琴前,奏响了他送给心上人的那首乐曲。
后来,这首专门为玛丽娅创作的钢琴曲,通常被人们称作《告别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