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2016-05-14张瑾张永琦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排水口全池泥鳅

张瑾 张永琦

摘 要 当今社会下,随着一些地区治理涝区及农田种植大量的使用了农药等化学物质,使野生泥鳅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这就导致了现在的野生泥鳅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量,导致野生泥鳅的价格成倍增长。野生泥鳅的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所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为市场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人工的养殖泥鳅。但在养殖的过程中,大多数养殖户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就泥鳅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养殖问题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1 池塘建造

池塘的选址:池塘建造所需的位置需要是背风向阳的位置,附近应有干净的水源便于排水与灌水,尽量使原理田地避免农药的污染,最好选址在地下岩层性质成弱磁性,表层黏土的保水性能需好的地段。

池塘的面积:泥鳅养殖的池塘面积适中就好,不宜过大,这是为了方便管理泥鳅。根据资源面积以及资金的筹备等情况来定可以建设哪一种类的池塘,如单个的池塘;多个相连的池塘;甚至可以建造田地、苗池和成品池配套的设施。一般养殖户在养殖初期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例如塘、坑、洼地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与建设,这样可以减少养殖初期对池塘方面的资金投入[1]。

建设与施工:泥鳅养殖池的深度在1~1.5 m最为合适,池塘的样式分为3种:地下样式、地上样式、半地上样式。池塘池壁需要一定的倾斜角度,缝隙的补充需要使用到水泥或者砖石。池壁的顶端需要夯实,进行水泥光面,需要建设防逃倒槽,倒槽宽度在12~15 cm。池底需要用三合土垫底,三合土上层需要一层塑料膜或者毛毡,以防渗漏,再上一层为混凝土层,厚度为5 cm最佳。

进水排水设施:每一个泥鳅养殖池塘都需要独立的进水装置与排水装置。进水口也需要安装防逃设施,进水口高度需要高于池水的水面。池塘底部的比降应有1%~2%,这样可以使池水可以排干净,池底需要向排水口进行倾斜,与泥面的平行处也许要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进水口一样也需要防套设施。

2 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15 的,每667 m2用生石灰75 kg,池内注水10~20 cm,干法清塘。培育肥水。每平方米30~50 kg干鸡粪或其他有机肥150~200 kg均匀撒在池内,加注新水,使水深达30~50 cm。将无霉变、干燥的玉米结扎成捆,挂上重物,沉于水底,厚度30~50 cm。

3 鳅种投放

检测建设好的养殖池塘是否安全,需等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pH值经检测到达7以下才可以进行泥鳅的投放。一开始需要投放少量的泥鳅进行试养殖,实验阶段需要同时观察池塘内是否存在水蚤等有害的影响因素,1~2 d过后试养殖的泥鳅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即可开始放羊鳅苗。每平方米投放10 cm以上鳅苗5 kg,规格尽量保持一致[2]。

野生鳅苗及人工培育的鳅苗都是可以进行养殖的,鳅苗的选购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投放的鳅苗需要无病、无伤、较为活泼。

在鳅苗投放时有两点需要注意:1)鳅苗投放之前要先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以避免细菌的滋生以及后期的细菌传播,杀菌的方法有:池内装满水,然后投放入比例为3%~5%的食盐溶液,浸泡10 min左右排净;2)养殖的规格之间要保持相对的一致性,投放规格不能相差过于大,不然会导致后期大吃小的现象发生。

4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除水生浮游生物、小型蚊虫、藻类外,各种屠宰下脚料、米糠、蚕蛹、麦麸、豆饼、豆渣等都能食用,可根据气温分别投喂。15~20 ℃时以植物性饲料为主,20~25 ℃时对半投喂,25~30 ℃时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前期以肥水培育天然饲料为主,配合投喂屠宰下脚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09:00-10:00一次,17:00-18:00一次。水温30 ℃以上时,少喂或不喂。日投饵量占泥鳅总体质量的3%~5%,以次日早晨不剩或略有剩余为准。

5 日常管理

水体的透明度要保持在50 cm左右,这就需要养殖户要给池塘进行定期的换水以及追肥,以保证池塘水质的良好状况。pH需要在7左右,氧含量需要维持在3 mg/L以上。水的颜色是水质变化的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池塘水的颜色加深或者过浓时就要及时的进行换水与清理工作了。

要做到定期的巡塘,及时观察泥鳅的进食情况与活动现状,定期检查池顶、进水口、排水口的防泥鳅逃逸装置[3]。定期施肥,需要使用有机肥料。池塘内应种植少量的植物,这样可以便利泥鳅的生活,夏季需要注意池塘的除杂草工作,适当的投放一些藻类生物,可以是有效改善水质。

6 越冬管理

越冬前1个月,施有机肥1次(全池均施),以增厚淤泥,为泥鳅提供抗寒温床。挑选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作为留种亲鳅。水深不少于50 cm,池底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7 病害防治

泥鳅抗病能力较强,一般很少得病。夏季主要有以下几种病。

7.1 水霉病

鳅体发病部位有白色毛状物出现,此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一般由于擦伤引起,可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锹5~10 min,或用0.1~1.5 mg/L的孔雀石绿全池泼洒。

7.2 赤鳍病

背鳍附近部分表皮脱落,呈灰白色,肌肉腐烂,严重时鳍条脱落,不摄食而死亡,发病时可用1 g/m3白粉全池遍洒,或用0.1g/m3的呋喃唑酮全池洒,或用30~50 mg/L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 min,每天洗1次,连洗7 d。

7.3 打印病

病灶浮肿并有红斑,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发病时用1 mg/L的漂白粉或3~4 mg/L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对种鳅可用2%的漂白粉直接涂抹患处[4]。

7.4 寄生虫病

病鳅身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有时在水面打转,体表液增多,食欲减退。多由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所致。可用0.71 g/m3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全池遍洒,可防治车轮虫病,用0.5 g/m3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参考文献

[1]苏敏.黑脊倒刺鲃胚胎、幼鱼的发育及原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和分化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孙云飞.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混养系统氮磷收支和池塘水质与底质的比较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3]宋颀.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池塘集约化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能量收支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翟旭亮.泥鳅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排水口全池泥鳅
泥鳅笼
滴水兽
排水口工程对京杭运河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捉泥鳅
会叫的泥鳅
可裁剪地漏过滤网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硅胶排水口过滤网
自配绿色渔药防治鱼病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