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宾市引种普通油茶岑软2号3号早期成效分析

2016-05-14李付伸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5期

李付伸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推进来宾地区油茶种植良种化进展,在来宾市凤凰镇引种了普通油茶优良品种岑软2号和岑软3号,定植后3 a调查岑软2号和岑软3号的保存率分别为87.22%和88.78%,植株生长较好,株高分别为1.42、1.54 m,冠幅均超过了0.8 m2,且86.18%和79.82%的植株均已开花,测定岑软2号、岑软3号挂果植株的平均产果量分别达到1.53、1.38 kg/株。结果表明,岑软2号和岑软3号在来宾地区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早实性。

关键词 普通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来广西宾市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油茶(Camellia spp.)泛指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一类树种,原产于我国,其主要产品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被誉为“东方橄榄油”[1,2]。21世纪以来,我国进口油脂油料增长迅速,2010年达到2 088.9万t,已占我国植物食用油的63%,油茶等油脂作物的生产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油安全[3]。

来宾位于桂中区域,是广西油茶核心发展区,现有油茶林0.83万hm2,但现有油茶林中80%以上为低产林,每667 m2产油仅5 kg左右,经济效益极低的低下已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广西油茶良种资源丰富,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认)定的良种达到25个,但农户对油茶良种缺乏了解,为此,在来宾引种通过国家审定的普通油茶良种岑软2号和岑软3号,并对造林早期成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来宾市油茶良种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

1 种苗选择与营林技术

1.1 造林地概况

来宾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地区年均日照时间1 325~1 734 h,平均年降水量1 225~1 942 mm,年平均气温18.1~21.2 ℃。造林地在广西国有维都林场雅江分场,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距来宾市30 km,柳南高速公路东侧,地势平坦,平均海拔70 m。林地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在4.5~6.0,以沙质土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较高,土壤肥力较高。

1.2 种苗选择

造林用岑软2号、岑软3号嫁接容器苗由广西林科院繁育,苗龄1 a,苗高15 cm、地径0.3 cm,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

1.3 整地

结合林地地形平缓的优势,进行机械化整地。用挖掘机将林地全面垦覆,深度40 cm以上,表土下翻,土块打碎,将挖掘机履带走过的痕迹重新挖松,最后把造林地面整平。按2 m×3m株行距,拉测绳用双飞粉布种植点,然后在已布好的点上挖坎,坎的规格为坎面长宽50 cm×50 cm,坎底长宽40 cm×40 cm,坎深度40 cm。

1.4 施基肥

将牛、猪和鸡等牲口粪便按每吨农家肥用腐秆灵2 kg的比例加水配置后,按每15~20 cm一层上堆,并每堆一层均匀加入5%生土,再均匀泼撒一次用腐秆灵配成的菌液。堆肥完成后用稻草覆盖30 d,以便保湿保温,堆沤期间翻堆1次,使其腐熟更彻底。

将5 kg腐熟的有机肥施于坎底,用锄头将基肥与坎底的松土拌均匀,从坎的上方或两侧回土满坎,回土时打碎土块,清除干净坎内树根、杂草和石块。回土后,坎面距离肥料不少于15 cm,回土略高于坎面2~3 cm,然后将坎面平整。

1.5 定植

于2011年3月雨后,土壤充分湿润时进行定植。种植时在定植点的中心挖坎,小心撕掉营养杯外不易分解的薄膜袋,将营养杯苗放入坎中,然后回入湿润且细碎的表土,沿苗的四周踩紧,覆盖一层松土于坎面,再在定植表面覆盖1 kg秸秆即完成定植。定植15 d后,及时检查造林成活情况,发现缺株选用同品种的超级营养杯壮苗在雨天或阴天及时补植。

1.6 林地管护

1.6.1 全铲草+扶苗培土

定植后,于2011年5-6月将整个造林地内的杂草全部铲干净,将草蔸、杂灌根挖干净。并将苗木扶正,从种植坎外用松土培在根基部,确保苗木不倾斜。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 cm以内只能破碎表土,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给树基培土成盘状,高于周围地面8 cm左右,直径为40 cm以上,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一年铲草2次。2012年4月也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全铲草及盘基1次。

1.6.2 松土

2012年6月进行松土,松土深度为5~10 cm,随油茶树体增大而逐步加深即可,树兜边宜浅,向外渐深。

1.6.3 垦带+带外砍杂

2013年4月份进行垦带抚育,带宽为150 cm,即以植株行为中心,上下各垦75 cm宽,垦深20 cm,不打碎泥土,挖出的土块面下翻,草根朝上。种植坎内的只松表土,坎内的杂草用手拔掉,不翻动根际土壤。同时,将垦带外的杂草全部砍倒,伐根高度低于10 cm。

1.6.4 喷除草剂

2012年及2013年的8月,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用除草剂将整个林地内的杂草杂灌全部喷杀死。喷除草剂时对幼树采取遮盖、喷头加防溅罩并尽量压低防止药雾飘散等保护措施,防止喷到幼树叶面。

1.6.5 全砍杂

2014年5月林地内杂草生长有40~50 cm时,将林地内的杂草、藤类、灌木全部伐倒,伐根高度低于10 cm。

1.7 整型修剪

2011年年底,在距接口40~60 cm处短截定干。2012年11月,在20~30 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2013年12月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2014年11-12月,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修剪时注意轻度修剪,尽量多留枝,及时剪除多余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

1.8 施肥

2012年追肥2次,2月和8月各追施复合肥0.1 kg/株;2013年,在抽春梢、夏梢、秋梢前雨水充足阶段施少量尿素、复合肥,每次0.15 kg/株;2014年追肥2次,3月追施复合肥0.5 kg/株,8月追施成品有机肥1 kg/株。施肥方式采用沟施,即在树冠滴水外5 cm处沿树盆开挖条形施肥沟,沟的宽和深均为20~30 cm,将肥料均匀撒施在沟内,然后覆土盖肥,确保根系全面吸收。

2 造林早期成效分析

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10月对植株的生长和开花、挂果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定植第2年的11月,岑软2号和岑软3号的保存率分别达到88.13%和89.15%,植株株高均超过了0.7 m,岑软2号的冠幅达到0.32 m2,高于岑软3号0.24 m2,且开花率达到11.28%,也高于岑软3号。定植第3年的11月,岑软2号和岑软3号的保存率分别为87.22%和88.78%,植株生长较好,株高分别为1.42、1.54 m,冠幅均超过了0.8 m2,且86.18%和79.82%的植株均已开花,测定岑软2号、岑软3号挂果植株的平均产果量分别达到1.53、1.38 kg/株,表明岑软2号和岑软3号在来宾地区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早实性。

3 讨论与小结

油茶定植后生根时间较长,早期生长较慢,定植成活率的高低和植株的生长情况能较好的反应引种的成效,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定植第3年,岑软2号、岑软3号的保存率均能达到88%左右,且植株生长健壮,平均株高、冠幅等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形成了丰产的树形,表明岑软2号、岑软3号再来宾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此外,三年生植株开花率接近或超过80%,并且部分植株已经挂果,表明植株具又早实性,具有优质早实丰产的潜力。

在来宾地区引种岑软2号和岑软3号,建立试验示范林,通过科学的管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达到了油茶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目标,为当地农民发展油茶产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对桂中地区油茶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积累和总结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技术规程,对地方油茶种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具有深远的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张日清,丁植磊,张勖,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3]王瑞元.国内外食用油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油脂,2011,36(6):1-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