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柠檬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6-05-14王志远
王志远
摘 要 德宏州是柠檬种植的最适宜区,但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柠檬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害的侵染并有蔓延的趋势。对德宏州柠檬病害发生与危害、主要病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病害的综合防治途径进行了讨论与建议,希望为德宏柠檬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促进德宏柠檬产业顺利发展。
关键词 柠檬病害;发生;防治;云南省德宏州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3
柠檬[Citrus limon (L.) Burm. f.]属于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植物,经济价值很高,其果汁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很高,是重要的天然香料、食品和工业原料。德宏州位于云南省西部边,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植柠檬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截至2013年底,德宏地区的柠檬种植面积达到0.32万hm2,年产鲜果8 000多t。同时,由于德宏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秋季气温高、降雨量多而湿度大,冬季温暖日照充足,各种病害往往会常年出现,从而引起柠檬质量与产量降低,果实外观差,大大影响了柠檬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通过对德宏地区柠檬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发病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柠檬病害综合防控的可行性,为防治柠檬病害在德宏危害与蔓延提供理论依据。
1 德宏州柠檬病害的发生情况
随着德宏州柠檬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柠檬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与发展,连片的柠檬园逐渐增加。由于新的柠檬种植户对柠檬病害的防治与管理缺乏经验;同时,技术指导与服务也无法及时满足,往往会引起柠檬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目前,德宏州柠檬病害主要有疮痂病、流胶病、炭疽病、溃疡病、裂皮病、衰退病、灰霉病和脚腐病等[1-3],造成树势衰弱或生长不良,甚至于苗期和果实危害,严重影响了柠檬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柠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 柠檬主要病害发病规律与防治
2.1 疮痂病
柠檬疮痂病是目前德宏州柠檬种植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年发病率平均每年可达到38.18%,严重影响了柠檬果的品质,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
2.1.1 症状与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油渍状小点,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多数向背面突起,叶面则凹陷;严重时常呈畸型弯曲,但病斑突起不明显。新梢受害后常引起生长不良。果实受害后容易引起落果,不落的病果小而畸形,品质低劣。
2.1.2 发病规律
疮痂病病原为柑橘痂圆孢菌。该病菌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第2年春季,当气温回升至15 ℃以上并为阴雨高温天气时,老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和雨滴可传播到幼嫩组织上。潜育期为10 d左右,新的病上又产生分生孢子,然后进行再次侵染。
2.1.3 防治方法
1)剪除病梢病叶。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春梢发病后也及时剪除病梢,集中烧毁。2)喷药保护。以防治幼果疮痂病为重点,应在花谢2/3时喷药,发病条件特别有利时,15 d后可再喷1次。春芽期(芽长
2 mm)最好根据预报以确定是否用药。在发生期可喷12.5%烯唑醇3 0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粉400~600倍液。
2.2 流胶病
流胶病是危害柠檬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果园普遍发生,是柠檬极易感染的一种真菌病害。
2.2.1 症状及危害
在发病初期,在主干、主枝或小枝,病部皮层呈水渍状,溢出半透明黄褐色带酒糟味的胶汁液。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干燥时,病部组织裂开变硬,出现褐色木质部,病健界限明显。在田间为害叶片和青果时称“砂皮病”,贮藏期为害成熟的柠檬果实时称为“蒂腐病”。
2.2.2 发病规律
德宏地区分离到的柠檬流胶病病原主要有拟茎点霉、疫霉等[1]。病菌在病部组织或枯枝上越冬,第2年春季产生大量孢子,主要借助雨水和昆虫传播,经冻伤、虫伤或机械伤口和皮孔侵入,引起初侵染;有的病部释放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潜伏期为6~30 d,主要危害枝干,也危害叶片和果实。当春季温度达到15 ℃左右时,病部面积加大,病情加重;持续高温、湿度不足时可抑制病害发展。
2.2.3 防治方法
1)对于新建果园要合理规划,规范种植;采用耐病砧木和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合理间作;保持树干周围清洁,减少越冬病原;进行农事操作时,尽量避免造成柠檬枝干机械损伤。3)当病害发生后,用刀将病部的坏死部分刮除,深达木质部,涂50%多菌灵1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冬季选用石硫合剂药渣进行防治,防效比较好。流胶病严重的植株可采用靠接换砧的方式恢复树势。
2.3 炭疽病
柠檬炭疽病在柠檬果园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给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2.3.1 症状与危害
柠檬叶片常在叶缘和叶尖发病,呈褐色病斑,病叶散生小黑点,呈同心轮纹排列。枝条发病,由上而下枯死,叶片脱落。果实发病有2种类型,一是干斑型,病斑褐色,稍凹陷;二是从蒂部或近蒂部腐烂。炭疽病危害严重时导致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并引起烂果。
2.3.2 发病规律
过果皮破裂的地方或枯死的果蒂进入柠檬的果实内部。
2.3.3 防治方法
1)改善柠檬园管理。要做好水肥管理和防虫、防冻等工作,以免引起柠檬树体出现机械损伤,以保护健壮树势;修剪病虫枝、衰弱枝和徒长枝,并在伤口处涂上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清除地面周围落叶并集中焚烧。2)喷药保护。在树势较弱的柠檬园,一般在抽梢时或幼果期,选用波尔多液,0.5 °Bé的石硫合剂进行喷药保护。发病后选用65%代森锌,或70%托布津喷雾。
2.4 溃疡病
柠檬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是国内外检疫对象。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该病发生频率较高,一经感染很难根治。
2.4.1 症状与危害
溃疡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枝和果。病叶初为针头大小黄色油渍斑点,后扩大呈圆形斑、叶正反两面病斑突起而中央凹陷开裂呈灰褐色烂口状,周围有黄色晕环和暗褐色油渍。枝梢上的病斑比叶片上的木栓化程度高,隆起更显著,黄褐色或灰褐色,但无明显黄色晕环。果实上的病斑相对于叶片更大,木栓化程度更高,病斑边缘也有明显的油渍状外圈。
2.4.2 发病规律
柠檬溃疡病的病原为野油菜黄单脆杆菌。病菌在感病组织内越冬。第2年春季,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从感病组织溢出,侵染幼嫩组织,成为再侵染源。病菌一般伤口、皮孔和气孔侵入,近距离借助风、雨、害虫、农事操作和枝叶接触传播,远距离传播则通过人为的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调运。
2.4.3 防治方法
1)严格植物检疫措施。柠檬苗木、接穗、砧木和种子的调运要严厉执行检疫,避免病害传播蔓延。2)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柠檬园水肥管理、种植抗病丰产品种、混种其他作物等以提高柠檬植株的抗病能力。3)喷药保护,在新梢抽长到4~5 cm时喷农用链霉素、铜大师可湿性粉剂、世高世高水分散粒剂等。
2.5 裂皮病
柠檬裂皮病是一种类病毒病。由于德宏柠檬产区多用枳壳、本地小香橼为砧木,较易感染裂皮病。在严重发病的果园,株发病率高达80%。
2.5.1 症状及危害
一般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症状,定植4 a以后开始发病。感病植株的砧木部分树皮纵向开裂,后呈鳞片状剥落;同时,树冠表现矮化,新梢少而弱,叶片比正常小,有的叶片叶脉及叶脉附近近绿色而脉间叶肉变黄;病树开花较多,但落花、落果严重,产量显著降低。
2.5.2 发病规律
柠檬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类病毒感染引起,该病原是一没有蛋白质外壳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在体外十分稳定。在柠檬园主要通过嫁接和修剪工具传播,也可通过手接触病原后再接触健株而传播。在污染的刀具上至少4个月仍具有侵染力。
2.5.3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国外普遍发生,防止从国外引入的柠檬品种带有裂皮病。2)选择无病母树采穗繁殖或利用脱毒苗,选用耐病砧木进行嫁接。3)工具消毒,防止裂皮病类病毒可以通过嫁接刀和枝剪进行传播。4)发现症状明显、树势衰弱的病株,应及时砍除,以防止病害扩散。
2.6 衰退病
柠檬衰退病是一种病毒病,已成为德宏柠檬的主要病毒病害,随机采样的病毒检出率达到25.4%。调查显示衰退病已成为德宏州柠檬生产中的主要威胁之一,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3]。
2.6.1 症状与危害
衰退病为害柠檬有3种类型:即速衰型、茎陷点型和苗黄型。其中,以茎陷点型为主[3]。茎陷点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树势衰退,剥开枝梢的皮层,可看到木质部有明显的陷条或陷点,枝条比较脆弱且非常容易折断,叶片出现主脉黄化,果实较小。速衰型主要表现为柠檬树体逐渐的或快速的衰退甚至死亡。苗黄型主要表现为苗木的叶片黄化。
2.6.2 发病规律
柠檬衰退病由柑橘衰退病毒(CTV)感染引起,病毒粒子呈弯曲线状。田间的病株和隐症的带毒株是病毒的侵染来源,主要通过蚜虫以非循环型半持久性方式传播;衰退病也可通过嫁接传播,或随带毒苗木和接穗的调运在柠檬种植区扩散。
2.6.3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可以引起柠檬茎陷点的强株系的进入。2)采用耐病砧木和选用无病毒的繁殖材料为主。3)对于感病初期的枝梢,应及时修剪并涂用愈伤防腐膜以促进修剪伤口愈合;发病严重的应及时铲除发病树体,建议栽种抗病性强的树种。4)防治传毒昆虫。在柠檬生长时,尤其要及时防治田间传播衰退病的各种蚜虫,可选用抗蚜威、中西杀灭菊酯、灭扫利等药剂;建议添加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3 讨论与建议
德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柠檬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柠檬生产和供应基地。但柠檬病害的发生造成严重危害,不仅造成柠檬树势衰弱或生长发育不良,还影响到柠檬果实的外观品质,从而阻碍了柠檬自身特性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柠檬病害防治显得非常重要,尤其综合防治,使柠檬病害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1)引种单位在引进种子、苗木时,应按规定严格检疫,防止相关柠檬病害传入与蔓延。
2)随着局部生态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柠檬病害出现,如柠檬红锈藻病、棕榈疫霉病等已对柠檬的生长造成影响[4-5],须引起重视,及时防治。
3)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切实使技术指导与服务及时到位,尽可能使多数乡镇拥有相应的技术推广机构和专职技术人员。
4)加强对柠檬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好的防治方法包括套袋等绿色措施,要让种植户积极投入使用,学会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才能提高柠檬品质得到保障。
总之,柠檬病害的防治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完成的,必须多方参与,包括政府、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及服务人员和农户,甚至农药化肥供应商,切实加强抗病品种与无毒种苗的使用,这样才能使柠檬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曾莉,高俊艳,张培花,等.瑞丽柠檬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危害的调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6):1627-1629.
[2]张孝云,张洪波,李文伟,等.德宏地区柠檬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1,39(2):65-69.
[3]董家红,岳建强,尹跃艳,等.云南柠檬产区衰退病检测与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73-76.
[4]段惠芬,王自然,杨恩聪,等.柠檬红锈藻病为害与药剂防治[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2):78-80.
[5]王自然,郭俊,周东果,等.柠檬苗期一种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J].植物保护,2012,38(4):166-17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