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库区柑橘种植管理条件浅析

2016-05-14周琴容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柑橘

周琴容

摘 要 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柑橘的主产地,其拥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成熟的种植技术,现在随着长江流域的水库建设,局部小地域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长江库区有必要结合过往经验与现实条件进行柑橘种植管理条件的研究,以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增加柑橘的产量,提高柑橘质量。

关键词 柑橘;种植管理;长江库区

中图分类号:S66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柑橘种植管理条件,是指在进行柑橘生产中关于种植管理相关方面的相关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在人文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自然条件的改变为其基础,并以此对与柑橘管理形成整体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于长江流域为柑橘的重要生产区,且几年来长江流域水利工程尤以水库的修建,造成了局部小流域气候的改变与相关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与地形的改变,这些种植管理条件的改变对于柑橘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长江库区基本自然条件变化以及柑橘种植历史与其管理方法演变

柑橘作为一种亚热带水果的典型代表,其对于气候有基本要求,即年降水量在1 000 mm左右,要求温度在12.5~37 ℃,柑橘不适于高温,一旦所在地区进入高温状态,柑橘会出现枯死的情况。柑橘虽然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是其对于日照依然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年日照时数1 200~2 200 h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对于土壤里说,柑橘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基本可以适应我国范围内的所有适宜土地的土壤环境,但是柑橘根部要求排水性与透气性要好,所以土壤最好有较高的含氧量,土质疏松,土壤内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

重庆地区处于长江上游河谷地带,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应的重庆的主要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1]。在其北部有长时期进行柑橘种植的经验。在经历了大规模水库建设之后,种植管理条件也有了变化。

1.1 库区自然条件变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江的水资源得到日益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水库的修建。对于局部环境来说,水库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自然环境的变量,由此造成了整个水库周围小流域环境的变化。

首先,在湿度方面,局地气候会变得湿润,降雨量会增加,由于水库的修建会把原来的低地淹没,造成柑橘种植只能依靠于库区的山地,以重庆地区为例,由于山上土地厚度低,再加上由于水库修建造成小气候变化,降水量增多,对于土壤的冲刷力度更是增强数倍,这在降低了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减少了日照时数,并降低了柑橘的品质;同时,库区周围的山地由于其山脚长期处于水库浸泡之中,所以山体塌方的危险也会增强,这对于山上的柑橘种植园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1.2 略述柑橘种植历史及其管理方法演变

长江流域的有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春秋时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就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时,由于我国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灾害频发,气温也不很稳定。徐光启对于柑橘的种植管理有这样的方法,即“此树(橘)极畏寒,宜于西北种竹,以蔽寒风,又须常年搭棚,以护霜雪。霜降搭棚,谷雨卸却。树大不可搭棚,可用砻,糠衬根,柴草裹其干,或用芦席宽裹根干,砻糠实之。”同时,在明代时,“秦巴河谷”作为重要的柑橘种植基地,其生产管理也形成了可规模化由原来的家庭种植向大规模种植园终止演变,且产量也十分可观,可见古人对于柑橘的管理就是一种一种因地制宜,逐步规模化同时结合时代条件适应气候的过程,这虽然在技术上没有对我们有大的帮助,但是这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方向。

2 长江库区柑橘种植管理建议

2.1 长江库区柑橘种植管理条件的整体化改造

柑橘的整体化条件管理改造,就是根据小流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本区域内各项自然条件最适宜柑橘种植的地区,并对柑橘种植园进行整体规划,既提升有限土地的利用效率,又保证土地质量不缩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自然循环系统。以重庆地区为例,由于重庆地区山谷多,相应的小水电站小流域,所以第一步就是进行相关的水文资料与地质资料形成整体的水文地形图并且对当地小气候进行整体评估,对各个小流域的气候形态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根据气候数据与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取人口多、经济增长乏力且气候适宜的地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区进行种植园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尤应注意相关建设对于本地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弥补措施,并由于种植园多建在山地,所以一方面要考虑,山势的结合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安全问题,在双方都可以把证的情况下进行柑橘生产种植活动。

2.2 对于柑橘园改造种植管理条件的具体建议

首先,充分利用库区劳动力并对库区进行具体的自然调查。由于长江流域水库的建设,本着“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对于水库建设中迁移民众或者进行就地上移,或者进行转移安置。以重庆为例,既有就地上移安置,也有转移安置,由于他们的土地在水可建设过程中被淹没所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就成为了安置的重点,相应地也提供了大量熟悉农业劳动的劳动力人口,而进行柑橘种植园建设,既可以照顾他们的种植习惯,也可以通过植树稳固水土,也可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提供就业[2]。同时,在进行自然调查之后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如进行山坡加固以及兴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并对农民在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喷灌与滴灌技术,根据种植管理条件,在山坡较平缓的地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提升种植管理条件。

其次,进行交通整顿,建设旅游农业。由于柑橘属于经济作物而且保鲜期短,所以,在进行柑橘园建设时,必须进行交通整顿,在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路交通资源;同时,由于铁路以及公路的建设,城乡地区的相对距离大大缩短,这也就为实行旅游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通过旅游农业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交通的畅通。对于水路交通来说,要规范来往航船的行驶时间,与形式路程由于进行的城郊旅游所以特别要重视水路交通中的人文自然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城乡联动的交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与对城市的新鲜柑橘供应。

3 结语

通过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化,结合历史经验,得出了在现实的条件下,长江库区应该以小流域集体化大规模柑橘种植为基础;同时,因地制宜建立富有特色的柑橘种植业,进行种植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并融入成渝城市圈,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完成农业转型与农业人口的在安置以及农业工业化,农民农业工人化。

参考文献

[1]沈兆敏.长江三峡工程对柑橘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8(3):44-47.

[2]刘炳涛.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J].历史地理,2015(1):78-8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柑橘
柑橘家族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澳大利亚的柑橘出口
岑溪市种植融水杉木管理技术与效益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