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
2016-05-14张霞张启胜
张霞 张启胜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广大教育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着各种积极的改革与尝试,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及对当前课堂状况的了解。从变“知识立场”为“能力、育人立场”的教学、变“封闭或盲目开放”为“放收有度”的教学、实现“精心预设”与“互动生成”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剖析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有效、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5—0053—03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主题,这也是广大教育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如何。所以,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付诸一定的教学行为和方法后,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积极的动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或发展等。纵观现实中的课堂,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学校及教师们一直都在进行着各种积极的改革与尝试,探索着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几点改进的思路。
一、变“知识立场”为“能力、育人立场”的教学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最重要、最日常的场所,是教育的根基。只有把准了课堂教学的方向,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课堂教学究竟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能力培养和育人为重,似乎早就有了定论,可在实际教学中却仍容易偏离方向,使得课堂处于低效或无效的境地。
有的课堂在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改进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形式上的简单改变,而这些环节的改变往往只是停留在较浅层面上,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却缺乏一些深度有效的变化。许多教师也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在理念与做法上有一些改进和创新,而实际上仍是“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更多重视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却忽视了课堂中知识的主动建构及灵动生成等方面。
不少教师有过在教研组或校内外上展示课的经历,有人听课与无人听课时的课堂情形往往差异较大。有人听课时将课堂表面上装扮得堂皇亮丽,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效果:无人听课时的常态课,又是一种满堂灌式的随意性较强的课堂等等。不论是哪种形式,大致都是倾向于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内容,却很少将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的长远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不能将先进的课程理念、教育理念转变和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各类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受到限制。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认知。所以,教师的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但不能把其作为全部的教育教学目标强制式灌输给学生,把学生当成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这实际上是漠视课堂中生命个体的存在,忽视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是缺乏最基本的学科素养的表现。作为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为人师者,课堂上往往更多习惯于课本知识按部就班地传授,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展现、知识体系的建构、情感的深刻体验等方面却很少去关注和改进。我们需要逐步从知识立场为主的教学,转化为能力和育人立场为主的教学,贯彻“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生本教育”,真正做到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自主成长的快乐和幸福,这也是我们迈入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
二、变“封闭或盲目开放”为“放收有度”的教学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主动、和谐、深入的发展。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开放课堂教学,给学生较为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反思现有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开放”或“盲目开放”的现象,需要在“改变”和完善中提高实效性。
有的教师一贯地对学生“没有信心”,总认为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设置的问题一般都是小梯度的,比较简单、缺乏挑战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定性于懒于思考、难于激活的惰性状态。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及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背景,对问题要有一个较高的、合理的定位,让学生不是很容易就能解决,但又在其能力范围之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诱导他们在较难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放心”,或是为了追求课堂进展的顺利,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急于按课前的预设提供答案,或是习惯于课堂中的一问一答、集体回答等,这样都容易形成掩盖和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并对学情做足够的了解,对问题和内容要最大程度上放手给学生去探究和体验,教师选择恰当时机进行启发和点拨,避免出现教师替代学生思维的现象。
也有的教师课堂中出现了“盲目开放”的现象,将以往的“师问生答”或“集体回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似乎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在这些热闹与自主的背后,却折射出放任与浮躁,这样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具体表现为在时间、内容、空间上无章法地放手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等规则的指导。许多内容学生都是不甚理解,最终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展示个性的平台,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但课堂开放的程度应该如何有效把握和调控,这确实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掌握调控策略,在课堂中能做到对学生“放收有度”,该放手的时候大胆放手,该收回权利的时候要及时收回。做到这些,教师自身要有先进的理念、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作支撑,这均需积淀于日常的刻苦钻研与实践。
还有的教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表现得漫不关心、态度冷淡,捕获学生即时信息的意识匮乏,究其原因在于“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未能深刻领会,这样的教师可能是处于职业倦怠的原因,也有的是存在师德意识淡薄的因素,对孩子缺乏最起码的耐心和爱心,更谈不上有“童心”,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人本主义教学论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好的课堂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之间的深度感染,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美丽殿堂。所以,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静下心来多与学生交流,才能逐步潜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感受和洞悉其心灵深处的丰富变化,享受着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只有把课堂当作思想交流的圣殿,教育才变得更有意义。
三、实现“精心预设”与“互动生成”的有机融合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对立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恰当地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这也是对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驾驭能力及实践经验等做支撑,需要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与努力。
反思走过的教学历程,一直有一种错觉,认为课前预设很到位,课堂中缺少精彩的生成主要是由于学生方面不配合造成的。事实证明,课堂的生成效果如何,除了与学生自身等因素有关外,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及课堂上驾驭生成的水平。教师往往自我感觉课前预设的很完美,课堂上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既定的流程走下去,即便有的学生一时出现了思想或思维上瞬间的灵动,受教师教学理念及驾驭水平的影响而荡然无存,这些都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的彰显,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机械和乏味,失去了许多精彩的生成。
当然,也有许多课堂缺失生机与活力,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预设看似周全。实则缺乏科学性和全瞻性,学生在知识主动建构及能力自主发展等方面的兴致不高。对于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应该从对学科教学的整体性、对一个单元的连续性设计和对一节课的具体性设计三个层面人手,让师生对该学科的完整体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对课程与单元目标有一个阶段式的递进认识,进入具体的课时目标时,才会对教与学的内容有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认知,从而激起达成学习目标的强烈欲望。我们常常忽视了前两个目标的整体和连续性设计,使得课时设计就内容而论内容,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并且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也缺乏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另外。对于教学内容和结构的设计,我们要以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形式展开,在广度上能让不同层次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在深度上让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地激发和真实展现,许多教师的设计往往就是忽视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影响到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效果。
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都在探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如果一味追求课前的预设,忽视学情与教师的实际水平,课堂会变得机械与乏味;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会因缺乏有效的引导,造成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等。恰当地捕捉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理性地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在精心预设与驾驭生成之间找到最恰当的结合点,课堂教学就会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综上所言,课堂就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整体,是师生每天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重要场域,任何超前的理念和思想,也只有在这里才会真正地生发力量,但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地提效增色!
[责任编辑:孙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