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内涵及途径研究
2016-05-14屈宏何欣马晶晶
屈宏 何欣 马晶晶
摘 要:研究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是当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探索性研究方法从创新视角出发,厘清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内涵,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四个维度,论证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89-02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头人,是培养人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校领导干部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执行者。高校领导干部是衔接创新型国家战略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纽带,是高等学校治校、治学、治人的领军者,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更显得至关重要。而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条件下对高校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提高创新能力不仅是时代发展对高校领导干部提出的外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内涵
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涵。
1.创新意识是前提
创新意识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观动机,直接影响着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实现。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首要前提。高校领导干部如果一味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则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下办学治校,高校治理只能是一潭死水。正如古人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源源不断地为高校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创新思维是核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领导干部明确提出:“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要求。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领导干部更有必要把这一要求内化成高校管理的必备素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高等教育领域更是不断出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许多问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的成效。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就是高校领导干部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高校管理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活动。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核心,对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决定行动,高校领导干部思维具有创新性,就会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的活动。高校领导干部形成创新思维就是要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培养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离不开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实践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3.创新精神是动力
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而高校如果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和获取更好的生源势必要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精神谋发展。这就要求在高校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和核心领导地位的高校领导干部在“治校、治人、治学”三方面不仅要秉承传统优良的工作作风,而且也要具备应对时势的革新精神。创新意味着打破旧的格局,势必会受到阻力,但创新也意味着活力。高校领导干部在创新高校管理工作和领导人才队伍方面能有勇于革新的锐气和魄力,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之地,也能聚集和招揽人才。
4.创新技能是方法
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各项事业的排头兵、是师生价值追求的标杆,因此为了带领广大教职工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需要领导干部“领”之有方,“导”之有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工作技能势在必行。从高校的运行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因素来看,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治校、治学、治人[2]。
“治校”就是要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要高校领导干部根据学校历史传统和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和考量,规划高校发展方向和前途。“治学”就是高校领导干部要拥有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坚持“教授”在治学中的地位,鼓励加强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借鉴他国高校的治学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治人”就是高校领导干部要善于做好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科研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由“治人”到“自治”的升华。
三、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途径
坚持与时俱进,破除墨守成规观念。目前,在一部分高校领导干部中间仍然存在着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观念,在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工作思路等方面恪守成规,与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改革创新是现代大学迎接时代挑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治理理念,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高校治理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输送高水平的人才。要学习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步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试、大胆地闯”。对于旧有利益格局被打破,高校领导干部要敢于面对,不低头不气馁,勇于承担创新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理性处理问题和风险。
坚持培训学习,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是可以得到训练的,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得到锻炼。高校领导干部虽然大多具有较高的学识,但是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不给自身“充电”,其管理就会收效甚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处理起来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培训学习,就是高校领导干部给自身“充电”的过程。制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通过体验式、互动式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对高校领导干部原有的思维模式重组再造,从而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
坚持兼容并包,营造民主、开放的高校管理环境和氛围。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素质,高校管理的体制、氛围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发挥保障。民主、开放、包容的高校管理环境对于激发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具有促进作用。高校内部管理更应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在选人用人、工作决策中具有前瞻性、超越性。形成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制定完善的创新奖励体系和创新失误宽容机制,为高校领导干部发挥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坚持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高校领导干部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思自身的不足和亟须改进的地方。更要把自身放置于高校发展及国内甚至是国际发展最前沿,思考高校未来出路和发展前景。要有国际战略眼光,时刻了解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样才能看到“山外有山”,进而反思自身在办学和领导方面的不足,从而激起改变现状的动力。高校领导干部要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加强与国内外同行或者专家的交流,积极借鉴其他高校或者国外高校治学经验,提高改革创新的实际能力。
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搞创新。创新的前提是了解实际,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创新是幻想和鲁莽,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增加领导干部与基层对话的渠道,以便基层能及时反映问题、领导能及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也要主动下基层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教职工、学生的实际,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了解学校的工作运转机制,更多关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发扬鲜明的办学特色,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以及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的关键,也是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搞创新的前提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才管用能力。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如何用人、如何管理人。高校领导干部在领导和管理高校工作中更多的是对人的管理,涉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为了激发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领导干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奖惩分明。在选拔教师人才时可以以不拘一格的标准聘请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同时在秉持以人为本、民主自由的理念下,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因为他们作为教育的直接接受者,最有发言权,而且他们代表着新生的力量,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应该提供自由的空间,最大程度挖掘潜能。
总之,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是多方面的,在变化发展着的实践面前,领导干部要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掌握高校治理工作的主动权。
四、结语
在创新型国家战略下,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高校领导干部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军者和带头人,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从领导干部自身建设角度出发,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四个层面来思考。通过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最终落实创新技能来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做好治校、治学、治人工作,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2]刘宇文,周凯兴.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