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016-05-14郭丽丽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师

郭丽丽

地理学习兴趣培养与成功的教学过程互为因果。兴趣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强大动力,它促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状态则是地理教学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志之一。状态就是教学过程的一个侧面。如果学生普遍对地理课感兴趣,教学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学生普遍对地理课的反映平平,说明教学过程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果学生普遍厌倦地理课的学习,说明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失败的,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彻底的反思。因此,教师应该经常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状态,作为自己改进教学的基本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呢?

一、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产生

地理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绝大多数学生认识不明确。除了向学生进行抽象的理论阐述外笔者对学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我们的地球好比一辆远途旅行的汽车,这辆汽车定员为50亿个人,我们为这辆车厢内的乘客。车上备有相应的燃料、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如果在旅行途中无限制的乱搭乘客,汽车严重超员,车上备用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结果不到目的地燃料耗尽车子中途停下、或是车子底盘变形、轮胎爆破,或是因缺食缺水而使旅客死之。以此来说明人类的发展除过人类对地球积极的影响一面外,更大程度上给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带来了或是已经暴露、或是潜在的灾难。通过理论与事实的教育,学生就会明白:地球要养育好人类、人类要从地球上获得更大限度的资源,我们就得认识、了解地球,就得探讨,研究人类怎样发展才能和环境相协调。

二、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

所谓“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学则须疑”,所谓“问题的情境”是指能使学生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产生好奇心与学习愿望的情境。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问题的系列、体系共同构成。问题不断明确着学生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激化着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

1、精心设计并上好绪论课。有人以为“绪论”既未列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点,也不会统考,一般地讲讲就可以了。这是失策。绪论课是地理课的第一节课,是地理课程的开宗明义,是地理教师的亮相,是地理课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最重要的一节课。

绪论课要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概括地了解地理课的教学内容,埋下许多伏笔,造成一个覆盖着整个地理课的总的问题情境;要通过丰富、有力的例证使学生了解地理课的意义,使学生对这门课刮目相看,初步产生学好这门课的愿望;还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课的学习特点和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满怀信心地开始学习。绪论课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开始铺垫成功之路。

2、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课题的问题情境。一节课之计在于“开场白”。引言中的问题是设计的重点。引言总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引出学生未知的本节课的课题。引言至少应该有两项功能:其一,创设覆盖本节课主要内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本课时的任务并产生认知本课题的需求;其二,提出具体问题,作为学生完成本课时学习任务的起点。例如:讲“经纬网”一节,提问:如果一艘航行在大洋中的海轮在途中起火,它在发出呼救信号时应如何报告自己的位置?(设问,不要求学生回答)引出:确定任何一个地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要用“经纬网”。提问:经纬网为什么能确定任何地点的位置呢?继续提问:我们是怎样说明某个同学的座位在教室中的位置的?同学回答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将学生的认识引入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由于已知确切,已知与未知对比分明,这样的问题鲜明、有力,能得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普遍关注。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时时处处有地理知识,从而不断增强着学好地理的愿望。

3、经常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反馈,为教学提供更加切实的问题情境,而且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培养。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进行兴趣自我培养的途径。

三、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所谓“成功的情境”,即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认识活动快乐的情境,也就是使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获得解决的情境。

1、下功夫搞好地理感性知识教学。感性知识既是问题情境的基础,又是成功情境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直接、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地理事物,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教学(在教室外对全体受课学生进行的野外观察、观测、参观、访问等接触地理环境的教学),要准备并创制必要的直观教具,要开展电化教学,而最不可少的是具有调节上述方式的教师形象生动的直观性描述。

2、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学生最需要教师指点的地方是他们自己阅读课本难以理解、难以深入的地方。之所以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对课本内容作信息变换,对学生进行讲解,就是为了从自己学生的接受水平出发,使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使模糊的内容清晰起来,使复杂深奥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起来。因此讲解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3、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注意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要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结构,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教会学生从比较中抓特点,从联系中综合分析成因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起来就有了思路,有了高度,有了主动,就容易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成功的学习。

四、教师还要走出课堂,到课外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师还可经常带领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入实际生活,真正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可以极大地增进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另外,如果课时紧张,教师还可以留一些课外作业,如经常听天气预报,并想一想为什么某些区域会出现那样的天气现象,还要多读一些课外报刊,如观看电视节目、收听广播等,这些每日必做的家庭作业一定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不定时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地理知识竞赛、时事新闻大比拼、自然知识知多少的活动,以此来促进高中地理课堂的进展。

高中学生课程多,负担重。地理作为一门必修课,加之学生对以往地理知识缺乏较为系统的全面了解,因此地理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突出。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师
最美教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圆我教师梦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