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贾科梅蒂的时空
2016-05-14万露贞
万露贞
余德耀美术馆坐落在有着“西岸文化走廊”之誉的上海黄埔江畔,由原来龙华机场的大机厍改建而成,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建筑中,老机库改建的主展厅就占了3000多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日本新生代建筑师藤本壮介操刀设计,在全景观玻璃大厅外种植了绿色树木,屋内也栽培了竹子,加上卡特兰那件从意大利运来的橄榄树装置,高耸在方形土堆之上,一时间模糊了观众在室内外空间的体验。美术馆2014年5月开幕以来,接连推出高水准的艺术展览,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不仅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他的艺术实践以及对现代主义的认知也影响了许多中国艺术家,同时,贾科梅蒂也是世界雕塑拍卖最高纪录的创造者。2016年艺术家逝世50周年,全球掀起了大师纪念浪潮,余德耀美术馆3月开幕的贾科梅蒂回顾展是这一浪潮中的重要一站,也是亚洲唯一一站。与此同时,这是贾科梅蒂在中国的首次大展,也是继2007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展之后全球最大规模的回顾展,现场展出了来自贾科梅蒂基金会的250件作品,涵盖了艺术家从早年创作,历经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到1960年代等不同阶段的备受关注的雕塑、绘画、肖像素描、手稿以及相关摄影等档案资料,为全方位理解和欣赏大师创作提供丰富的维度;其中包括最具标志性的《行走的人》(1960)、《匙型女人》(1927)、《行走的女人》(1932)、《鼻子》(1947)、《笼子》(1950)等雕塑作品。
特聘国际首屈一指的展陈设计师
国内美术馆或博物馆专门为一个展览聘请国际知名展陈设计师的案例并不多见。余德耀美术馆这次请来了国际首屈一指的展陈设计师阿德里安·卡迪,量身打造展陈空间。阿德里安·卡迪以设计法国卢浮宫朗斯分馆、改造埃及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项目而闻名,于2000年创立了阿德里安工作室,近期完成了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阿加汗博物馆的设计,近期项目还包括与大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共同打造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阿德里安·卡迪面对的难题是一个跨度极大、空间也极为高广的展厅,这个旧时代的机场建筑又因其无比坚固、内部无柱的特征,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以林立的白色几何体展具重构了空间,不同尺寸比例的展品陈列搭配得当,俯瞰时可感受到整体布局的层次。徜徉其中,则是气氛统一、较为纯净简单的展示空间,几乎没有干扰,可以放慢脚步,静静地用心体会每件作品。
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展览动线
贾科梅蒂回顾展在展陈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特色是,结合了历史信息的多层次传递和解析,营造出个立体的、逻辑清晰的、具有时空感的环境。
展览布置基本以松散的时间发展为线索,通过主题性的方式探讨艺术家创作生涯的重要片段。从二楼开始,按照指示标记迂回前行,最终走向一楼3000平方米大厅。主线清晰、导向和观点明确,较具学术性,能够像看一部个人传记一样,系统而又集中了解到贾科梅蒂的一生中不同阶段风格发展的特点。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出生在艺术之家,父亲乔万尼是知名新印象派画家,教父是象征主义画家库诺·阿米耶。他自幼便和弟弟一起学画,大弟弟后来成为一个家具设计师,并且协助他进行雕塑创作。展场第一个部分首先呈现的主题是艺术之家对贾科梅蒂的熏陶和培养,贾科梅蒂在艺术探索初期追随过父亲和教父的步伐。
贾科梅蒂20岁来到巴黎,接受现代主义各流派的浸染和熏陶,在1935年以前其作品参加了所有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展览,被认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展场的第二个部分,名为“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观众可以看到贾科梅蒂受到原始艺术、新立体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影响的不同作品。
1935-1948年是贾科梅蒂的风格转型期。由于超现实主义领袖普鲁东的责难,他离开了这个圈子,并且重回20世纪20年代的创作方式,通过参考模特来塑造头部雕像。贾科梅蒂认为刻画头像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他陷入执迷,“对于脸部研究得太多,反而感到脸部比任何人物形态都要陌生”,这一阶段,贾科梅蒂不断地自我质疑,销毁了很多雕像,也几乎不再参展。展场第三部分以“对头部的迷恋”为主题,呈现贾科梅蒂不同时期创作的头像,似乎这一生他永无休止地探索着人物头像这一主题。
1940年,贾科梅蒂逃离纳粹占领下的巴黎,到瑞士日内瓦避难,遇见了后来的妻子安妮特。他将旅馆房间改造成工作室,创作微型雕塑。减小雕塑的尺寸是为了重现从远处观看的视觉经验。1945年贾科梅蒂重回巴黎,重新开始制作裸体及头像等雕塑,并决定把尺寸放大。经过多种尝试,他的雕塑变得修长纤细,逐渐形成我们所熟知的瘦削人像风格。
制造神话,镜头里的贾科梅蒂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公之于世,1960年左右被使用。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影像成为一种宣传媒介,贾科梅蒂很早就认识到摄影图像的重要性。自20世纪30年代初直到1966年去世,贾科梅蒂很欢迎当时就非常顶尖的摄影师来到他的工作室拍摄照片,他主动成为这些摄影师的模特,让他们记录自己创作的状态,协助他们拍摄经典的瞬间,以见证他从工作室走向传奇的过程。这些摄影师包括曼·雷、恩斯特·谢德格、萨宾·韦斯、布列松、戈登·帕克斯等。这个主题单元呈现在二楼走廊,镜头里的贾科梅蒂呈现出用心准备过的神态,布列松也在精心构思后按下快门,既见证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也将其铭刻在消逝时间之外。
坚实的底座
在雕塑上堪称前辈的布朗库西曾通过底座与雕塑形状、材质的强烈对比来反衬作品的重要地位,有时甚至会将粗木作品放在抛光的青铜底座上来强调两者不同。主展厅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到,与布朗库西相反,贾科梅蒂采用了同样的材质来浇铸底座和雕塑。实际上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开始,如何去展示自己的雕塑成为贾科梅蒂一直思索的问题,他在底座和人物形象之间试验各种比例与形式,并用和人物同样不规则的表面来制作底座,这样一来,底座的地位和人像相差无几,某些情况下底座和人像就彻底融为一体了。
无尽的巴黎
贾科梅蒂大多数作品在工作室中完成,《无尽的巴黎》这个单元呈现的是他算得上仅有的一次户外集中创作。编辑特里亚德打算出版一部关于巴黎的石板画书籍,委托贾科梅蒂创作,贾科梅蒂因此有了走出家门记录自己第二故乡的契机。他在书中画巴黎的街道与纪念性建筑,画夜晚蒙帕纳斯街区的咖啡馆与酒吧,也画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转印纸上素描的技术不允许改动,因此贾科梅蒂必须在写生时完成,一次成形,没有反悔的机会。《无尽的巴黎》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关于他60年代初的生活状况真正的图像传记,邀请读者从他的工作室出发,跟随他的步伐,体会他的城市日常生活经验。这本书中有150幅石版画,但是到1969年才出版,那已是贾科梅蒂去世三年后。
场景再现,工作室中的一生
从1926年12月起,贾科梅蒂搬进位于艺术家云集的蒙帕纳斯街区伊波利特-曼德龙街46号只有23平方米的工作室。贾科梅蒂一生中大多数作品都在这间又小又不舒适的陋室中创作完成的。1957年,让·热内撰文写过《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工作室》并在杂志《镜面的背后》上发表。展场布置使用了大量贾科梅蒂基金会所藏的摄影资料,通过拼接的方式,力图还原当时工作室中的部分场景,特别是一段记录贾科梅蒂从咖啡馆慢慢走回工作室的录像,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他的生活和创作环境。
在这个单元陈列的柜子意图还原恩斯特·谢德格所拍摄的工作室一角,柜子中的作品可以在照片中找到对应,并且都是真迹。柜子内部的墙面部分也是当时保留下来的工作室中真实的墙体。
咖啡馆
由于贾科梅蒂很喜欢巴黎左岸的咖啡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不是在工作室便是在咖啡馆,咖啡馆是他休憩会友、观察思考的地方。展览现场辟出一块空间,根据贾科梅蒂当年在巴黎经常光顾的咖啡馆模型呈现了一个“贾科梅蒂的咖啡馆”,桌椅、柜台以及木制的书籍销售摊位,皆是法国街头最常见的模样。观众不妨在观看结束后享用一杯法式咖啡,稍作休息,心中再次回顾贾科梅蒂的一生和他的创造。
(编辑/雷焕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