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2016-05-14王爱霞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思维数学

王爱霞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还课堂教学以数学本色,用更为经济、富具有活力的方法来呈现数学、表达数学、诠释数学,从而让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扎扎实实地学。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或创造出来,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如何通过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创新并不神秘,是人在灵感激活的瞬间产生的思维冲动和奇思异想。创新是人天生就有的,只不过被狭窄的生活空间、机械重复的模仿训练给扼杀了。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他们的思维就会产生很多的火花。牛顿发现苹果落地,发现万物引力定律;瓦特因烧开水,发明了蒸汽机;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发明者在实践中,因一些无意识刺激、激活了灵感所产生的。学生在一些偶然因素的刺激下,会产生很多成人也难以发现的思路。学生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着教师去开发。教师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鲜活的场景和环境、多开展一些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实践,使其才智得到充分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示。例如在学生学完比例的应用后,我们开展了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创新精神使我十分惊讶,真是意想不到。

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关系到其前途和未来。在意志培养上,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重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游戏激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本性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往往具有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等活动,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二是质疑激趣。譬如在教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后问学生: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就在学生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众说纷纭,各尽所能,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从画图、测量、计算的方法入手;有的先假设数据然后计算,利用假设法来计算。大家各显“神通”,最后得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大”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学习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是探索激趣。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前教师安排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到生活中寻找一些轴对称图形,像树叶等;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大量精美的对称图案,包括花朵、脸谱、剪纸、建筑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仅仅对所学知识掌握透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结论的得出,一个规律的发现,如果只靠一个人,有时难免会显得片面,显得不够完整,如何才能达到逐步全面和完整,鼓励学生合作不愧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因为面对共同的问题,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都必须按分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前提,每个学生都得动脑来思考问题,而讨论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补充,再经过全班的交流修正,形成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的意见多是被肯定的,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促进了发展。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在宣布自己实践结论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探索欲望,而且在学生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往往还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我们就要让学生到课外去,到社会中去,把课堂上学习的的知识扩展延伸,去解决社会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应用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