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2016-05-14甄井才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示范动作

甄井才

摘要:“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老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性格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及时通过目光接触,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就可以“因材施教”,提高授课质量。

关键词:表达方式;示范动作;体育乐趣

语言表达是教师解惑授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体育教学同样也不例外。体育课堂如同一个大舞台,作为教师应集编、导、演、评、教于一体。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口语语言和体势语言。

一、体育教学中口头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

1、赞赏性的语言应成为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实践证明,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时刻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肯定。同时也要注意使用赞赏性语言的技巧,性格内向的可赞赏他们文静秀气,性格外向的可赞赏他们活泼可爱,成绩好的可赞赏他是一名有能力有特长的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可赞赏他肯努力,不轻言放弃拼搏精神。哪怕是学生有了错误只要教师有一颗赞赏学生的心,批评学生也能做到“良药不苦口可以利于病,忠言不逆耳可以利于行”。

2、宽容性的语言。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上压下”、“穿小鞋”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

3、期望性的语言。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4、勉励性的语言。勉励性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二、体育教师形体语言

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课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老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性格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体态语言的表达形式很多,主要是教师通过眼神、身体示范动作、面部表情、手势、步姿和服饰等来表现出教师的不同的情绪、意图和情感信息,从而创造出一种良好学习意境,激励学生学习。

1、眼神的形体语言。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及时通过目光接触,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就可以“因材施教”,提高授课质量。学生在练习技术动作时,教师辅以和蔼热情的笑脸,投以鼓励信赖的目光,能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印象距离,会使学生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授课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在使用“眼神”时要合理调控眼的视角、视域和视线。例如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目光随排面的变化而变化。教师上课时的视角应呈正视,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对我们讲”。至于视域,要保持教师与队列之间的良好距离,应使每排或每列不同角度的学生都有同感:“老师在看着我”。教师上课时选择的视线应为短而软,可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诚意,从而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并对所授课程产生兴趣。

眼神的积极作用可涉及课堂的各个环节。如当教师提出排球某项规则让学生给予解答时,如能不失时机地报以颔首微笑,同时给以赞许或鼓励的目光,必然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课堂上有过失时,给以一个制止的目光,就等于给一个无声的警告,从而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避免一些事态的扩大。

2、示范动作的形体语言。动作的示范在体育课堂中可用来加强言语的效果,一个恰到好处的动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教师示范双杠前滚翻动作时,发现学生们表现出满脸茫然,不知所措。教师从学生表情中,明白了自己的示范超越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因而缺乏足够的信心,甚至不想学习这个动作。于是教师降低动作难度,逐步分解动作,重新示范,强调保护方法,使学生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个动作到连贯动作的学习,完成此项学习任务。授课中适当地做些示范动作,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在徒手操练习中,学生往往完成动作质量不高,教师可让学生停下来,恰如其分地模仿学生错误动作或采用适当夸张的手段,让示范起到一个“镜子”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继续练习。这样既可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又能使学生明确正确动作的要领和概念,同时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师的威信,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模仿动作时,应避免手舞足蹈和抓耳挠腮等消极和不文明的行为,以免破坏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而影响教学效果。

3、步姿精神状态的形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步伐姿势对提高授课效果很有帮助。特别是教师走向学生时,面对学生注视的目光,教师一定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自然大方、潇洒矫健,步伐要轻快而具有弹力,显出自信和快乐,使学生感觉出教师身上那种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相反教师步履蹒跚,有气无力,则会让学生顿生压抑之感。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既是一门技能,还是一门艺术。通过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达上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把体育教学工作变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吸引和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的乐趣,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魅力,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海燕.小学体育课堂提问三个“度”[J]. 内蒙古教育. 2014(08)

[2] 曾小君.巧妙组织体育课堂,构建小学体育高效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03)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示范动作
浅谈上体校普修田径课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
婉约与豪放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
浅析示范动作在体操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