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中的“变通”艺术
2016-05-14姚斌
姚斌
有人说:“口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样说的理由是,相较笔译,口译工作具有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征。译员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甚至是瞬间做出抉择和判断。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斟酌,译文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点不难理解,“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更何况是要求现场判断和决策的口译。
然而,“穷则变,变则通”,或许正是因为口译场合的各种限制,译员反倒形成了一套“变通”的技术。无论是在正式的外交场合,还是在平常的沟通交流中,“变通”的技巧常常能“化难为易”,既救了场,又确保了对话双方沟通的顺畅。
前任总理温家宝访问澳大利亚时,澳大利亚总理向他介绍了澳大利亚出产的多种矿石。听罢温总理说:“我是学地质的,我很清楚在地质学上远古代、中生代、新生代能够产出什么样的矿产。但是对于你们有这么多的矿产,我很惊奇。”温总理讲话中的“远古代”、“中生代”、 “新生代”这些词都是地质名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当时随行的译员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但译员在现场做出了一个“变通”的决定,将此句译为:“I know all the geological ages.”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化解了不知道具体地质学名词如何翻译可能导致的尴尬。
前联合国译训班主任张载梁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了他在口译工作中的“变通”。有一次北外校长宴请斯里兰卡客人,校长说:“听说你们斯里兰卡这地方产胡椒。”张教授当时不知道“胡椒”的英文怎么说,现场又没有人可以询问,为了保证双方沟通的继续,他决定将这句话译成:“I hear that in Sri Lanka you produce spices.”斯里兰卡客人一听,立即说:“yes, yes”,然后就开始讲“we produce”这种香料或是那种香料。他用spices这个上义词替代了“胡椒”,虽然不够精确,但从现场效果来看并没有影响到双方沟通,甚至还帮助外宾打开了话题,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变通”。
口译中的“变通”不仅限于词、句层面,有时候甚至是对整段的变通。著名剧作家英若诚先生常为访华的国外演艺界人士担任口译。有一次,美国脱口秀主持人Bob Hope来北京访问,在与观众见面时,英若诚担任口译。Bob非常喜欢讲笑话,英若诚也翻译了很多,现场效果还不错,可是后来Bob讲的一个笑话实在让他觉得没法翻译,于是他决定不翻译这个笑话,而是对观众说:“他刚说了个笑话,很精彩,大家笑吧!”于是全场大笑。对此次“变通”翻译的效果,英若诚很得意,他说:“我达到我的目的了。你不要管我用什么方法,反正观众非常满意。Bob Hope也很满意。”其实,英若诚先生的经历同法国著名口译专家塞莱斯科维奇在他的书中写到过的类似。由此可见,口译中的“变通”是具有普遍性的技巧。
说到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口译中的“变通”不等于“胡译”、“乱译”,也不意味着可以对讲话人的原话随意处理。“变通”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也有一定的限度,要“变通”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