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16-05-14曾庆荣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管理

曾庆荣

摘要: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中,面临改革的诸多压力和问题,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科学破解九年一贯制办学难题,才能有效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管理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种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的学校,是教育领域新出现的事物,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许多九年一贯制学校,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很大的关注,也对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其管理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管理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融入情感管理,打造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型师资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的师德规范是爱与责任的集中体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国爱岗爱学生,一个“爱”字,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师爱是大爱、博爱、事业的爱,是充满教育、理解的爱,不仅仅是“母爱”。母爱虽然无私,但那是对自己的孩子,教师面对的是别人的孩子,所以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因此,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时,他们就会愈加信任教师,教师的教导也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就从“爱”开始。

2、情感式管理。学校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在管理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科学研究,集体决策,对教师真心呵护,细心体察,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培养教师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真正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3、尊重与信任。领导上下级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在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学校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管理氛围,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互相发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二、整体设计,促进教学管理一体化

“整体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视原本分割的中小学段教育教学为一个系统,对系统各因素进行加工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组合优化,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首先在管理架构方面,要建立适应中小学一贯制的教学管理机构。一是可依据中小学教育的不同特征构建精要高效的教学管理层,构成校务决策班子;二是根据教学需要确定各处室负责人并配备重组工作人员,形成校长对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分管教学副校长对教学工作具体负责→教务处负责落实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教科室具体负责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的实施工作→教师具体落实自己所负责的教育教学工作职能的管理体系,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人力资源优势。其次是在管理思想上,要统筹规划各个学段的管理与衔接问题。领导有了全局观念,把各个学段作为学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重新规划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与衔接方式,并能设身处地为各学段和各学科教师着想,自然会激励各学段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第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逐步淡化中小学教师界限。每个教师要尽可能适应九年大循环的教学。要鼓励教师之间互助互学,一起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广泛关注其他学科的知识,走复合型教师的发展之路。在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中,改善学校运行环境,让中小学教师优势叠加,教学上优势互补,既显小学教育的生动、活泼,又彰中学教育的严谨、规范。

四、架构与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性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

1、教学管理全程化。课程管理部抓常规工作的检查、指导、分析、总结和评价,做好低中高学段的互相沟通、衔接,保证质量,平稳过渡。对每位教师建立“教学常规档案”。拟订升段验收标准,按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严格把关,认真评估,每一位任课教师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做好低中高互相渗透的衔接过渡工作,教师相互流动,低一个学段为高一个学段打好前期基础,高一个学段为低一个学段做好服务、提供信息,这是发展性教学管理研究的关键性环节。

2、教学研究科学化。课程研发部不仅以制度来保证课题行动研究的开展,而且力求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位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反思、总结(论文),每学年评选、编辑优秀案例论文集,创办电子校刊。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探索培养、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及相应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从理论到操作进行深入实践。过去,不少学校总是不把活动、自然、手工、社会等作为课程看待。其实,这些课程恰恰适应了社会变革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发展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课程观念与教和学的观念,改变师生关系与教学过程和结果关系。加强综合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不以为综合学科教研组是小学科的拼盘,而是进行整体改革,有组织、有建设,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使校本教研有实效、上层次。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是顺应国际化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反思学科体系、突破传统的一种尝试。

五、细化教学管理,提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质量

1、制定评估方案,实行目标管理。学校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和《评价量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通过多元形式,落实常规管理。通过听课、评课、课堂教学效果抽查、学生评教等形式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密切与学生的联系,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向学生征集建议,并把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建议汇总后反馈给有关任课教师。

3、抓重心,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学校形成由校长全盘统筹,主管教学副校长主抓,分管主任具体落实,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分项操作的教学管理指挥操作系统。学校规定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年级组每月召开一次教学联席会议,学校每月进行一次教学业务检查和教学质量分析。

六、结语

九年一贯制丰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类型,也丰富了探索素质教育的模式和经验;同时,应该看到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体制、机制、行政管理及师资队伍管理和办学标准等方面还有不少命题和困惑,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实践与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金延春.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5,20:88-91.

[2] 徐勤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9:12-13.

[3] 陈振环.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运行实践及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67-68.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解秘眼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