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言片语”是唤醒“问题”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

2016-05-14韦晓桃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韦晓桃

摘要:如何充分调动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师要做这一部分学生的知己,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他们“交心”, 用“只言片语”感化他们的心灵。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境界,这样才能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共同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只言片语;触动灵魂;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从教二十年来,“问题” 学生一直让我伤透了脑筋,同时,也让我伤透了心。如何沟通他们的心灵,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师要做好这一帮学生的朋友,多给他们以微笑、鼓励,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他们沟通,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通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两点值得一提:

一、“只言片语”触动灵魂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初中学生处理问题往往比较更看重感情因素。我认为在适当的时候,应更多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朋友的心去理解他们,关爱他们,这样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对教师了解学生的动态,处理班上的重大事件非常有益,所以我非常赞成:老师与学生应成为朋友。尤其是“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走近他们的心灵。

我经常布置学生写周记,随着初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的成长,他们开始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在言语上表露出来,他们常常拿起手中的笔和精致的日记本,把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的事,受到的委屈,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感情、家人的感情等写进自己的周记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还有一些“问题”学生,更喜好写周记,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犯下了不该犯的错,心中满是悔恨,又不敢跟同学和父母说,只好用“只言片语”记在周记本上。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开启“问题”学生心灵之门。

我班有一名非常内向的女同学叫吴小仙,平时很少说话,朋友也不多,学习成绩滞后,在一次期中考试之后,她心情郁闷,独来独往,郁郁寡欢,甚至茶饭不思。她在周记中写道:“自从这次半期考试之后,我那颗想学好知识、努力上进的心被打倒了,因为我不管怎么努力,到后来却还是考不到60分。这个学期以来,我每天晚上都上自习,花的时间比同班同学多几倍甚至多几十倍。可这次的成绩使我那颗热心又冷了。老师,我该怎样才能恢复我的自信心?我该怎样提高我的学习成绩?”面对这位学生的求救,我在她的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只言片语”:“小仙,你好!首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作为你的大朋友,我对你的关心甚微,只是从周记本和作文本上了解你的一点情况,你的语文这一科学得还不错,只要你树立信心,相信你的其他科也不会逊色,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你有一科好学之心,我深感佩服。你小小的年纪,那么懂事,相信你能迎难而上,克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现在我作为你的大朋友,对你提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首先,要想学习成绩提高,必须对所学的各科内容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放下包袱,看书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书本内容,这一点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再次,每天或每个星期要合理安排时间,将各科进行分散然后再集中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当然,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我的建议只能供参考,关键还是靠你自己,努力吧,相信成功之花会为你而开放,我等候你的佳音。”

经过这段“只言片语“的精心指导和鼓励,最终使这位同学冰冷的心重新燃起了继续拼搏的斗志。

班主任和“问题学生”之间应该这样注重情感交流,这样可充分发挥周记中的“只言片语”的功能,沟通师生情感,并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评语去鼓励、带动这部分“问题学生”。这种方式便于老师最深程度地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问题学生”通过老师的评语了解老师对他们的看法,也乐于接受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情回报老师,这样周记就成了“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心与心对话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心中时时装着“问题学生”那一份份沉重或欢快的情感,对他们进行侧面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通过细心观察,积极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我想:只要每一位老师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真情,“问题学生”就会变成校园里的一朵朵文明之花。

二、“只言片语”胜过请家长“帮忙”

适时进行家访,与家长配合,有助于教育好学生,但一贯请家长“帮忙”没有什么效果。我认为,有时请家长并不能处理问题,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方法是粗暴的,出现了问题非打即骂,可最后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常会因此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应主动与“问题学生”沟通,通过作文评语或周记批语感化学生的心灵。

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叫稳稳,去年小升初的成绩是全年级第三名,由于该生在家是幺儿,父母宠惯了,来到中学,他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不知天高地厚。他先是迟到、旷课,后来又与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来往,并聚集我校有名的“双差”生到他家喝酒、跳舞、翻纸牌等。并参与社会上的闲人员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抽烟赌博。每星期上晚自习不到三次,半夜常常翻围墙上网,进KTV包厢,他简直成了班上的“王子”,班干部不敢管他。害怕惹来麻烦。我多次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也无济于事。为此,我翻山越岭,到他家家访了几次,也未能感化他,有一天晚上,他去上网彻夜未归,通知家长来找他,他又去山上躲了一夜。害得老师和家长都一夜未眠。家长哭着对我说:“老师,算了吧,我的孩子已不可救药了,你别指望他会变好了。”这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说真的,请家长“帮忙”也无用。期末考试他的排名居全年级七十七名,一下子降了七十四名,我真的是黔驴技穷。但转念一想,世界上有难倒我的事吗?难道我真的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如此堕落下去吗?我真不甘心,决心要改变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终于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有集体荣誉感,有责任心,有一定的号召力,并且爱好体育。当时学校要举行篮球比赛,我大胆地决定让他来当一名体育委员。我用小纸条给他写了一条短信:“稳稳同学,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至于什么原因使你在一念之间走错了这一步,人生路上发生了畸形的转折,你还是掩卷静思,找一下根源吧,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再被腐蚀了,邪恶的思想只会结出罪恶的果实,老师愿意真心帮助你,你在运动场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相信你能找回从前的自己,你愿意当一名体育委员吗?”该同学收到短信后找到我,用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我,因为进初中以来没有老师让他当过班干,他问我:“老师,我能行吗?”我坚定地说:“别人能干,老师认为你也能干,而且相信你一定干得很出色,因为你具有这种能力。不过老师要对你提出一个要求:决不能意气用事,一定要以身作则。实践证明我的决定没有错,他很快胜任了这项工作,运动会上取得了100米短跑第一名,学习进步较大,现在成绩居然上升到了全年级第四名。受到班上同学的好评。领优秀奖后还特向我写了一封感谢信,说出了他获奖的滋味。说真的,在他的带动下,班级的纪律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现在我已放心让他当班长,他还是我的一名得力干将呢。

“只言片语”的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件事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着我。应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时刻注意用“只言片语”感化每一位问题学生。

基于以上两点,作为老师,应做学生的知己。真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用“只言片语”就能触动“问题学生”的灵魂,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境界,这样才能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共同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